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打造15公里“旅游公路”

2010-12-24 11:3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比山脉更难突破的,是阻隔在城市和乡村两者之间无形的屏障。”    
  众所周知,九龙坡区以中梁山为界,东部是城区,西部是农村,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成为摆在该区政府面前一道最大的难题。昨天,记者在“文明九龙行”采访周活动中了解到,九龙坡区通过广修公路,培育、引进产业项目等方式,打通了城乡之间的阻隔,采取“鱼渔”双授的方式,让乡镇有了自己的“造血”功能,带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以前路在天上绕 如今修进村    
  九龙坡区石板镇高农村的马书记告诉记者,此前高农村被华福路、北彭路两条交通要道包裹,因村子的地势比公路路面低十多米,村民要坐车进城,要爬上十多米高的土坎,并戏称华福路和北彭路为“在天上绕的公路”。    
  2007年,在“城乡统筹、文明共建”活动中,高农村的联动单位区交通局投资1600万元,打通了华福路高农村连接道,建成了1.94公里长的高石路,南北贯穿全村。    
  67岁的村民李文碧说,如今要去镇上赶场,走个两三分钟就能坐上面包车;想吃火锅,就坐车去杨家坪,“路修好后,感觉自己也变成了城里人。”    
  如今,高农村摘掉了“石板镇最穷村”的帽子,三年中仅靠种植油桃一项,利润就达150万元,预计今年人均收入达6500元。    
  外出村民返乡 在家门口就业    
  47岁的黄大忠是九龙坡区陶家镇白果村人,1997年进城,在解放碑一家海鲜酒楼上班,“两三个月才回一次家,想起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总觉得放心不下。”    
  2008年,听说村里建起了新兴的工业园区,他毫不犹豫回到家乡,在“大象哥哥服饰有限公司”的童装厂当起了库管。    
  他告诉记者,和在外打工相比,现在他不仅三餐都能和家人一起吃,周末还在自家的地里种起蔬菜,“每月1700多元的工资几乎就是纯利润,日子比以前安逸多了!”   
   白果村村主任刘祖君介绍,2007年,村里成功引进了百可集团,一个占地800余亩的“陶家都市工业园”在村里落户,目前工业园60多家企业中有500多人来自白果村,其中很多是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回来的村民。   
   15公里“旅游公路”明年建成    
  记者还从九龙坡区交通局获悉,中梁山上建成的登山步道已有70多公里,但大多入口交通不便,鲜有市民前往。被列为该区明年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长约15公里的“旅游公路”,将依山而建,贯穿白市驿、石板、陶家、铜罐驿四个乡镇,把“登山步道”的入口连成一片,方便市民驾车前往。    
  预计该公路在明年完成硬化工程,争取当年通车。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