珠海10多条“断头路”因不同原因而导致不畅

2010-12-9 9:1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珠海市的“断头路”,主要集中在与外市衔接的部位,从东边的唐家湾,到西边的金湾、斗门,包括中间的城区与坦洲之间,大约有10多条可被称为“断头”的道路。其中,东西两边的“断头路” 
  以公路为主,城区与坦洲之间的“断头路”则以市政道路为主,而分布在各处的这些“断头路”,因不同的原因而导致无法让周边的居民畅行无阻。 
  公路 
  东边:路况突变差省道现“瓶颈” 
  从珠海的东边出发,在海边沿着情侣路往北,是省道111线,珠海境内为港湾大道。港湾大道的唐家至金鼎段刚完成改造,双向六车道的全新柏油路面交通很畅顺。该路在金鼎转盘处与京珠高速相衔接后进入金鼎工业区,路况从这里开始变差,郊区的金沙路段为双向两车道的水泥路面,路口非常多,道路标识不齐全,两边商铺、工厂林立,各种车辆穿来插去,加上这里靠近驾驶员考场,由学员驾驶的教练车数量众多,交通很混乱。在京珠高速收费站的旁边,省道111线以单车道进入中山,往翠亨走一段路后,面前马上就迎来了经改造后的双向六车道路面。在两市交界的地方,这段路就如一道狭窄的瓶颈卡在“脖子”上。 
  在金鼎与省道111连接的省道268线,在珠海境内路段亦称为金洲路,同样是双向两车道,交通标识不齐全,道路坑洼不平,各种车辆混杂交通混乱,进入中山三乡后,则是以市政道路标准改造后的宽敞道路。 
  西边:大桥限高向中山行要绕道 
  在西区的斗门,省道365线从斗门市区出来后,一直来到与中山神湾交界的西沥大桥,然后是位于中山境内的斗门大桥,由于两座桥梁修建的时间比较早,当时只采取双向两车道的宽度,在车辆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开始不堪重负。2009年5月,珠海市公路局和交警支队联合发布通告,由于西沥大桥病害严重承载力下降,采取限宽2.1米、限高2.5米的强制限制措施,在桥头设置龙门架,禁止货车和中型以上客车通行。这样一来,该桥就只有轿车才能通行,原本可经西沥大桥和斗门大桥进入中山的一些车辆,就要选择附近的粤西沿海高速进入中山,或者从其他道路远距离绕道。 
  今年6月份,珠海市公路局公布西沥大桥改建的设计,决定将该桥拆除重建,拓宽为双向六车道,工程进入可行性研究的阶段,但由于工程跨两市,涉及到两地的用地、航道审批等工作,使得该工程近期还无法动工。 
  中间:相距800米珠中难衔接 
  中山的古神公路南延线,按规划修到与中山加九线交界的地方就停了下来,这个地方距离珠海大道仅有700-800米,中山方面希望该路能直接与珠海大道衔接,双方经过协调之后,珠海同意该路进入珠海,但建议对方案做出优化,与附近规划中的沿河快速路相连接。由于该路涉及珠海特区边防的问题,估计一时间难以动工。 
  除了上述的“断头路”,珠海与中山之间衔接的公路,还有中山市纵一线、高栏港高速公路二期、香海路和金鼎至横琴高速公路经坦洲的路线等,与江门之间衔接的公路,则有港珠澳大桥与江珠高速公路的连接、高栏港高速公路与江门高速公路网的连接、S272线改建等。 
  市政道路 
  隔条河涌,可望而不可及 
  珠海与坦洲之间的断头路,最著名的莫过于十四村的小铁桥。从前山的翠微西路一直往西,在嘉园小区附近的一条小河涌旁,道路在这里戛然而止,对面就是中山十四村,两岸相隔约10米,由于铁桥有竖起的铁杆阻止,只能供行人和三轮脚踏车通过。由于房租便宜,珠海众多的打工仔住在十四村,上下班时间,铁桥上人潮涌动,要排队才能通过。 
  而汽车要从珠海到达对面的中山十四村,必须调头从前山的明珠北路一直往北,在通过上冲检查站后,从南坦路进入坦洲,然后从坦洲市区往南前往,也就是珠海进入坦洲目前唯一的“官方通道”。原来相距短短10多米的距离,经绕行要多走五六公里,如果在上冲检查站遇到塞车,花费的时间就会远远多于半个小时。 
  鸡犬相闻,行路不畅通 
  从上冲检查站沿国道105线一直往北,也是珠海与中山坦洲之间的交界线,一路之隔的距离可以说是鸡犬相闻,但从南坦路口到粤西沿海高速入口数公里之间,却没有一条可以与坦洲相衔接的道路,虽然是众多人进入坦洲的必经之路,各位车主也只能无奈地开车绕多几公里。 
  行进在国道105线上,可以望到不远处的“锦绣阳光花园”,与坦洲其他楼盘一样,这里的业主基本上是珠海人。楼盘北边有一条双向六车道的东西向道路,却在通珠海的方向“断了头”,前方是一片农地,只有一条坑洼不平的泥路。从这条难以行车的泥路过去,还要绕道附近永二村的村道,才能在粤西沿海高速入口附近进入国道105线,与支线距离相比,要多绕几公里的路程。 
  民间小路 
  珠海还有几条前往坦洲的“通道”,但这些道路基本是车主们“摸索”出来的,要么是泥沙路,要么是单车道的窄路,但只要有近路可通,再烂的路也会有人走。 
  宁愿塞车也不愿绕远道 
  沿南屏的南湾北路往北,过了南屏大桥不久后即来到造贝村,距离南屏大桥约1公里的地方,是珠海特区的边防二线管理关口,原本双向六车道宽的道路在这里到了尽头。珠海市路桥管理处在这里设卡检查,禁止珠中江三市之外的车辆从这里进入珠海。这条路即珠海与坦洲之间最为著名的“民间小路”,之所以称之为“民间”,因该路并不在政府规划内,也被边防部门认定为“违法”,却是不少住在坦洲的珠海人每天的必经之路。近期边防部门也加强了检查,导致该路经常塞车,由于路途近很多,很多车主宁愿在该处塞车,也不愿意绕行上冲。据车主介绍,坦洲从该路开车到拱北,最快约15分钟就可以到达,而绕行上冲关口,则需要40分钟左右。网友质疑“堵住”造贝的这条民间路,是否能够起到防止犯罪,保卫安全的效果,认为珠海特区的优势早已荡然无存,不应自我封闭,并称这种行为是在开珠中江一体化的倒车。 
  逃费外地货车开辟泥沙路 
  造贝附近金鸡西路的尽头有一条泥沙路通往坦洲,这条路一般只有逃费的外地货车才会经过。造贝东边的石材市场附近,也有两三条泥沙小路可通往中山坦洲,这些泥沙的长度都不到1公里。从珠海莲鞍路往西,也可以经一座小桥通往坦洲的绿杨居,单这条小桥设有关卡,限高两米,限重2 .5吨,只容一些小车和自行车通过。 
  此外,珠海宽敞的人民西路,到了与坦洲交界河涌附近就没再往前修,与之对应的坦洲也有一条小路,旁边的楼盘甚至还打出“住在人民西路”的广告,但两边却只能隔着河涌相望而无法通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