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构建立体交通体系 推动藏东跨越式发展

2010-12-29 13:3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及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昌都地区交通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特殊的地形、地貌和交通现状,致使昌都地区交通设施建设仍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交通问题仍然是制约昌都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就如何解决交通“瓶颈”问题,记者采访了昌都地区交通运输局局长齐飞。 
  齐飞指出,虽然进十年来昌都地区交通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区域内基本形成了以国省道主干线为骨架,县乡村级道路为辐射,民航作为补充的交通运输网络。但交通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十分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局势稳定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公路总量不足、标准低、通行条件差,公路建设成本高,养护难度大,使用周期短,客运场站建设滞后等方面。此外,由于昌都地区独特的地理、历史的原因和公路建设、养护工程技术人员缺乏,也影响交通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民航班次少,航线单一等原因,严重影响到昌都地区的对外交往和经济社会发展。 
  “因此,加快综合性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对于推动昌都地区是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推进昌都产业建设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需要。”齐飞说。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齐飞看来,昌都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好昌都地区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按照地区在国家交通规划中的定位,精心打造立体交通体系,提高交通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发挥公路、民航、未来铁路主干线的交通区位优势,按照适度超前,兼顾效益的原则,建立辐射地区内外的公路网络,打牢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加强地区与成渝经济圈和藏中经济圈的联系,接轨青藏铁路,充分发挥青藏铁路以及那曲物流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实施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充分利用昌都被列为 “国家级公路交通枢纽城市”的有利时机,重点做好国道和省道整治改建工程,做好“三江”水资源开发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公路养护的体制机制,加快公路养护机械化进程,提升公路养护水平,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到“十二五”末,使昌都基本形成东西畅通、南北通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二是加快交通枢纽建设,促进客运和货运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效益。建立健全公路联运体系,加快形成快速、便捷的地区间干线运输和物流服务网络,形成以昌都镇为中心,各种客运方式有机衔接的客运网络,逐步实现货物运输专业化。 
  三是加快推进空中航线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末开通与昆明、重庆、西宁、香格里拉、林芝等周边各省市中心城市和毗邻地州航线。做好通用小型机场建设的前期论证工作,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启动八宿县、边坝县、丁青县、芒康县、江达县通用小型机场建设,初步形成地面和空中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四是做好川藏、滇藏铁路和川藏高速公路的勘测论证工作。充分抓住国家发展改革委和铁道部已将青藏铁路延伸线纳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并将滇藏铁路、川藏铁路纳入规划进行研究的有利时机,力争“十二五”期间启动那曲至昌都、玉树至昌都、林芝至昌都、云南香格里拉至昌都的铁路建设规划工作。 
  五是抓紧做好管道运输工作,解决昌都地区成品油料运输困难和燃料缺乏的问题。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那曲至邦达至昌都输油管道,形成西藏中部格拉输油管道向昌都的延伸;全力促成那曲至昌都天然气管道建设,不断改善昌都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齐飞认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昌都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昌都地委、行署始终把交通运输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确定了“巩固提高一个根本,完善一个基础,壮大两个支撑,培育新的增长点” 地区总的经济发展思路的基础上,认真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提出了“着力构建一个枢纽(国家A级公路枢纽城市),两个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三条干线(G317、G318、G214线)四种方式(公路、铁路、航空、管道),打造八小时城市旅游生活经济圈的大胆构想。 
  齐飞最后说,有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我们坚信经过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昌都山高谷深、交通不便的状况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交通的发展将为昌都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