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东盟和南亚 开放的昆明活力四射

2010-12-1 8:4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昆明瞄准目标,立志要从西南门户跃向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城市。 
昆明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成立、成功举办首届滇池泛亚股权投资高峰会、滇池泛亚商品博览中心在昆成立、建设西南大通道……把地缘性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资源优势转变成为资本优势、区位优势转升为发展优势,昆明正在全面开创以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新局面。
1—9月昆明与东盟的贸易大幅增长,贸易额达15.4亿美元,同比增长49.4%。这份漂亮的成绩单让我们相信,昆明成为一个引领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不再是梦想。
借自贸区东风争当“桥头堡”城市
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正式启动。一个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区域,从此步入零关税时代。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我国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相辅相成,它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让中国更加深度参与国际事务并在贸易、投资及市场准入等方面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让中国企业“走出去”,获得海外发展新空间,还有利于增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应对能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能促进中国全面、深入、快速发展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从国家安全角度分析,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有助于确保中国海上运输通道的畅通和海洋空间的开拓。
建成后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规模超越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成为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世界最大自贸区”。据预测,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将增加106亿美元,增幅为55.1%;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将增加130亿美元,增幅为48%。
这股势不可挡的区域一体化潮流,既显示出我国沿边开发战略继续深入实施,也意味着作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门户的昆明,对外开放的空间将更加广阔。
作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前沿和门户,昆明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同时又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既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理想终端,又是国内各个城市向东南亚、南亚拓展市场的理想起点。
昆明还具有极高的发展首位度、产业支撑度、经济集中度和社会聚集度。昆明是全省的加工制造、技术研发、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的重要基地,集中了全省90%以上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昆明的进出口交易会已成功举办了18届,南亚国家商品展也正式落户昆明,在时机成熟时,它还会升级为中国南亚博览会。
另外,昆明是旅游热点城市,民俗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对省内外以及东南亚、南亚国家产生了很大吸引力。
“三十年沿海,三十年沿边。”昆明迎来了历史机遇,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提出,昆明将借着自贸区的“东风”,搭好平台走出去,争当面向东盟和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城市,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联系西亚、南欧和非洲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
开放的昆明活力四射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善于把握机遇的人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今年7月27日,云南开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资金大通道云南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昆明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也同步成立揭牌。昆明建成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是适应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开发的应势之举,是提升云南在我国对外开放全局中战略地位的顺时之举,也是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大都市的创新之策。它标志着云南金融发展迎来新的里程碑,跨境金融合作迈出历史性一步。
启动仪式后,一批中外银行签订人民币代理结算意向协议,部分企业与银行签订使用人民币结算业务意向性协议。
9月17日,第一届中国—东盟行业合作昆明会议召开,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部分行业协会、商会及企业等共同探讨了市场开放后行业的对接和分工,并达成合作意向。会议通过了《中国—东盟行业合作昆明会议主席声明》。
11月6日,由滇池泛亚合作组委会、昆明市人民政府、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主办,昆明市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昆明泛亚分院联合承办的“2010首届滇池泛亚股权投资高峰会”在昆明举行。峰会以“昆明泛亚金融中心建设及金融创新”为主题,邀请了50多位政策制定者、经济学家、投资家,共同探讨泛亚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与金融创新之路。论坛聚焦“昆明泛亚金融中心建设”、“科技金融”、“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政府引导基金”、 “私募股权投资”等话题。
峰会同期举行的“滇池泛亚风险资本—项目对接会”,为昆明市快速成长和有融资、改制上市、并购重组等需求的企业与国际私募股权资本搭建投融资对接平台;“2010首届滇池泛亚股权投资高峰会”,众多经济学家、知名企业家以及政府官员等相关人士集聚一堂,围绕“昆明泛亚金融中心建设及金融创新”展开探讨。
昆明还成立了滇池泛亚合作战略研究院。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昆明与周边国家跨境贸易、跨境投资、跨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跨境人民币结算与其他金融合作,有关文化、旅游和民族交流等方面研究,深化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加强泛亚铁路与三条欧亚大陆桥所形成的经济贸易物流区、战略大通道与通关便利化战略等研究;中国昆明滇池泛亚商品博览中心落户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打造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中心。
西南大通道建设是昆明通向国际化非常重要的一步。在铁路方面,贵昆、成昆、南昆、内昆等“八入省”铁路和正在推进改造建设的中越、中缅以及中国经缅甸至南亚的“四出境”铁路都交汇在昆明。公路方面,云南通往东南亚的所有公路干线都以昆明为起点,以昆明为中心的“七入省”、“四出境”高等级公路网已基本建成,直接连接国内省市区和周边国家。昆明承担了全省70%左右的客货运输集散量。水路方面,中老缅泰澜沧江—湄公河商船正式通航运行已进入了第9年。航空方面,昆明即将在2011年建成昆明新机场,这将是继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后国内第四大机场。通讯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门户网站”已建立。这意味着将在昆明打造一个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中国与东盟的应用型电子商务平台,昆明连接中国和东盟的通道地位和门户作用,必将进一步加强。而中缅、中老光缆传输系统的完工和中国电信昆明区域国际局的正式开动,也为昆明建设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信息中心打好了基础。
“十二五”全面打开对外通道
今天的昆明,“包容”成为最突出的性格。
“十二五”规划中,昆明要打开对外通道,推动昆明至河内、曼谷、仰光、加尔各答四条经济走廊建设,不断提升昆明的集散功能。同时主动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孟中印缅区域合作,争创引领“10+1”区域合作示范城市,争取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GMS经济走廊论坛等国际性经贸活动。
加快国际大通道建设。推进区域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形成1小时环昆经济圈,增强滇中经济区在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带动、辐射和示范作用,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各类生产要素区域自由流动。配合国家和省,促进区域性交通枢纽、物流节点建设,形成以航空为先导,以铁路、高等级公路为骨架的沟通内地、连接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交通运输大通道。
引导各类银行参与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在呈贡新区和东盟国家主要城市设立跨国中心结算银行,搭建覆盖东盟的人民币结算网络服务体系。建立高效、便捷的银行支付网络,推动电子支付工具的延伸和运用。完善与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相适应的口岸、税务、外贸、物流和外事等管理体系。(昆明日报 记者雷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