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进口成共识 “走出去”将更重要

2010-12-15 23:3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清晰地发出了一个信号:中央关于扩大进口已经达成共识。   一位消息人士指出,“十二五”期间外部环境预计将持续偏紧,这主要表现在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对人民币汇率的持续施压。
  在这种判断下,包括扩大进口、鼓励企业“走出去”等政策,将被提到新的战略高度。
  中国国际商会会长万季飞表示,从目前的趋势看,到201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肯定可以突破4万亿美元。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十二五外贸“专项规划”中“调结构”、“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关键语。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学院院长赵忠秀指出,关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一直在提,尤其是在持续通胀的2007年更是引起多方争执。
  “当时对于外贸平衡争论的焦点是到底应该通过限制出口的方式,还是通过积极平衡的方式,即保持高速出口的同时,扩大进口来平衡。”他说。
  赵忠秀说,这种争论目前似乎达成了共识:扩大进口。这在执行层面上,可能表现在对于大宗商品、资源类商品进口进一步便利化等措施。
  “中国过去是长期缺乏外汇的状态,因此重视出口、忽视进口,”万季飞指出,“近年来贸易顺差不断增大,外汇高储带来了很大经济风险,这使得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大。”
  因此,他认为,出口值得关注,也要统筹进出口,优化进口结构,多进口大型设备、高新技术、原材料。这样既能兼顾内外,为出口留下空间,也能减少贸易摩擦。
  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张伟则解释说,实际上,2010年全年都在做“扩大进口”这项工作,并在上海成立了一个以推动进口为目的的进口商品中心。
  “如果要把进口环节做好的话,将会极大地推动中国的经济,”他指出,这表现在中国政府将积极进口大量高科技产品,“因为中国市场非常大,特别需要进口大量的高科技产品。”
  而作为传统出口大户的纺织行业似乎也有进口大宗商品的需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对此表示,目前对于纺织行业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国际资源[0.58 -6.45%]集中度不断提高,对中国产业威胁加大。因此,对于包括棉花、羊毛、化纤原料以及人造纤维的前期储备非常重要。
  “走出去”将提到新高度
  扩大进口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万季飞认为,与扩大进口一脉相承的是,“走出去”也将被提到新的战略高度。
  但“窝里斗”却是摆在众多“走出去”企业面前的一个心病。张伟对此的建议是,要制定政策,使“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不能互相打架。“具体地说,就是对走出去的国企与民营企业公平对待,使得在境外的民营企业可以与国企联合作战,形成整体国家利益。”他指出。
  此外,熟悉国际规则的人才,也是需要突破的瓶颈。“目前我们不差钱,”万季飞笑称,“主要需要储备一批有国际视野经验和能力的人才。”
  张伟则进一步解释说,文化差异也是目前企业“走出去”的最大困难。具体地说就是,缺乏对投资所在国规则、法律、税务等相关部门的了解。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