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物流业发展详情调研

2010-12-30 13:0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物流业作为一个集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浙江省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大力推进和强化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物流业列为服务业发展的十大重点行业之一,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江省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省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实现了物流业务量的扩大,对经济贡献份额的提升,有力地推动和支撑了浙江经济企稳回升,物流业地位和作用日趋显现。 

  一、物流业内涵及统计界定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物流术语》(GB/T18354-2006)(国家标准),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以及实现这一流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全过程。物流过程也是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对这一过程进行计划、控制和组织,既要满足顾客需要,又要实现自身盈利。物流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运输,物流强调的是诸多活动的系统性,以达到整个物流活动的整体最优化,物流业是一个复合型的产业。 

  物流业具体包括铁路运输、道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中的货运业及与之相关的辅助行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业,仓储业,邮政业(寄递),批发零售业中的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业务活动和商务服务业中的包装服务行业(详见表1)。
    表1物流核算与统计中涉及的相关行业
行业代码行业类别说     明
5120铁路货物运输  专门从事铁路货物运输的活动。
5132货运火车站  专门从事铁路货物运输服务的火车站。
5139其他铁路运输
辅助活动  铁路旅客、货物运输及为其服务的客、货运火车站以外的运输网、信号、调度及铁路设施的管理和养护。
5220道路货物运输  所有道路的货物运输活动。
5239其他道路运输
辅助活动  停车场、货物运输中转站的管理,道路运输货物打包服务等道路运输辅助活动。
5421远洋货物运输  远洋货物运输活动。
5422沿海货物运输  沿海货物运输活动。
5423内河货物运输  江、河、湖泊、水库的水上货物运输活动。
5432货运港口   货运港口的管理活动。包括港口船舶货物装卸、停放、堆存服务,港口船舶引航、拖船服务,货运船舶停靠和物资供应服务,水上运输货物打包、集装箱装拆服务等。
5439其他水上运输
辅助活动  其他未列明的水上运输辅助活动。

5512航空货物运输  以货物或邮件为主的航空运输活动。
5520通用航空服务  除客货运输以外的其他航空服务活动。
5539其他航空运输
辅助活动  包括航空安全管理,货运机场,航空运输货物打包服务以及其他未列明的航空运输辅助活动。


5600管道运输业  指通过管道对气体、液体等的运输活动。
5710装卸搬运  指货物的装卸活动。
5720运输代理服务  指与运输有关的代理及服务活动。
5800仓储业  指专门从事货物仓储、货物运输中转仓储,以仓储为主的物流配送活动。
5910国家邮政  指国家邮政系统提供的邮政货物的收集、运输、发送服务。
5990其他寄递服务   指国家邮政系统以外的单位所提供的包裹、小件物品的收
集、运输、发送服务。
6300批发业
(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业务)  指批发商向批发、零售单位及其它企事业、机关单位批量
   销售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的过程中的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业务活动。

6500零售业(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业务)   指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零售商店、品牌专卖店、售货摊等主要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销售过程中的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业务活动。
7492包装服务  指有偿或按协议为客户提供的包装服务。
    二、浙江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1.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服务模式逐步优化。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的产业地位得以确立,物流企业群体加速成长,物流集聚区逐步形成。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2009年全省物流企业达到1.1万家,比上年增加1000家左右。其中拥有A级以上物流企业118家,占全国的16%,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经济成分多样化,私营企业成主体。2009年底,有私营企业8300多家,占全部物流企业的75.5 %,其中,又以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为绝大多数,占私营企业的76.7 %。除此之外,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有1300多家,占11.8%;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直接参与物流活动的企业也占据一定的份额,有200多家,占1.8 %。各种经济类型物流企业结构如下(详见表2)。
    表2     2009年物流相关行业经济类型构成  合计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和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集体及
其他企业


  单位数(万个)1.10.830.120.020.020.010.1
  构  成( % )10075.510.91.81.80.99.1
   物流业务集中在道路运输业和货物代理服务,但整体上已趋向多样化。2009年从事道路运输业的近4100家,占全部物流企业的37.2 %;从事货物代理的近3000家,占26.8%,两者合计占64.0 %,成为浙江物流活动的主体业务。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从原来只提供单一的运输、货物代理服务向多层次、多样化、一体化服务转变。物流业相关行业企业数及其构成(详见表3)。
    表3        物流业相关行业企业数及其构成
     合计  公路货物运输  水上货物运输  装卸搬运和仓储  运输
代理  运输辅助、寄递及其他


单位数    (万个)2009年1.10.410.090.140.30.17
2008年10.350.050.120.270.21
构  成     (%)2009年10037.27.812.626.815.6
2008年10034.85.312.52720.6
   2.物流园区应运而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物流园区是对物流组织管理节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与发展,依据相关物流服务设施,以降低物流运行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为出发点,具有经济产业发展性质的物流功能区域。物流园区是较大规模和综合物流功能的物流集中区,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高度重视物流园区的建设,先后出台了《浙江省国际物流中心布局规划》、《浙江省粮食物流中心布局规划》、《浙江交通物流基地布局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文件,合理规划布局,增加有效投资,加快物流园区的发展。目前,全省总投资1亿元以上且占地150亩以上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基地)共80个,其中已运营的12个,在建的48个,位居全国第一。以浙江传化物流基地、义乌国际物流中心、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物流园区、嘉兴现代物流园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物流园区已初具规模,为全省物流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载体平台。 

  3.物流业队伍壮大,人员素质提高。物流业具有产业融合的性质,它覆盖了分销业、运输业、仓储业、保障业、货代业、流通配送业、信息业等,所以物流业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的,而且物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可以大量吸收各类人员就业。解决人员就业,潜力大。2009年浙江省物流从业人员约32.8万人,占第三产业的2.7 %。“十一五”以来,物流从业人员年均增加1.8万人左右。 

  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企业得以快速有效发展的根本。早些年,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等一批高等学院相继开设了物流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理论知识,管理素质与管理技能,又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要求,能从事物流系统设计和物资经营管理的高层次复合人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职业学院开设了物流企业管理、国际物流业务、仓储与配送、物流服务营销等职业岗位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物流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物流管理和专业的人才,充实到物流的各行各业中,提升了整体物流队伍的素质。 

  据第二次经济普查统计,在物流业从业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占6.8 %,比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的3.4 %,提升3.4个百分点,提高了一倍。大专学历人员的比例占16.7 %,提升5.8个百分点。从行业看,从事运输代理服务的人员学历较高,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占13.9 %,提升6.8个百分点;从事道路运输及辅助业、水上运输及辅助业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均提升了一倍多(详见表4) 

    表4       物流业相关行业各学历人数占本行业人数比例             2008年(%)2004年(%)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大专学历人员高中学历人员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大专学历人员高中学历人员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
物流业合计6.816.732.843.63.410.930.854.7
道路货物运
输和辅助业5.413.933.746.929.431.556.5
水上货物运
输和辅助业9.117.431.941.7410.632.153.5
装卸搬运业1.85.12766.10.62.314.682.5
运输代理业13.931.327.8277.12036.336.6
仓储业7.917.234.840.16.217.937.538.4
寄递服务业3.122.15618.92.811.156.229.9
   注:由于资料所限,合计中未包括铁路、流通配送等。 

  4.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港口优势日益突出。2009年,浙江交通运输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克服困难,深化改革,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运输形势平稳发展。全省铁路、公路、水路完成货运量15.12亿吨,比2008年增长3.1 %;完成货物周转量5660亿吨/公里,比2008年增长3.4 %。从增长速度看,公路运输增速领跑于其他运输活动,货运量增速高于全部1.5个百分点;周转量增速高于全部的近一倍。从业务量看,货运量以公路运输是主体,占全部的63.4 %;水上运输因运距长,单体运输工具载重量大为优势,周转量占了全部的73.3 %(详见表5)。 

    表5      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增长情况     货运量合计(亿吨)铁路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合计(亿吨/公里)铁路公路水运
2009年15.120.349.585.2566032311894148
2008年14.660.349.165.16547634011154022
  增长(%)3.104.60.83.4-4.86.73.1
  浙江港口业以加深参与国际、国内航运市场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促进港口发展,以整合岸线资源促进布局和结构优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港口群。2009年浙江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0.4亿吨,比2008年增长9.4 %。其中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为7.15亿吨,增长12.1 %。宁波-舟山港在全省沿海港口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货物吞吐量占全部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80 %左右。2009年全省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为3.22亿吨,增长3.7 %。其中杭州港增长43.5%;湖州港增长了2.5倍。 

  三、物流业对浙江经济影响分析 

  1.物流需求系数处在较高位置,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物流的物品总额(简称社会物流总额)是指报告期内,社会物流物品的价值总额,反映的是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的全部物品,是社会物流产业活动的对象。为避免重复计算,社会物流的物品是按初次来源计算的,即第一次进入国内需求领域,产生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的物品。从国内社会物流物品的初次来源看,物流需求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进入需求领域的农产品物流总额;②进入需求领域的工业品物流总额;③外部流入货物物流总额,包括海关进口总额和从区域外流入的物品总额;④进入需求领域的再生资源物流总额;⑤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额。包括铁路、航空运输中的行李、邮递业务中包裹、信函、社会各界的各种捐赠物、单位与居民由于搬家迁居形成的物品装卸搬运与运输等。 

  社会物流总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物流产业活动的规模,它的增长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物流需求的增长变化。浙江省第二产业比重大,外贸依存度较强的因素,必将带来物流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社会货物物流量越来越大,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9年浙江省社会物流总额达到7万多亿元,比上年增长4.1%,占全国的份额是7.3%。社会物流总额中,工业品物流是整个物流活动的主体,在全部物流总额中占了70%多,其次是外部流入,包括进口总额和区域外流入物流额,占四分之一多。浙江作为资源小省,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大。据2007年投入产出调查,外部流入中,钢材等金属冶炼及压延制品流入量占全部(仅指物品部分)流入量的32.4 %,石油及其制品等流入量占17.5 %,化工原料及其制品流入量占9.5 %。社会物流总额具体构成(详见表6)。 

    表6     社会物流总额及其构成         2009年2008年
绝对值比上年增长(%)构成(%)绝对值  (亿元)构成(%)
 
(亿元)
社会物流总额合计701584.110067387100
农产品物流总额134571.912571.9
工业品物流总额490492.469.94787871
外部流入总额186496.726.61744625.9
再生资源物流总额108638.91.57821.2
寄递等物流总额2920.8…24…
  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物流需求系数是物流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相比比率,即每单位生产总值产出需要多少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国内外物流发展的经验表明,物流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2009年浙江物流系数为3.1,即每亿元生产总值带动的物流需求是3.1亿元, 比全国高0.2。 “十一五”以来,物流需求基本维持在3.1的位置运行,2008年是3.1,2007年是3.2,2006年是3.1。这一数据反映出我省的物流需求伴随经济增长是同步发展的,也说明了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物流对经济的影响作用明显。 

  2.物流业对经济拉动大,贡献份额显著。物流拉动系数是指一定时期物流增量占当期生产总值增量的比重,其反映经济增长中物流增长对经济的贡献份额,通过这个指标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经济增长率中有多少个百分点是由于物流增加而拉动的。 

  2009年浙江省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120亿元,比2008年名义增长3.4 %(实际增长4.5 %),占全省生产总值的9.3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物流业增速放缓,但“十一五”的前四年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名义增长达到13.9%,保持着强劲增长的势头。 

  物流业对经济的贡献份额显著。“十一五”前四年浙江省物流业对经济平均贡献率为9 % 。四年间,浙江经济年均增长率11.9个百分点中,受物流业直接拉动的约为1.1个百分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物流的依懒程度越来越高。 

  3.物流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物流业虽然属于第三产业,但与传统的服务业有质的区别,具有产业龙头功能。物流产业能够整合原来松散的运输、仓储等物流要素构建诸多节点和线路连接的物流网络体系,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结构的改善,改进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 

  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产业结构的转变过程,反映为三次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处地位的变化,纵观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产业结构由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占优势方向演变。物流业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把从生产的末端到零售商甚至到消费者整个过程衔接成供应链,这是第三产业的范畴。因此物流产业化经营,必定大大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有利于形成新的高一级产业形态,符合产业结构优化方向。 

  物流业提升了第三产业的比重,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2009年浙江省物流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21.6 %。“十一五”前四年物流业对第三产业的平均贡献率为18.9 %,在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13.6个百分点中,受物流业直接拉动的约为2.6个百分点。物流业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显著,是第三产业发展的稳定因素。 

  4.物流总费用逐渐下降,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社会物流总费用是指报告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支付给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物流环节的费用;应承担的物品在物流期间发生的损耗;社会物流活动中因资金占用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社会物流活动中发生的管理费用等。社会物流总费用划分为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三大部分。 

  物流业的发展降低了全社会物流成本,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在社会物流总额较快增长的情况下,近年来,浙江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的比率呈下降之势,表明我省社会物流直接经济效益不断增加,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2009年浙江省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7.8%,比2008年降低0.3个百分点。从构成看,运输费用占51.9%,比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其中道路运输环节的费用占运输费用的60.4%,减少5个百分点;水上运输占11.2%,减少1.1个百分点;保管费用占35.3%,减少0.5个百分点;其中利息费用占了41.1%,达四成多;管理费用占12.8%,减少0.2个百分点(详见表7)。 

    表7    物流总费用及其各环节费用构成
      比 重 %         比重 %
物流总费用100保管环节35.3
运输环节51.9 其中:利息41.1
其中: 仓储25.7
道路运输60.4流通加工19.2
水上运输11.2管理环节12.8
  5.物流业促进商贸发展,市场繁荣。传统的商品流通产业是批发或零售商业组织独立完成的。而随着现代物流(配送、流通加工一体化等)的诞生,使商流和物流的职能分离,提高流通领域的运作效率,突出了物流业职能的专业化水平。物流促进市场发育和完善,其贡献表现在推动市场范围扩大,促进市场体系发展和完善方面,物流业的发展大大地将低了商品交易费用,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市场繁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将成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调剂器,物流业促进经济运行和商品流通的调剂和平衡更趋向于合理化和科学化,同时,物流很大程度上对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倾向产生积极影响。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和现代物流的崛起,商品交易市场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众多的专业市场相继建立。物流业促进了商贸发展,市场繁荣。2009年浙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86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十一五”以来,平均增长16.7 %。2009年浙江商品交易市场达到4194个,成交额达到10745亿元,“十一五”前四年平均增长10.6 %。其中年交易额在10亿元以上的市场有180个,四年来增加了60个,增长50 %;年交易额超百亿的有18个,四年来增加了8个。 

  企业物流的专业化趋势明显,不少企业,特别是商贸企业加大投资,强化自身物流功能,几乎所有大型连锁企业都在力图优化自己的专业供应链。2009年,在270家连锁总店中,建立自有配送中心304个;极大多数连锁企业建有1个或多个自有配送中心。自有配送中心的配送额占全部购进额的81.8 %。 

  6.物流业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了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物流业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产业乘数作用必将拉动投资和基础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物流业的发展又将推动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功能的发展。2009年全省公路、水路运输业投资完成额比2008年增长13.5%;铁路运输业投资额(限额以上,下同)增长1.6倍;邮政业投资额增长59.7%;贸易业投资额增长7.2%。 

  2009年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665公里,比2008年增加359公里,比“十一五”前的2005年增加了41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0.7万公里,比2008年增加3300公里,比2005年增加5.83万公里,四年来平均年增长21.8 %;公路密度达到10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298公里,比2008年增加225公里,比2005年增加1432公里;四年来平均年增长15.3 %;公路载货汽车46.38万辆,比2008年增加1.72万辆。内河通航里程9704公里,比2008年增加9公里。沿海港口泊位1066个,比2008年增加24个。物流相关行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服务水平,降低了物流运行成本。 

  四、浙江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体物流成本较高。物流业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明显提升,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对整个国民经济提高效率、降低费用的作用日益突出。但从费用看,2009年浙江省物流总费用4100亿元,相当于生产总值的17.8 %,虽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仍大大高于发达国家10 % 左右的水平,加上物流企业现行综合税负相对偏高、燃油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物流业发展仍面临高成本运行环境。 

  2.企业面对较大融资压力。从整体上看,大多数企业仍面临着融资障碍。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物流企业生产设备更新改造、信息和运作系统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的融资压力,缺乏担保平台和有效渠道。从内源性融资看,浙江省物流企业经济效益还不高,普遍存在“重消费、轻积累”的倾向,短期行为比较严重,利润分配中真正用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资金较少;从外源性融资看,银行不敢轻易给物流企业贷款,物流企业很难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物流企业并未得到较好的政府技术创新基金的支持。因此,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来源匮乏是浙江省物流企业融资的主要问题,融资“瓶颈”成为制约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3.物流园区发展存在较大约束。现代物流作为物流业发展中的新型业态,对提高我省物流的组织水平和集约化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物流园区示范作用凸显,也暴露出诸多约束因素:一是,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社会程度较低、布局较为分散,缺乏有效整合;二是,由于土地指标限制和用地价格偏高,造成物流园区用地存在障碍;三是,物流园区具有高投入、低回报的性质,前期利润率较低,资金短缺问题比较突出。 

  4.规模偏小,功能有待增强。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省专业化、社会化物流企业发展较快,多种经济类型、不同服务方式的物流企业逐步成长壮大。但总体看,多数物流企业仍处于数量扩张阶段,“小、散、差、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专业化程度较低,对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应用程度较低,信息化水平不高,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尚处在探索阶段,制造企业物流外包比例仍然较低,这都导致社会化需求相对不足,从而影响物流企业的创新动力和专业化服务能力提升以及规模化发展。 

  五、促进浙江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修订落实现代物流业相关政策。近年来,国家和浙江省已陆续出台一系列物流业发展政策。为促进浙江省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发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要求,抓住贯彻落实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的机遇,进一步认识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支持物流企业整合化、网络化和一体化运作为核心,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自主创新为目标,梳理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形成统一明确的物流业发展政策。 

  2.积极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充分认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重要性,切实把联动发展作为启动物流需求、推进制造业升级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已列入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九个产业的联动发展。鼓励制造企业转变传统观念,改造业务流程,分离外包物流业务,组织实施联动发展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同时支持物流企业采用现代物流理念,提高适应制造企业需要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引导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信息沟通、标准对接、业务联动、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物流服务市场体系和公共信息平台,提高物流活动社会化、专业化水平。 

  3.鼓励培育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物流龙头企业是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支撑。根据物流业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的实际,有计划、有重点、有政策,明确培养一批基础条件好、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是形成物流龙头企业的重要举措,鼓励和支持其通过增资扩股、加盟连锁和委托管理等方式对中心物流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和托管,对场站、码头、仓库、车辆等物流资源的兼并重组和整合利用,加快技术改造,开展专业化特色服务,满足多样化的物流需求,更好地做大做强,切实担当物流龙头企业的重任。 

  4.推进建设重点物流园区。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企业集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在全省物流业布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推进建设一批重点物流园区更是支撑物流枢纽和物流网络体系的重点举措。物流园区具有基础性、公共性和公益性特点,要鼓励支持大型优势物流企业整合利用、提升改造现有物流基础设施,拓宽物流园区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妥善解决用地问题,并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围绕海港、空港和铁路、公路场站等交通枢纽,围绕产业集聚区、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等物流需求集聚地,围绕中心城市区域分拨配送中心等建设物流园区。 

  5.培养引进高素质物流人才。扎实的人才支撑是物流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尤其是解决复合型高端人才短缺问题,更是浙江省物流业发展中面临的迫切任务。要通过学校培养、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实践自我成长、直接引进、企业合作共享等多种途径,有针对性的培养适应不同岗位需要的物流人才,加快人才成长和集聚,强化人才支撑,大力推行物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物流领域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在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同时,要在人才环境建设上下功夫,努力形成全国物流人才集聚“高地”。
(本文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