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下降,海关税收为何增长

2010-1-18 13:3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海关总署16日发布,2009年全国海关征税入库9213.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比2008年多52.5亿元,增长0.6%。这已经是海关税收连续20年创新高。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进出口贸易10年来首次同比下降,降幅达13.9%,是近30年来进出口贸易最大跌幅。据测算,2009年,因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下跌,海关税收减收1180.9亿元;因人民币汇率升值,又减收262.1亿元。在这种背景下,海关税收再创新高,来之不易。
  外贸整体回升,为逆势增长奠定基础
  海关总署关税司司长、全国海关综合治税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高融昆说,我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走出“低谷”,带动外贸进出口回升,为海关税收增长奠定基础。
  去年9月,作为海关税收主要税源的一般贸易进口首次出现当月正增长,并保持持续上升态势,全年降幅明显收窄。在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推动下,国内投资快速增长,机电产品等商品进口量增长,带动海关税收增收。据统计,去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口应税货值同比增长18.1%,海关因此征收税款2039.6亿元,增长12.5%,增收227.4亿。
  同时,2009年我国继续推进税费改革,为海关税收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其中,部分进口矿产品增值税率由13%恢复到17%,海关因此多征增值税185.1亿元;实行燃油税改革,提高进口环节成品油消费税税率,海关因此多征进口消费税128.9亿元,多征增值税21.9亿元。
  加工贸易内销便利,为海关征税拓展税源
  高融昆说:“对海关税收来说,去年有一个‘利好’,是加工贸易内销。”
  去年,海关总署贯彻落实中央一揽子计划,出台了稳外需、促出口、帮助企业度过危机的十项措施,千方百计稳定企业生产,涵养税源。比如,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一些原先只盯国际市场的加工贸易企业调转方向,积极开拓内销渠道,转战国内市场。针对这一趋势,海关及时出台措施,推动加工贸易内销便利化,在国内市场成为加工贸易企业“避风港”的同时,也为海关征税拓展了税源。统计显示,去年在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大幅下降13.7%的背景下,全国海关针对加贸企业内销征税302.3亿元,同比增长12.6%,增收33.7亿元,创历史新高。
  为帮助企业实现顺利“转向”,大连等海关帮助企业重新整合生产管理流程,简化手续。去年,大连辖区企业内销业务量同比增长一倍。苏州等海关为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建立“绿色通道”,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拉动产能回升。苏州海关内销征税超40亿元。
  全国海关综合治税,为“颗粒归仓”提供保障
  去年,面对严峻的税收形势,全国海关实行综合治税,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税收工作中,展开了一场“大会战”。
  高融昆说,围绕税收征管,去年海关总署出台了6个方面、17条措施。各地海关完善监管模式,提高征管能力,强化企业稽查,严厉打击走私,确保税收“颗粒归仓”。去年全国海关审价、归类、稽查补税分别达到105.2亿元、14.3亿元、47.3亿元,分别增长44.8%、109.9%、163.5%。海关共查获走私犯罪案件案值157.7亿元,增长78.7%。经测算,2009年全国海关因加强综合治税,总体增收税款300多亿元。
  青岛、天津海关创新审价作业模式,引入风险管理、分类管理理念,针对不同风险程度的货物和企业,采用不同的审价方式。2009年,青岛海关审价补税14.4亿元,同比增长30%;天津海关对某品牌进口汽车补税1.44亿元。上海海关运用事后批量复核方法强化税收稽查,仅对全能(常州)机械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就补征税款348余万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