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0-12-29 16:2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六悟
    淘宝商城光棍节大秒杀的硝烟尚未散尽,12月21日的“全民疯抢”行动又开始了。相信很多人都听说了,在11月11日,淘宝商城创下单日交易额9.36亿元,刷出了支付宝交易1261万笔的辉煌记录,平均实现每分钟1万笔交易,网购之火暴可见一斑。
    然而,网购让如此多的消费者心动的背后就一切太平,万事如意了吗?作为网购大军的一员,笔者从2008年混迹其中,执著至今,对于网购的真实感受,真可谓让我欢喜让我忧,爱也不是,恨也不是。
    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末易趣网创中国C2C先河,到阿里巴巴练就达摩五指,再到其旗下淘宝网的销售奇迹,可以说,中国电子商务正在上演东方的电商传奇。然而,随着它的跑马圈地,网络购物这一覆盖面最为广泛的电子商务模式引发的投诉也呈“爆炸式增长”。据315消费电子投诉网公布的报告显示:过去3个月中,网络购物投诉达11138宗,同比增长89.94%。在长长的网购投诉榜上,淘宝、5173、京东、卓越、当当、拍拍网、凡客诚品等知名购物网站均赫然有名,而兼以B2B和B2C而独揽网购大半壁江山的淘宝网更是以高投诉稳居榜首。
    最近笔者也是深受其害,惨遭网购骗局并饱尝投诉之苦。前几日在淘宝商城秒了一件心仪的衣服,颇有几分得意。双方协商线下付款,见款发货。协商中卖方极尽热情,而当我汇款后却找各种理由不予发货,并要求垫付大额保证金。当笔者感觉上当给予警告并要求退款时,卖家表面答应尽快解决,背地里却将聊天好友拉黑,怎么也联系不上了。事后,笔者找到当地消协、工商及淘宝客服投诉,几经周折,但终因证据不足不了了之。
    心情懊恼之余,上网一看,同我有一样遭遇的被钓鱼者竟大有人在。据统计,在网购中曾经遭遇“拒不发货、骗款消失”的占了10.79%。而当权益受侵时,高达24.49%的网购者会选择自认倒霉。即使采取投诉措施的消费者也多因证据不足、维权成本高、“拉锯式”维权效率低等原因而不得解决。针对这种局面,尽管有作为亚洲最大电子商务的淘宝网此前曾高调宣布投入一个亿用于打假,并启动网购纠纷首问责任制,但据一些网购者反映承诺并未得到理想兑现,广大网购者的权益依旧在遭受侵害,消费者依旧有冤难申。
    大量的教训面前,年轻的网购大军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落入网骗陷阱。购物时一定要慎之又慎,认真查看卖家的货物销量、信誉等级、顾客评价、保障服务等,核实确认卖家的联系信息,防范“超低价”、“免税”、“走私货”等诱惑,不轻易打开未知链接,理性抵制线下交易,选择有保障的交易平台,防止不法商家偷梁换柱,暗度陈仓。同时,交易后还要积极作出评价,为其他消费者提供质量、信誉和安全信息参考。在遇到网骗时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揭穿骗局,维护正当权益,不给钓鱼网站和不法分子留下滋生阴谋的土壤,让网络钓鱼者无鱼可钓。
    同时,电子商务网站在经营时,更要勇担责任,做好商家认证体系和监管力度,打击那些不法的投机诈骗者。各级消费者协会、工商部门和公安机关及维权网站也应积极联合起来,帮助消费者维权,净化网购环境,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安全的网购平台。广大商家更应该诚信经营,不要因失信于消费者而导致“无宝可淘”,自掘坟墓。
    在网络购物行业出现井喷式增长的今天,交易对象模糊、支付不安全、虚假诈骗太多的网上购物,着实让广大网购者想说爱你不容易。无论是光棍节大促销,还是“全民疯抢”日,都希望不要仅仅拿着消费者的血汗钱为自己买单,置广大网民的正当权益于不顾,更不要让维权像被侵权一样,成为消费者的“大劫”,让网购这匹神马真的成为浮云。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