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统计数据的背后:中国顺差 全球受益

2010-12-28 14:0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经济分析人士一致认为,在全球产业分工日益深化的背景之下,一国出口的商品完全是由该国生产的假定,已不能真实反映全球贸易复杂的现实;一国对另一国的顺差也不能被简单地解读为只有该国在受益。   “基于商品原产地规则的现行国际贸易统计方法有其合理性,但不能作为评估当下双边贸易关系的最终依据,更不能成为判断双边经贸关系真正受益者的唯一标准。”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说。
  屠新泉说,评判谁是国际贸易的受益者,根本上要从商品的增值角度来看。“随着全球产业分工的深化,商品贸易的增值链条变得很长、很复杂,很多国家,包括对中国持有逆差的国家,都从这一增值链上受益,而中国往往处在附加值较低的终端。”
  以笔记本电脑为例。上海海关的一项实地调研表明,中国生产的惠普笔记本电脑出口到美国后,市场售价约为1000美元,其中美国公司在销售环节获利169.6美元,中国企业得到的加工费仅为30.3美元,只占售价的3%左右。然而,在现行的贸易统计规则之下,每一部电脑的所有成本都算在了中国身上。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近日发布了一份报告《iPhone是如何夸大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的》,指出即使中国购买更多美国企业发明、设计的高科技产品,也不会增加美国的出口,原因是这些产品中的大部分都是在中国生产,而以原产地为标准的贸易统计方式意味着中国“进口”的美国产品价值最终都会算在中国身上。
  报告以美国苹果公司的产品为例称,iPhone手机完全由美国公司设计和拥有,多数元件由其他国家生产,中国只进行了组装,在一部批发价格为179美元的iPhone上,仅得到6.5美元。然而,在统计贸易数据时,每一部iPhone的所有成本都算在了中国身上,造成了对中美贸易关系的扭曲。
  该报告进而指出,以传统的贸易统计方式计算,中国去年因出口iPhone而带来的对美贸易顺差为19亿美元,而一旦将从美国进口的零部件的价值以及中国加工之外的环节所带来的价值排除之后,将出现美国对中国4810万美元的顺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说,iPhone是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如何扭曲中外贸易关系的一个很好例证。事实上,“中国制造”不仅是中国创造价值的过程,更是其他国家创造价值的过程。
  赵晋平说,“中国制造”是全球产业转移、分工和多个国家共同合作的结果。中国制造业出口的50%以上由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完成。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中,分别有83%和75%来自外商投资企业。这意味着,中国从其他国家进口原材料、零部件,有时还有机械设备,然后在中国完成加工组装。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10月在对法国参议院的演讲中说,人们所说的“中国制造”其实只是在中国组装,在全球价值链中,它的商业价值来自产品在中国组装前的许多国家。因此,“制成品原产国”这一概念正在逐渐过时。
  他举例说,中国出口美国的苹果iPod产品近90%的价值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如果对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调整,以反映不同国家对产品贡献的实际价值,那么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应该减半。
  中国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此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给中国“制造”和“转来”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因此它们既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也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受益者。
  “外商投资企业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事加工贸易,获得其中绝大部分利润,而中国仅得到少量加工费。但是,以原产地为标准的贸易统计方式意味着加工费之外的大量价值也被转移到了中国身上。”盛光祖说。
  盛光祖说:“由于加工贸易的存在,中国从日韩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大量进口加工装配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加工为成品或半成品后出口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原来属于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内地。”
  “以商品原产地为标准来计算双边贸易时,中国对那些制造业资本输出比较多的国家,往往持有大量顺差。这只是国际产业分工的外在表现形式,贸易增值链上的所有参与者都是受益者,而中国往往只是扮演加工者的角色。”屠新泉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