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确保西安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2010-12-6 8:4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确保西安经济较长时期持续快速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和深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现实需要,是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两个翻番”目标的战略举措,也是省委、省政府对西安发展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
西安经济跨入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今年初,省委书记赵乐际同志来西安调研时强调指出,“要确保西安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快速发展”。如何确保西安经济较长时期持续快速发展?近期,市委政研室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2009年西安人均GDP达到4737美元,2010年将突破5000美元。未来10年,西安步入人均GDP向10000美元跨越的重要时期。参照国内外发达地区和城市发展历程,这一阶段,西安将进入经济加速转型和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阶段,并呈现以下特征: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需求结构不断优化,投资和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升,区域经济合作加速推进;科教优势加速释放,自主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的全面实施,西安将迎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具备了较长时期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影响西安经济较长时期持续快速发展的因素
从西安经济发展实际看,确保西安经济较长时期持续快速发展将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破解三次产业结构性矛盾的任务十分艰巨。从工业看,大企业少、工业产值少、投资少等问题还十分突出。从服务业看,“三多三少”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即传统服务业多、现代服务业少;生活性服务业多、生产性服务业少;在旅游科教等方面拥有的发展资源多、形成的强势产业少。从现代农业看,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基础依然十分薄弱,远不能满足全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经济发展过分依赖投资拉动,消费和出口拉动亟待增强。从投资看,“十一五”以来,投资拉动型经济特征十分明显,且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将长期存在。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投资的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投资的效果还需大幅度提高。从消费看,消费总额和储蓄余额形成了强烈反差,我市的消费需求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农村消费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从出口看,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足,内陆型经济特征十分明显。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加速推进。目前,城乡差距较大直接影响着西安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继续拉大之势,农村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发展。
――科技投入仍然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西安科技实力在我国大中城市位居前列,但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率低、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确保西安经济较长时期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在“三个继续坚持”中巩固经济发展好势头
――继续坚持产业强市战略。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以及三次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壮大“五大主导产业”,形成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服务业的配套优势、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都市农业的规模优势,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和投资合作,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骨干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继续坚持开发区带动战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大力整合资源,合理配置要素,加快产业向开发区集聚,进一步做大做强“五区一港两基地”。 按照“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的思路,充分依托开发区,突出点片结合,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形成特色明显、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板块经济格局,使其成为引领和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继续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按照“发展抓项目、项目促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扩大投资、又有利于拉动消费的重大项目,以保持经济发展的后续发展潜力。要找准项目带动经济增长的切入点,加大对工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增投资、促发展与扩消费、惠民生一举多得。
(二)在“四个加快推进”中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
――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按照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构建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主城区―城市组团和副中心―中心城镇”梯度的城市体系,重点加强城市组团、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人口的阶梯性转移,以城镇化拓展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的新空间,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城乡互动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区县域经济发展。坚持把发展壮大区县域经济作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重点支持区县工业园发展,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工业园区,不断强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对区县的辐射带动,使其成为区县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城市扩张的助推器。完善中心城区和远郊区县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支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发展“飞地经济”,促进中心城区和远郊区县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国家放宽市场准入的各项政策,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强化政府对民间投资的导向和非公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推进民间资本从工业项目向民生、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等领域延伸,进一步发挥非公经济在调整结构、开拓市场、增加投入、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使其真正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交流合作。紧紧围绕扩大改革开放、统筹市内外区域协调发展的主线,扎实推进西咸一体化,加快与西部地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城市间的经济交流,推动与东中部地区互动合作,立足全局发展西安,跳出西安发展西安,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增强合作效益。
(三)在“四个重点突破”中培育经济增长新优势
――在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上实现突破。把建设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作为提升西安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机遇,按照市场机制统筹科技资源的思路,以改革推进统筹,形成军民融合、中央和地方单位互动、产学研一体的格局,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城市创新驱动发展。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实现突破。抓紧编制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支持发展的配套政策,重点支持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实现突破。着眼于世界范围内制造业与服务业加速融合的新趋势,依托沣渭新区、经开区等开发区,大力发展为优势主导产业配套的科技研发、金融、会展、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集聚水平和辐射能力。
――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实现突破。加大“引进来”力度,积极应对国际经济战略性调整、东部产业梯度转移、央企省企生产力布局发展趋势,优化对接合作机制,吸引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带项目来西安投资置业。加速“走出去”步伐,支持引导大型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到境外投资创业,参与全球资源和价值链的整合,形成西安在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四)在“实现三个转变”中取得经济发展新成效
――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根本性转变。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充分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主渠道作用,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千方百计拓宽投资渠道,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以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为重点,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培育和扩大新的消费领域,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扩大出口为重点,加大对国际港务区和出口加工区扩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使其成为区域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商贸集散中心,辐射带动全省乃至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逐步提高西安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把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改变过度依赖资金、土地资源、环境投入和以量的扩张实现增长的发展模式,减轻快速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充分发挥西安科教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突出抓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开放互动的创新机制和环境,以创新推进经济快速增长。
――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主城区支撑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转变。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为重点,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突破,加快推进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加速流动、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和支持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着力推动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双向演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