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农村公路提前修进“十二五”

2010-12-23 13:2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3年以前,巨泉村农民扎笤帚只能自用或送人,不值钱。自从修了通村路,“金糜子”牌工艺小笤帚沿着白色水泥路“扫”进了日本、“扫向天下”。巨宝山乡政府成立了经销公司,申请注册了商标,负责销售。4个村组建了专业合作社,种了1000多亩笤帚糜子,农民扎工艺小笤帚年增收70多万元。依安县一经销商闻讯前来签订了合同,成批量包销。 
  这是农村公路建设给庆安县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铺设的高速路。农民称:通乡通村通屯路路通,人顺心顺事顺处处顺。最有感触的是距县城67公里的发展乡农民,过去秋收后望路愁卖粮,如今收粮车辆陆续进村入屯。农民李庆山说,仅运输费就能省600多元。 
  近年来,庆安县紧紧抓住国家通乡公路建设机遇,打破常规,举全县之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2003年以来,通过争取、筹措共投资近7亿元建设通乡通村公路,总里程达1888.6公里,14个乡镇93个行政村705个自然屯通白色路,通达率达88.2%,形成了乡乡互通、村村相连的“一横七射两环”公路网络。 
  县委书记刘凤岐说,庆安农村公路总里程和通达率均居全省县级前列,多次被评为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县。原本计划“十二五”期间才能修的通屯路有的修完了,提前两年完成目标“铺”进了“十二五”。 
  庆安农村公路建设从2004年起步,当年建成了33.2公里的庆柳路,修通了新路,破解了旧难题。到今年末,全县6条主要通乡公路全部建成通车,14个乡镇93个行政村全部通白色路,通乡通村路全部建成并延伸到屯,705个自然屯实现通白色路。 
  这个县坚持以多元筹资为支撑,超常规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破解了资金瓶颈,几年来从城市配套费和土地出让金等城市建设资金中累计向农村公路建设投入资金3亿多元。对建安税等农村公路建设所发生的地方税款先征后拨,提取后用作公路建设资金。工程队垫付和政府承债资金达2000万元。公路沿线受益单位和企业无偿投入资金500万元。 
  受益乡镇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引导公路沿线农民出工出车出劳,以工代资,共筹资筹劳2000多万元。 
  确保公路建设质量,通过降低工程成本挖潜资金。庆安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对修路所用山砂、土毛石、水泥等基础材料多选用地产原料。秋季时将路基、桥涵等工程附属设施准备就绪,路基达到沉降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和筹工筹劳,节约了成本。计划资金尚未到位,由政府垫付资金备工备料。近几年,公路建设推广了“大块土毛石垫底,粉碎规格土毛石、少量山砂和黄土按比例机配,压实达到弯沉数据标准,直接打水泥面板”等新技术,达到高质量和低成本。 
  给农民修路,让农民参与,保证了质量。每修一条路,都有两名乡村干部、村民代表参与全程监督检查;有的村民自发监测垫层、面板等质量。 
  修好路,更要养好路。这个县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实行养护招标、承包制度,养护人员一年一聘任,县政府筹集专项资金设立县乡公路养护资金专用账户,严格管理,专款专用;村级公路养护资金由村自行筹集,优先农村低保户竞岗,养护人员经营公路边沟外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路段,抵顶部分工资。依法常年保护路政和路产权,打击各种破坏和损坏公路行为,农民自觉抵制损毁农村公路行为,严格控制超载行为。 
  公路网承载起农民的福祉,放大了幸福指数。乡村各类农产品加工经销小企业达到几百余户,特色群体提升了规模效应,每年促进农民增收2600多万元。如今,无论哪个乡村到县城或到任何村屯,没有打回车的;农民走出去或回家乡,都是一路“顺风顺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