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第一县 物流兴绥中

2010-12-29 14:4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核心提示 
  当近9000辆大货车头顶闻名全国的“绥中大货”品牌,星夜奔驰在全国时,它们单打独斗的生存方式正在家乡酝酿变化:可以远程认证车辆身份、随时掌握车辆运行轨迹的管理平台启用,集商贸、配货、信息等现代服务于一体的东北桥头堡绥中综合物流园区正在建设中。依托于拉全国货、跑全国路的“绥中大货”这个“流”,关外第一县绥中正在谋划回“流”“蓄水”,建设关内外商品集散地,支起国家规划的十大物流通道之一——东北与关内物流通道的绥中“节点”,做大做强辐射东北、华北和华东的物流基地。
  不拉绥中货的“绥中大货”
  “绥中大货”数量之多、发展之快和车辆更新之迅速在全国有名儿。截至目前,绥中县有吨位10万吨以上的货运车辆8700多台、总运力10万余吨,比两年前净增了1500多台新车。“到这月底,就有近9000台。”绥中县委书记田树槐说。
  “绥中大货”成气候是个奇迹。“在辽宁,大货车较多的是海城、大连等地,但是它们的发展都是依托当地的货物。而‘绥中大货’则不同,它的兴起与绥中的地理位置等先天优势有关,但最终靠的是拉全国货,跑全国路而发展壮大。”
  绥中处于连接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有着较为发达的运输业,全县3个运输公司的总人数1500多人。改革开放后没了“国有”身份的绥中运输人,开始依靠绥中丰富的水果资源和蔬菜资源而生存,慢慢地,干这行的越来越多,“吃不饱了”,绥中人就开始到外面找活儿。
  为了提高竞争力,“绥中大货”频繁地更新车辆,大货车跑两年半到三年,就换一次车,近两年每年更新的车辆达700多台,有人戏称绥中是“一汽新车试验场”,甚至前几年中国重汽把自己生产的一款大货车干脆起名为“绥中王”。 “绥中大货”载重量也不断增加,近2年增加的全部是载重量30吨以上的货车。
  “新车头半年不回家,经过绥中时,停在高速桥上,家里人把换洗衣服打成包拿到高速桥下,司机用长钩子把衣服钩上去,开车继续走。 ”结果,先行一步,吃尽千辛万苦的绥中人,在绥中县多项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用汗水打造出车况好、车速快、价钱低,在全国赫赫有名的“绥中大货”金字招牌,在全国长途货运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除了台湾,‘绥中大货’跑遍全国。”绥中人还在四川、湖南、湖北、广东、海南、新疆等地建立了配货中心。
  “绥中大货”也成为绥中县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之一。全县涌现出几十个运输专业村,1台车1个车主2个司机,养3个家庭9口人,9000台车就带动了8万多人,再加上由此带动的汽车贸易、修理、配件及运输配货、中介、石油等行业,64万人口的绥中,近1/4人与“绥中大货”有关。今年,“绥中大货”上缴的税费就达2400多万元。
  把之字形迂回物流路线抻直
  很多绥中人都有网购南方商品的习惯,但当他们收到商品时,却发现东西走了个 “南方——沈阳——绥中”的之字形迂回运送路线,徒增了许多物流成本不说,还耽误了时间。要是绥中能成为东北或者辽宁,再不济辽西的物流节点该多好啊!
  其实这是完全可行的,只不过还需努力……
  虽然绥中拥有这么多大货车,但因为缺乏大型物流基地和物流企业,蓬勃发展的物流业带来的巨大利润,他们目前只能分到很少的一部分;本应成为企业竞争和当地招商引资优势的物流成本,在这里也并不低廉;借助发达的物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民收入也还没实现……
  作为农业大县,绥中年产160万吨蔬菜、40万吨水果、20万吨水产,由于没有物流基地,数量如此之多的农产品却被拉往其他地区储存、交易、流通、增值,蒜薹到山东寿光,葡萄到河北昌黎,花卉到凌源,小虾到天津……绥中农民只能得小头。“绥中是东北产姜大县,姜从农民手中收购时是每斤两毛钱,经过清洗、装箱后每斤四毛钱,拉到西安集散地时每斤一块五,储藏到春节左右,再以每斤8元的价格卖到包括绥中的全国各地。 ”
  而绥中恰恰拥有发展物流业的巨大优势。 8700多台在全国信誉好、信息灵的大货车首先构成了绥中发展物流业的坚实基础。其次是绥中重要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交通优势。作为连接关内外的枢纽,绥中地处连接东北与华北物流通道的咽喉要塞,而且辐射内蒙古东部地区;交通便捷,京沈高速公路等6条公铁交通干线贯穿全境,动车组到北京、沈阳均不过2小时车程,距秦皇岛港25公里,与山海关港区两个3.5万吨级通用码头零距离,目前正在建设内蒙古东部地区能源出海大通道——石河亿吨综合大港,到秦皇岛国际机场仅12公里。民间也因此自发地形成了多个小型货物集散地,花椒大料、搭建大棚必须的竹竿等,都是从绥中集散批发到辽西各地的。
  另外,绥中还有货物流。不但有水果、蔬菜、水产、畜牧等大量的传统农产品,还有迅速成长壮大的绥中滨海经济区带来的工业物流,秦皇岛港、山海关港区及未来的石河港带来的临港物流,山海关铁路枢纽货流,以及来自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等的货物流。
  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运输费用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9%,分别高出发达国家80%和50%,足可见物流业在我国之朝阳性。 “绥中发展物流业,一方面可为全县培育出新的三产支柱产业,为全县各业提供物流便利,促进企业发展。”县长罗建彪说,“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擦亮‘绥中大货’这个金字招牌,整合资源和服务,实现物流业的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把绥中建成关内外商品集散地、辐射东北、华北和华东的物流基地。我相信,这些‘绥中大货’车主会感兴趣的,毕竟,大家都是绥中人。”
  从辽西北物流基地到东北桥头堡
  12月22日,记者在绥中县运管服务大厅看到,大厅左侧有两块大型显示屏,较小的一块不停地滚动显示配货信息,较大的一块与工作人员的电脑相连,随着工作人员的操作,绥中某一货车的各种基本状况,历史运行轨迹,实时的运行状况等一目了然。
  这是今年初绥中运管局建立的全省第一个县级“运政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平台分为运政政策业务查询系统、GPS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稽查指挥调度系统、网络化办公系统、公共物流信息资源查询系统、客户服务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等9大板块。车主和司机既可以在运管大厅查询,也可以在家上网访问“辽西物流网”。这里运政政策等一应俱全,货车的基本情况、配货需求等直接与全国货运物流网相连,全国各地的货主可以在网上挑选适合的大货车,对大货车进行身份的远程认证,货车车主也可直接在此为闲车配货。
  “这些只是第一步,为绥中由运输大县变物流大县奠定基础。”县运输管理局局长邓文岩说。他们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 “补课”,规划建设一座大型综合物流园区,将通过建成商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网络、服务网络,建设一座现代化、规模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大型物流园区。该园区综合用地500亩,预留用地500亩,建设地点交通便捷,距102国道1公里,距306国道及京沈高速公路出口处仅500米。园区分为商贸区、汽贸区和综合服务区。
  有“物”方成大“流”,绥中首先从有优势的农产品物流开始 “蓄水”,商贸区将建设辽西北水产品、蔬菜、水果、粮油4个批发交易市场,吸引周边城市客商向此聚拢,逐步形成北方区域性农产品集散中心,建立覆盖辽西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物流配送网络;园区还将建设仓储设施,对部分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处理和反季节销售,实现企业、农民双增收。汽贸区将依托“绥中大货”的“流”优势,建设辽西北最大的汽车交易中心、汽车配件销售中心、汽车维修中心、二手车交易市场,让这股“流”越汇越大,翻江达海。综合服务区主要为物流园区搞服务,将建设大型货运停车场、现代化汽车综合性能监测站、电子信息服务大厅,以及加油站、配货站、饮食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配套设施。
  “第一步,绥中主要是巩固基础,发展公路物流;第二步,我们将依托内蒙古东部地区能源出海大通道石河港及秦皇岛港、山海关铁路枢纽等海运、铁运发展物流业,进一步把绥中从辽西北物流基地发展成辐射东北、华北和华东的全国性物流基地,把绥中建成真正的东北桥头堡。”县委书记田树槐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