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发展智能交通

2010-12-19 22:4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欣然
“十二五”交通规划或将在年底推出。权威人士向传媒透露,智能交通将作为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交通运输部已经启动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以及应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现代交通运输策略研究两个重大研究项目,为未来5~10年发展思路进行谋划。
●预计投入逾1500亿元
    据透露,拟订中的“十二五”交通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实现对国家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桥梁、车辆区域、交通运输状况等的感知和监控;实现对危险品运输车辆、船舶、长途客运以及城市公交、出租车和轨道交通的全过程监控;基本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反应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和海事信息服务系统。“这将再掀起企业参与智能交通的热情。”国联证券的分析师郝杰指出,上述规划将直接驱动市场对视频、安防、监控、收费等设备的需求。近年来,中国智能交通的复合增长率超过20%,安信证券预计未来三年国内整个智能交通系统行业的投入将超过1500亿元。
    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GPS、地理信息和系统集成环节。郝杰介绍,针对智能交通产业大体也可以分为设备提供商、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和平台运营商,“智能交通的各环节均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由于前端设备如传感线圈、视频、微波等投入较少,应用较广,所以发展较快。”
●亟待统一标准
    鉴于智能交通的具体市场前景,目前大多数从事智能交通的企业还处于跑马圈地阶段。银江股份在杭州智能交通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90%,但公司并不满足于区域内发展。据悉,公司业务将向其他一、二线城市拓展,包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等十几个城市,其中将省会城市作为市场拓展的主力。
    据银江股份的董事秘书吴越透露,今年智能交通的招投标项目数量和规模均出现 了 大 幅 增 长 ,“1000万的项目属于小项目”。他认为,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展开和各地智能交通陆续启动,传感网络增大,便会形成大量的数据,届时就需要企业具备运用云端计算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因而未来基于云计算的信息服务将是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信息化管理处处长邹力也指出,由于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应用的构架尚未明确,因而标准体系尚不健全。同时,传感器成本、性能和寿命,在技术上与交通应用的要求还不互相适应,传感、支撑网络也尚未建立,行业数据中心特别部级层面的行业数据中心尚未真正建立。另外,研究和示范应用点分散而不成体系,规模效益未能体现。
    吴越也表示,尽管企业有技术基础可以针对不同的标准修改产品,但是标准不统一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不利于智能交通的推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