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发展农村交通 构建“三通一养”新体系

2010-1-18 16:2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年来,日照市抓住村村通油路的政策性机遇,创造性地坚持把村村通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把村村通工程转化为村村通公路、通客车、通物流,探索建立配套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构建起“三通一养”新体系,加快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服务农村发展的交通运输网络,有效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繁荣农村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坚持交通为民,打牢基础,村村通公路

  2003年以来,该市共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18.8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027公里,新建农村桥梁384座,新增直接受益人口164.7万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部行政村通油路的奋斗目标。一是重点突破,全面铺开。坚持先从农村主路抓起,把资金、精力、时间向改造主路倾斜, 2008年底,全市行政村通达率达到98.8%。在此基础上,今年又以偏远村通硬化路为重点,集中资金修路315公里,使一些闭塞的村落都修上了硬化路,成为全省率先实现全部村村通油路的市。二是用好政策,最大惠农。全市70%以上的村借国家和省对农村硬化路全面补贴的政策之机,加快硬化了村内主干道,有些村居甚至修建了硬化的露天活动广场,有效地改善了日照市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了政策效益最大化。在高质量、高速度完成建设任务的同时,防止了乱集资、乱摊派和引发不安定因素,全市未发生一起因建设农村公路增加农民负担、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引发的来信来访案件。三是调整路网,服务经济。注重把农村道路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向资源集中地延伸,向经济集中区延伸,做到了修建一条公路,繁荣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东港区的三庄镇、岚山区的虎山镇借助“村村通”工程,分别开发了龙门崮旅游景区、引资建设了“黄海九寨沟”景区,莒县的万亩大姜基地、岚山的万亩茶园等也颇受益,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四是严格监管,保证质量。针对农村公路资金投入大、工程项目多、质量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交通部门着力强化全面管理、全程控制、公开监管、严把质量、资金、廉政“三道关口”,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项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几年来,全市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80%以上,实现了“干部优秀、资金安全、工程优质”的大好局面。

  二、坚持交通便民,搞好配套,村村通客车

  坚持把推进客运村村通与油路村村通一并列为全市的民生工程来抓,建立起覆盖广大农村的客运网络。目前该市共开通农村客运线路212条,客运班车达到642辆,日发车1300多个班次,全市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99.5%,基本实际了以干线客运为主体、区域网络与支线网络相结合、乡镇与乡镇相连接、主要农村集市相互沟通的城乡一体化客运网路。一是放宽营运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发展乡村客运。明确只要符合“定标准车型、定服务承诺、定服务价格、定运行区域、挂牌运行”的总体要求,就可进行农村客运运营;经营主体既可采取分段、分区、滚动发车、循环运营的方式,又可以调整、改造、延伸现有线路。同时,还先后出台了“新开农村客运线路在一定时间内减半征收客运(还贷)基金、客流量增大需增加运力时由开发业户优先发展”、“以冷带热”、“冷热线捆绑运营”等相关政策,打破地区和行业封锁,创造性地开辟发展农村客运线路。二是鼓励规范经营,确保农村运输优质安全。坚持以文明优质服务为标准,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农村客运线路经营者,既规范了客运市场经营主体,严把了市场准入关,又为广大乘客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服务,实现了行业管理部门、经营业主和人民群众满意的“三赢”局面。针对各乡村客流流量、流向不平衡的现状,重点抓好线路优化、运力更新、运输秩序等薄弱环节的整改提高工作,保证农村客运稳定发展。三是完善硬件配套,营造良好的农村客运环境。按照乡村客运站点便民化、综合化的要求,积极完善农村交通硬件配套设施,设计了统一的客运站牌(棚),目前全市已设置安装的69个站棚、1819个客运站牌;全面启动乡镇客运站建设工程,建成40座“前站后所”客运站,在客运站周围统一设置了旅客候车厅、发车场、售票窗、服务台、宣传栏等便民服务设施,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极大的出行便利。

  三、坚持交通富民,拓展服务,村村通物流

  村村通油路的目标实现后,该市以岚山区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物流村村通工程,建立了以交管所为节点、以区县为平台,与“山东日照交通物流信息中心”实现对口链接的农村物流局域网,有效盘活了城乡物流资源,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2008年岚山区推进农村物流试点,新增服务业项目87个,为农村增加就业岗位6000多个。一是整合物流资源。以村为单位,由各村负责本地的货运资源信息调查,定时上报乡镇的货运办公室。同时,利用交通运管优势,把农村的货运车辆进行统计调查,由货运办公室把相关信息汇总,统一调度安排。二是搭建信息平台。以岚山各乡镇运管所为节点,组建了统一的岚山物流信息网,把网络接入到全市的交通物流信息端口,及时发布更新农村物流信息,并保障畅通。三是加强资源管理。严格按照货源名称、货源地点、年货流量、货物流向、车型、吨位、数量、联系方式等项目,统一造册,输入物流网络,制成版面图表、管理登记台帐,做到对货源信息墙上(交管所版面)、纸上(交管所台帐)、网上(交管物流网)一目了然。日照市通过在岚山试点物流村村通建设,找到了新时期交通工作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切入点,进一步规范了农村营运市场秩序,推进了农村交通事业长足发展。

  四、坚持长效惠民,创新保障,完善管养网

  该市不断强化新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逐步探索形成了“明确一个责任、确定一个主体、落实一个渠道、建好一支队伍”的路网管养新机制。明确一个责任。就是明确了全市各级政府和交通部门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已建成的农村公路,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全部重新进行路肩培筑和实施公路绿化。路肩培筑要达到县道不少于1米,乡村道不少于0.5米,且有效行车部分必须要满足5米以上,以保证会车的需要;因地制宜、一步到位,全部实施绿化,为日常管养奠定良好的基础。确定一个主体。针对农村公路线多面广、量大分散的特点,考虑到县管范围大、村管能力小的实际,日照市确定了乡镇政府是乡村道路管养的实施主体,具体负责本辖区乡村道路的日常管养。落实一个渠道。日照市确定了“以市、县区补助为主、乡镇配套”的资金保障渠道,县道养护交通部门全部负责,对乡村道路日常管养,市财政按不低于600元/年公里的标准补助,县区财政安排用于乡村道路日常管养资金不低于市级标准,乡镇、村筹集的日常管养资金不低于400元/年公里。建好一支队伍。全市各区县成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领导小组,在区县交通局设立办公室,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各乡镇分别抽调专人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公室,制定了养路员日常管理办法和考核奖惩规定,全市3275名“村村通”公路养路员经过培训上岗后发挥了突出作用,初步构建起路网布局合理、路域环境优美、运行安全畅通的现代化农村交通网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