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资源短缺的供应链之困

2010-12-19 22:5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索寒雪
    近年来,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油荒”事件,让作为国内最大国有能源集团之一的中石油加快了其“走出去”的步伐。
    今年5月,中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宣布,中石油已制定600亿美元的海外投资计划,以确保规划期内海外油气年产量达2亿吨的目标。而在2020年前后,国内石油和天然气的年需求将达6亿吨,中石油将贡献4亿吨,其中一半来自海外油气作业区。
    然而,中石油的海外寻油之路也充满了艰辛。以苏丹为例,15年前,正在海外寻找优质石油资源的中石油与苏丹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用亿万元资金才换来了未来稳定的石油供应。
    尽管中石油很早就着手对未来石油供应的布局,但是在中国经济以双位数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油荒”、“气荒”事件层出不穷,还是让中石油压力重重。
    向外扩张解决资源问题
    作为一个石油企业,要组建自己的船队,显然并不现实。于是,中石油便采取了与中海、中远等国内知名运输公司提前签订运输协议的措施来解决运输问题。
    2010年5月18日,中石油集团发布了《中国石油在苏丹》的报告。报告披露,在苏丹的一些项目中,西方大石油公司曾经经过了多年勘探没有重大商业发现,但中石油接手后,2003年再去勘探时发现了世界级的大油田法鲁济油田,并陆续发现了摩里塔亿吨级储量油田和多个千万吨级储量油田。
    国际能源署预测,中国对国际石油市场依赖度若按目前速度递增,到2020年将达到75%。与中国国际关系最为亲密的苏丹和中东地区,将为日后的中国石油进口贡献主要力量。
    最初,很多国内的专家并不看好中石油在苏丹的投资。“苏丹一直存在战争,政治危险是非常大的。”一位国土资源部的专家告诉记者。
    而为了让苏丹的油田能够为中石油提供稳定的供应,中石油在当地捐献了数千万美元用于支持当地的扶贫和福利项目,以化解居民对国外石油公司的不信任。
    中石油在苏丹,除了勘探开采,还建立了炼油厂、化工项目和石油贸易公司,帮助苏丹建立了完整的石油炼化体系。而苏丹用出卖石油的收入建设了发电站、公路、堤坝、铁路和港口,这些同时也为中石油的物流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设施保障。
    在海外获得稳定油源只是中石油保障供应的第一步,把原油安全地运往国内,同样是一个挑战。
    在中石油与苏丹签订协议之初,中国进口原油中有90%以上还要依赖国外油轮运输。对于中石油而言,使用外籍油轮有许多不确定性,其中最重要的是,石油是一种战略物资,使用外籍油轮意味着在海上航行的数十天内,石油还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而中石油自己掌控的力度不大。此外,外籍油轮对中国使用的通常是单壳船,而对国外的运输,则使用更加安全的双壳船。
    在2005年前后,科技部也曾经专门立项研究该状况,所得出的结论是:“由于中国大型油轮数量较少,大量依靠国外船队,已经成为威胁国家石油安全的关键环节。”
    此时,日本和美国都有近70%的进口原油由本国油船运输。然而,作为一个石油企业,要组建自己的船队,显然并不现实。于是在2006年,中石油采取了与中海、中远等国内知名运输公司提前签订运输协议的措施,鼓励海运公司积极采购船舶,这样海运公司便有把握提前两年(中石油签订进口原油协议后)下订单制造30万吨级海运油轮。据了解,中石油与这些国内运输公司通常会一年签一次协议。
    现在,当石油从苏丹等海外油田出发经国内海运油轮运输抵达中国口岸时,中石油终于能松一口气了,至少有众多不可控的力量已经成功被规避了。
    对内扩大产能完善网络
    为及时调整需求,中石油开始加大了对南方地区炼油产能的扩张。实际上,近几年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成品油供应吃紧的“油荒”事件,已让两大石油公司展开了石油炼化产能的竞赛。
    在国内,中石油同样有一个老资格的竞争对手——中石化。两家企业相互竞争,力图扩大自己终端加油站的势力范围,同时由于近年中国各地频发“油荒”事件,保障自己的加油站供应是中石油在国内市场面临的一大挑战。
    与中石化不同,中石油的多数油品来自中国的北方地区,尤其是主要的油品生产地和炼化厂都设在西北和东北。随着近年来,中石油争夺南方成品油零售业务,物流供应问题也变得异常迫切。
    北油南运成为中石油面临的一大挑战。虽然中石油拥有自己的汽车运输公司,总部设在新疆,同时在上海也设有物流基地,但是运输时间与运输成本都是中石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为及时调整需求,中石油开始加大了对南方地区炼油产能的扩张。据了解,中石油集团已经决定投资炼化项目数百亿元。在南方地区,中石油已经获批或已开工建设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包括,与委内瑞拉合资在广东揭阳建设的2000万吨/年炼化项目,炼能达1000万吨/年的四川石化项目,炼能为1000万吨/年广西石化项目。中石油在南方地区拟建的项目包括,与卡塔尔、壳牌在浙江台州合资建立一个2000万吨/年炼油能力的石化基地,在云南和重庆分别建立一个1000万吨/年的炼油项目。
    相比于中石化,中石油在物流信息化方面的压力相对较小。中石化的市场主要覆盖了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成品油供应非常复杂,而中石油的市场则相对简单。中石油人士表示,中石油在油库和加油站中同样建有信息平台,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通过改变输油管道的压力来调节成品油的供应量。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