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如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2010-12-25 20:3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四川省政协常委、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 杨明洪
    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国内许多省市重点发展的主导性产业和经济强省的支柱产业。四川省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进程,提升四川在西部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必须重视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四川省是西部资源大省,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靠前。但经济效率较低、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目前最大的问题,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为此建议:
    完善产业指导目录,消除相关歧视性规定。在四川省“十二五”规划中设定生产性服务业在整个服务业和GDP中所占的比重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并将其作为考核基层政府工作的具体指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四川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指导目录和有关规划,使扶持政策向物联网、信息软件、商务服务等鼓励发展的重点生产性服务行业、区域、项目倾斜,让有限的政策资源发挥更大的政策效应。参照制造业优惠政策,对具有传统优势或新兴有潜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用地、用电、用水、用气价格政策方面同等对待,并在市场准入方面打破歧视性框架。
    合理统筹和规划生产性服务业布局。根据四川各地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与结构状况,结合其现有制造业发展程度、基础设施条件以及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禀赋条件等,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生产性服务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促进其专业化分工和相对集中,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实现协调发展。对地震灾区,可考虑围绕已建和在建的对口援建工业园区,加强与援建省市合作,加快发展相应的生产性服务业。
    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企业在财税、金融方面的扶持。建立财政支持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对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引导资金的规模。综合运用财政贴息、财政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重点支持和引导有潜力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参照工业企业奖励办法,表彰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先进企业,重奖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实施税费减免优惠。在融资方面,应加快金融产品创新,通过小额贷款、服务业、创业贷款、无形资产权利质押贷款、股东自然人担保贷款、中小企业信息化专项贷款等方式,面向生产性服务业融资。
    完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现代服务领域,如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物联网等,加快建构标准化平台,促进这些领域形成高效益的规模经济。在劳动密集型、传统型生产性服务业中,制定新标准,提高其进入市场的门槛,促使职业化、专业化水平高的企业进入市场,淘汰技术低、水平差的企业。
    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和科学开放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系,改善人才的开发利用与流动环境,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鼓励推进技术入股、管理人员持股、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由企业、高校和政府共同投入进行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