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朝阳市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突飞猛进

2010-12-14 13:5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十一五”期间,朝阳市交通基本形成了以公路(高速公路)交通为主导,以铁路和航空为组成的四通八达立体交通网络,大大缩小了对外交往的时空距离,实现了15分钟到机场,40分钟到海港,2小时进省城,4小时进北京。朝阳已经成为全省举足轻重的交通枢纽城市。 
  农村交通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朝阳县胜利乡的歪脖沟村,村民去一趟乡政府需要走一段峭壁路,经过3公里干河套,然后是羊肠小道,到公路有十多公里。遇到山洪暴发,歪脖沟与外界隔绝,孩子读书要寄养到村外的亲戚家。2009年,这里修了柏油路,如今实现了道路畅通,农产品进了城,现代农业上马,丰收的喜悦展现在农民的脸上。“十一五”期间,朝阳交通事业最大的辉煌就是农村的“村村通”道路工程。 
  据了解,在国家和省的大力支持下,朝阳市举全市之力启动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油路”的“双通”工程。共实施路基改造2571公里,占规划总量的107%,黑色(水泥)路面2455.4公里,占规划总量的102.2%,桥梁工程37566.8米/1637座,占规划调整后总量的113.6%,过水路面25008米/534处,占规划总量的295.3%,解决686个行政村通油路,完成省以上补贴投资9.0亿元,占规划总量的105%。截至2009年底,提前实现全市100%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的目标,大大改善了老百姓出行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锦赤运煤铁路专线工程全面开工,专线北起赤峰,南至锦州港,从锦州进入朝阳县的松岭门、在建平县老官地进入内蒙古的赤峰市,其中朝阳境内182公里,动工以来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2007年朝阳机场复航,开通了朝阳至北京的空中航线,今年10月3日朝阳机场扩建工程,延长了跑道、重建联络道、扩建停机坪、增设仪表着陆系统等设备设施,达到了国内一类机场升降水平,打开了朝阳通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空中通道。 
  在公路交通建设中,我市完成路基改造426.5公里,占规划总量的226%,黑色路面1051.6公里,占规划总量的132%,桥梁工程7400米/165座,占规划总量的185%,省以上投资10.11亿元,占规划总量的153%;在省交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西大营子、七道泉子、凌凤路等10多座城区及周边重点桥梁工程和出口路建设项目相继竣工通车,不但畅通了中心城市出口,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树立了朝阳城市发展新形象。 
  我市积极主动配合省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强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进程。相继开工建设了阜朝和朝黑两条高速公路,并与锦朝高速公路相接,贯穿我市东西南北,覆盖全市城乡。全市已建设竣工通车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80公里,列全省高速公路里程第二位,仅次于沈阳。同时,抢抓机遇,启动了阜朝高速公路出口连接线项目建设,完成建平县、凌源市、喀左县、双塔区4条阜朝高速公路出口连接线,共实施路基路面14.6公里,桥梁工程1228.7米/5座。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一纵一横快速通道新格局全面形成。 
  与“十五”期末相比,全市公路总里程增加8064公里,增幅142.2%,达到总里程13450.7公里,居全省第一位;公路密度增加40.7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幅141.3 %。以朝阳市区为中心、5个县城为辐射、135个乡(镇)和1349个行政村为节点、锦朝、阜朝、朝赤高速公路为主框架、国省干线为主骨架、县级公路为支线、乡道和村道为网络的干支相连、层次分明、布局科学的公路网全面形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突破辽西北”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支持,也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