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村公路建设 让农民群众走上富裕大道
2010-1-19 13:2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金竹山高与天齐,路险好比爬天梯。有女莫嫁陡天梯,老死的少,摔死的多。几辈人,受穷苦,眼望着路通得幸福。”这首民歌唱的是安康市竹山村以前的交通状况。自从长21公里的公路修通,村民们的山歌调子欢快了:“太阳出来亮铮铮,照到高高竹山村,竹山公路终修成,千言万语谢党恩。”竹山的发展机遇随路而来。仅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就提升到1560元,是没有通路时的3倍。
享受到交通发展成果的人不止竹山村。“十一五”以来,我省交通系统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制定“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政策,举债建设农村公路。3年来,累计完成投资186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6.9万公里,其中新增通村油(水泥)路4.8万公里,是“十五”期间的3倍多。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1.9万公里,乡(镇)、行政村通畅率分别达到90%和71%,行政村通达率达到86 %,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结束了农民走土路、走泥路、农村不通车的历史。
上下联动聚合力
近几年,我省坚持目标牵动、行业推动、政策调动、典型带动,通过政府主导聚合力,实现了农村公路跨越式发展。省委、省政府把加快农村公路发展列入“民生八大工程”,在全国率先与交通运输部签订部省共建协议,建设目标和标准与中部省份看齐,把农村公路发展目标纳入各级政府任期目标责任管理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省交通运输厅破除“尽铁打镰”旧套路,树立“按需投入”新理念,以交通规费作担保,争取银行贷款100亿元建设农村公路,并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通过“大路带小路”、“捆绑”农村扶贫资金等办法落实配套资金。3年来,市县政府投入配套资金50多亿元。在建设中,公路部门坚持“农民的事情农民办,农民的工程农民干”,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把项目决定权交给群众,由群众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协商”方式自主决定。通村公路建设坚持“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先干后补、据实补助”、“干多少补多少”,极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修路热情。近3年,全省农民群众为修建通村公路义务投劳2000多万人次、出资20多亿元。2009年4月,国家交通运输部在我省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广我省农村公路发展经验。
今年,我省将按照“拾遗补缺、完善配套、巩固提高”的思路,把农村公路建设重点转向强化通乡油路和通达工程建设,新改建约10 000公里,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所有建制村通公路目标。
让农民钱袋鼓起来
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加快了农业资源开发和农产品流通,带动了粮食、果蔬、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
2005年时,竹山村人均纯收入不足500元,408户人家中大部分点着煤油灯,32户人家住着茅草房,有的家庭客来没有板凳坐。全村有 800亩桑园,3000亩茶园,但村民发愁的是山货运不出去。通路仅一年多,就有70余户村民在路边建起了新房,有5户人家购买了农用车、面包车,兴高彩烈跑起了货运和客运。村里的煤油灯全换成了电灯,家家户户亮堂堂。修建沼气池210口,“背靠青山不烧柴,阀门一开饭菜香,清泉流到灶台前”。全村架设水管13公里,移民搬迁68户,板石特色民居沿公路两边一字排开,张灯结彩,一派喜气。产业得到了发展,新建丰产密植茶园500亩,发展魔芋1000亩,兴办养猪厂2家,建酿酒作坊1个,茶叶初制厂2个。
在汉中市元坝镇,村民甘新录偶遇前来调研的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曹森。说起农村公路发展,老甘深有体会:2008年,村路一通,他的“农家乐”生意火了,年利润净落5万多元,比通路前增了十几倍;摩托车换成了汽车,除了油钱和一年140元钱的养路费,收山货跑运输,生意越做越火。他把草房翻盖成砖木大院,面积比过去大了四五倍,一次可接待百十人食宿。2009年菜花黄的时候,最多一天接待过300人吃饭,10来间客房爆满。他印的名片被客人要完了,加印了几次都不够。生意开始有了预订。老甘还与当地政府签订了50年经营合同,安排就业6人。他指着挂满廊柱上的腊肉说,这肉过去自己吃,现在顾客吃,逢年过节供不应求。
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把农村公路形象地称为“蔬菜路”、“山货路”,爱路护路、领养路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目前,全省近7万公里农村公路,由3.2万多名农民群众领养,保证日日清扫、日日畅通。
据悉,未来4年我省将改造7万公里农村公路,全面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达质量;配合“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建设园区路、果业路,全力支持县域内工业园区、果业集散地、特色农产品基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的快速连接,加快产品流通,促进县域产业经济发展。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