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中流击水通四海
2010-12-19 21:4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黄伟雄 徐煜 汤跃军
处江湖之便,开风气之先。“十一五”期间,岳阳发挥得天独厚的通江达海优势,挥写了一篇气势磅礴的“天下水”巨卷。
随着港口建设的日益完善,岳阳航运物流进入提速发展期。今年11月,城陵矶港进出港量达到112万吨,超过该港2002年全年进出港量的总和,成为我省首个月进出港量突破百万吨的港口。1至11月,完成进出港量707万吨,同比增长23%。强势上扬的运量,正推动着城陵矶港向千万吨级大港目标挺进!
濒长江,扼洞庭,带四水,通大海,岳阳是国家一类港口口岸、湖南通江达海的总枢纽。凝望泱泱“天下水”,2004年,岳阳市就编制了一个梦想:做好水文章,把最大的资源优势转化成最大的发展胜势。
建设城陵矶新港区成为浓墨重彩的开卷之笔。2007年5月18日,城陵矶新港工程正式破土。总投资人民币16亿元,分3期建成13个泊位,整体通过能力达1000万吨。2009年6月一期工程开港营运,装箱通过能力达30万标箱、散货80万吨。港区建立了现代化集装箱码头信息管理系统,高标准建成公共保税仓库和湖南第一个公路口岸,设立长江岳阳航道管理处,建设城陵矶现代物流园、太阳桥物流园,推进港口与京珠高速、随岳高速和京广铁路、荆岳铁路对接联通,构建大联运格局。今年7月15日,开通岳阳至武汉海轮航道,彻底改变了外轮进港“一船一报、一船一测、一船一议”的被动局面。一个现代化的国际集装箱码头展现在世人面前,湖南国际集装箱中转运输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岳阳通江达海的桥头堡作用进一步显现。“十一五”期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由“十五”的1767万吨增长到6800万吨,增长2.8倍,列湖南第一、全国内河港口第七;水路集装箱运输吞吐量由2005年的6.58万标箱增长到12万标箱,增长83%,占全省总量的60%。岳阳正在崛起为长江中下游和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
如果把长江经济带比作一条弄潮的长龙,岳阳正好处于首尾呼应、牵动全身的龙腰之上。他们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港口带动型的工业经济走廊,全力打造宽10公里、长40公里的沿江工业带。围绕巴陵石化、长岭炼化、岳阳华能、岳阳纸业等中央、省属企业,建设重大项目,布局特色园区,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十一五期间,一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工业项目落地开花,投资26亿元的岳纸40万吨高级压光纸项目于2009年8月投产;投资176亿元的1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即将竣工,原油加工能力将达到1150万吨;华能电厂投资24.7亿元的二期工程于2006年投产,投资43亿元的三期扩建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云溪精细化工产业园列入全省重点支持园区,正在冲刺1000亿产值园区行列;长炼特色化工园、儒溪生化农药产业基地等特色工业园区初具规模。
借着湖南第一大港的优势,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现代制造、现代食品、化工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成功晋升国家级开发区。依托城陵矶新港区,岳阳正把临港产业新区建成新兴产业聚集区、两型社会示范区、滨湖临江新城区。已有华菱集团等16家耗水和水运大型企业等项目先后签约50多亿元,恒阳石化物流、重卡车桥等一批投资额度大的项目陆续投建。
击水中流,乘风破浪。十一五期间,岳阳经济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14%。
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十二五时期,该市将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转型升级、更大更强为主线,突出两型引领,坚持四化带动,始终坚持、认真践行民本岳阳的执政和发展理念,努力把岳阳打造成为现代工业大市、现代农业强市、现代航运物流旺市、现代旅游热市、现代生态宜居城市和湖南经济新增长极。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