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正式启动特保争端解决第一案 结果尚难预测

2010-1-22 1:5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周二,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安理会15个理事国代表举手投赞成票,一致通过第1908号决议。
在世界贸易组织(W T O )争端解决机构会议上,中美轮胎特保案调查专家组成立,W T O将正式启动号称“贸易保护第一案”的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调查程序。专家表示,特保争端解决,对中国和W T O都是第一次,结果尚难预测。不过对于中国来说,其预防和示范意义要大于特保案结果本身。
去年12月,在中美双方就轮胎特保案磋商未果的情况下,中国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提出设立专家组的要求,但是美方按照相关程序阻止了专家组的设立。在本月19日举行的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会议上,中方再次提出设立专家组的要求,按照世贸组织规则,美国已无权再次阻止,因此专家组自动成立。
按照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定,专家组一般由3名专家组成,他们的任命通常需要45天时间。此后专家组将进入对争端案件的审查阶段,即听取双方陈述、调查分析事实,一般在6个月内提交专家组报告。之后当事各方均有上诉机会,在整个过程中也同时保留争端各方通过斡旋就此止步的机会。
“商务部会出具一份特保案发生之后的行业评估分析,包括每个企业对美国出口金额的变动、就业的变化、国内企业受到的影响等等。”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公共关系部某内部人士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目前正在积极配合此项评估工作,和企业联系取得最新资料。
“中国此次提起上诉主要是针对美国在发起特保案时的程序问题,如果W TO调查结果认为美国在程序方面存在不足,也会撤回美国的特保措施。”对外经贸大学W TO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表示,“不过结果仍要继续观望,因为这毕竟是W TO成立60多年来特保争端解决第一案,没有可以参照的案例,怎么裁决很难预测。”
去年9月份,美国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即在4%的原有关税基础上,三年中分别加征35%。
“最新数据显示,国内某些大型轮胎企业去年第四季度出口同比下降75%,还有某些涉案轮胎企业影响创汇达1500多万美元。”据上述橡胶工业协会内部人士介绍,与此同时,美国市场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
“美国轮胎市场近期已经开始呈现涨价态势,各大轮胎经销商纷纷提价。”上述人士指出,比如大陆轮胎从2010年2月1日起,在美国的卡车胎价格上涨8%;米其林从2010年2月1日起,将对美国轻、中型卡车胎、推土机更换轮胎全面涨价;芬兰诺基亚轮胎公司将从2010年1月11日起提高北美地区客运轮胎价格,涨幅约为3%至6%等等。此外,还有一些轮胎企业关闭了部分北美工厂。“这些都说明,轮胎特保案对美国的企业工厂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影响了美国轮胎业的直接消费者和相关就业。”上述人士说。
此外,继美国之后,印度、巴西、阿根廷都相继发起对中国轮胎业的贸易救济措施。截至目前,我国轮胎已陆续遭到来自委内瑞拉、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埃及、土耳其、南非、墨西哥、美国、阿根廷、印度等国发起的调查,涉案产品从汽车斜纹轮胎、摩托车胎等低附加值产品向载重子午线轮胎、工程胎等高附加值产品扩散。
“可以说轮胎特保案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中方向WT O发起轮胎特保案贸易诉讼,其预防意义和示范意义要大于特保案结果本身。”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WT O专家组调查程序时间会很长,对于调查结果没有必要抱太大期望。按照轮胎特保三年时间周期来看,即使调查结果有利于中国,公布结果时三年周期可能也快过了。
屠新泉也表示,中方对美国提起诉讼的最主要目的应该是对美方形成压力,表达出中方一种坚决抵制贸易保护的态度。“特保争端调查,对中国和WT O来说都是第一次,中国政府和企业可以在参与整个过程中熟悉世贸组织争端解决规则,积累经验,应对日后的类似案例。此外,中国的反击也可以对其他国家起到预防和警示作用。如果中国获胜,以后就有依据反制美国等其他国家再次针对中国采取特保做法,维护中国的权益。”屠新泉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