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跟“油荒”说再见?

2010-12-22 23:5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没有柴油,明天不知道啥时候来?”加油站里打出的这道标语让人印象深刻,个中无奈和苦涩的滋味不言而喻。此前有关炼油产能过剩的担忧还铺天盖地,但第四季度接踵而来的“柴油荒”,则让人对扑朔迷离的成品油市场无所适从。 
那么,明年的成品油市场走向是什么?整体供需情况如何、柴油荒是否会重演?国际油价会在一个什么区间波动?这一系列问题无疑值得深入探究。 
供应总体偏松 
“真的措手不及,刚把油发到加油站,就会被等待在厂外的加油队伍抢购一空,而持续拿不到柴油,则让我们难以为继。”山东中海石化销售公司副经理陈申在第二届中国石化(600028)塑化年会上告诉记者。 
疯狂上演的柴油荒让大多数加油站和普通消费者心有余悸,而陈申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柴油荒是否会在明年重现也成了他们心中共同的疑问。 
记者采访的众多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柴油荒是特定时期的短期失衡,明年的成品油供需总体偏松,柴油荒难以再现。国内大宗能源交易平台提供商金银岛CEO黄海新认为,随着诸如供应、物流的问题解决,柴油荒应该这一两个月内就会过去,加上我国的成品油供应本身较充足,有了今年这样的前车之鉴,柴油荒明年应该不会重演。 
而决定明年成品油过剩或者短缺的主要因素还是成品油市场的总体供需格局。 
中国石油(601857)规划总院最新发布分析报告中显示,购置税、“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政策预期2010年底结束,同时2011年将会继续鼓励新能源和节能汽车销售,大城市还可能会出台限车政策。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油品消费的最大来源汽车市场明年的汽柴油消费需求量接近1.6亿吨,同比增长14%,较2010年放缓3个百分点。 
2009年以来的工业产能大规模扩张的结束和近期出台的货币流动性收紧和加大房地产调控举措,部分在建项目进度将放缓,作为成品油消费的另外两个大户的工矿企业用油和建筑施工用油需求增长预计分别同比减少8%和3.8%。 
需求增长放缓了,决定市场形势的另一大因素——成品油供应情况如何呢? 
据了解,目前已知在建并有望于明年投产的炼化项目有中石化的长岭炼化扩建、安庆石化扩建、北海炼厂扩建等项目,预计新增炼油能力1250万吨/年,中石油也有宁夏炼化扩建、抚顺石化扩建、辽阳石化扩建项目,预计新增能力850万吨/年。 
一方面是几大用油需求的增速放缓,另一方面是产能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据此可以判断明年的成品油市场会总体偏于宽松。东方油气网资深分析师钟健告诉记者:“资源充裕将是2011年汽柴油市场的基本形势。” 
虽然总体上会偏于宽松,但中国石油规划总院高级工程师丁少恒认为汽柴油的旺盛需求会延续,预计明年的柴油市场增速会是前高后低,由上半年的趋热逐步进入下半年的正常增长水平。丁少恒说:“其实今年四季度以来,国内炼油开工率一直在90%以上,保持了高负荷的运转,明年整体宏观经济形势会保持恢复增长的情况,需求方面仍会保持稳定增长,所以这种高负荷运转的情况会持续,不会出现明显过剩的情况,预计过剩为100万~200万吨。
油价或将抬头 
国际油价的涨跌作为成品油市场的另一张“晴雨表”,影响的不仅是老百姓的腰包,而且对国内的炼油企业开工情况和整个成品油市场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明年的国际油价走势及其影响无疑是所有人关注的重点。 
美联储11月3日宣布,除了新增6000亿购买国债以外,还将投放已回笼的原有债券收益2500亿~3000亿。这样,用于购买国债的总额度达到近9000亿,在美国这种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美元贬值和油价上涨是大势所趋。“明年经济形势还会往上走,在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双重压力下,从整个世界市场来说,油价上涨压力较大。”黄海新表示。 
也有专家认为,目前美元的贬值,更多的是美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权宜之计,美国肯定会尽量维持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不会自行了断“美元-油价-美国国家利益”这条命脉,也不会主动放弃对国际油价的“话语权”。从这个角度看,美国不可能让美元过多贬值,估计美元贬值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维持稳定,所以明年的国际油价也不会大幅上升。 
而从美国能源署和普氏能源等机构对2011年的国际油价预测来看,大部分为80美元/桶。2010年国际油价均价在80美元/桶,2011年国际油价均价将高于2010年,高点有望冲击90美元/桶。 
“从不同分析师的预测汇总情况来看,他们认为明年的油价格会在80~90美元/桶这么一个范围内波动。”普氏能源资讯亚洲商务拓展高级总监华大威告诉记者。而这一判断也得到了阿格斯公司高级分析师高华等业内人士的认可。 
不过钟健认为,由于更多投机基金进入石油期货市场,美国负债更为严重,因而更倾向于“弱美元、高油价”政策,像前两年那样连涨几十美元,油价突破100美元情况仍有可能在2011年再现。 
不管明年的国际油价走势如何,有一点较为确定的是,明年油价总体趋势向上,下调的可能性较小,这也将对国内成品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按照以往的惯例,对于国内炼厂来说,80美元/桶是其保有利润的一个上限,超过80美元/桶之后的价位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炼油积极性,最终影响到产量。这样一方面国内需求稳步上涨,而产能却会受到影响,就有可能会反过来助推油价上涨。 
“每桶八九十美元的价位对于国内几大石油公司来说也是合理、可接受的。不管是出口国还是消费国,都希望找到一个比较合理、平稳的价格水平。”华大威说。 
提前做好准备 
    最近,政府关于“保供”的发文让“柴油荒”的阴霾有一吹而散、拨云见日之势。但为明年计,此番教训仍值得总结。 
此次柴油荒表明,市场的供需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油价的形成,只有资源供应量与价格机制的有效配合,才能确保油价合理到位,才能确保资源的有效供应。钟健认为,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发挥政府“调控之手”的作用,一方面及时对供求状况做出监测与评估,另一方面还应确立在不同失衡度状态下对应的供求关系调控方式,才有可能避免石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过度反应”,并避免在石油企业产能充足的条件下出现“油荒”。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由于柴油比汽油更容易储存,几乎每一次临近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打开前,都会有人囤积柴油以获利。在需求未发生持续、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因囤积而导致柴油荒的可能性较大,政府应及时追查柴油去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邓郁松认为,可考虑实行实时定价机制,即政府根据每天经济运行情况,公布柴油最高限价,这样有利于通过价格实时调控供需。 
正所谓有备无患,避免明年柴油荒重现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成品油储备的完善。目前,不少成品油销售企业没有足够的商用储备,比如,一油企在某地当月柴油销量约为2万吨,而常用柴油储备仅为2000吨左右。这种配比在专业人士看来并不高。息旺能源高级分析师廖凯舜建议,应该制订一项比较完整的战略储备计划,完善现有商业储备体系,同时企业也应适当提高储备额,以应不时之需。 
另外,明年国际油价总体向上的趋势,多少还是会让国内的炼厂承受压力。针对这种情况,丁少恒建议,一方面,既然有这样的预期,国内的石油企业就应该加强长期合同的签订,保证采购渠道和充足供应。另一方面,在销售上,将更多资金向市场终端转移,要把石油库存更多的向市场转换,同时部分把国际市场转向国内市场,使供需维持在较合理的水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