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交通运输设施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2010-1-18 12:1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安全性、快捷性和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是交通运输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交通运输行业是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在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中的重要作用。要按照“统筹规划、稳步推进,资源整合、业务协同,示范引领、分类指导”的原则,注重消化吸收信息前沿技术,加大创新,重点开展交通运输行业综合性和区域性信息应用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公众服务、电子商务“三大信息系统”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逐步建立统一的政策标准体系和协调机制,形成开放、兼容的现代交通运输信息网络,发挥交通运输信息化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更好地支撑加快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 
  不断完善信息网络实现互通互联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的高新技术之一,是引领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的途径。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选择。交通运输行业是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部党组提出的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战略恰逢其时,富有远见。提高“三个服务”能力和水平,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现代物流业,一定要依靠信息化。   
   交通运输业发展从货畅其流、人便其行到货运的“无缝衔接”、客运的“零换乘”,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连接;二是健全法律法规以法规调整多种运输方式的关系,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作用,促进各运输方式协调配合;三是信息的互通、互联和共享。    
  仅就如何实现信息的互通、互联、共享而言,我认为,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更快发展是重要条件,重点是加快信息标准化建设。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等各个环节都应实现标准化操作,信息网络必须不断完善并实现互通、互联。    
  坦率地说,目前我国在信息化建设中投入很大,但网络资源没有实现互通、互联,加上信息标准化落后,致使信息不能共享,信息孤岛长期存在。这有技术上的问题,主要还是体制、机制上的问题,所以解决管理层面的问题,可能是今后发展信息化要解决的关键。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 杨洪义 
  加强海事信息化建设提升监管和服务水平    
  上海海事局始终把加强信息化建设作为当今和未来发展的基本战略,目前已基本实现了船舶管理、防污染系统、船载客货系统、现场监管系统、行政处罚系统、船舶动态与船舶查验、FSC智能选船等多重海事管理业务集成,建成了适用于跨部门多岗位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提高了海事监管效能。航标遥测系统则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了现代化航标保障;HPD海道测量生产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为港航企业提供更及时准确的海图信息。    
  我们将坚持以信息化提升海事监管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高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第一,以充分满足实际工作使用需求为目标,不断提高信息共享应用和决策支持水平,严格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重点加强信息资源整合,避免形成信息孤岛,防止低水平重复。第二,综合应用VTS、CCTV、AIS、VHF、船位报告系统、远程移动图像传输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加快海事动态监控和可视化巡航救助指挥决策系统的建设,以科学组织水上交通流,有效缓解通航资源日益紧张的矛盾,提高水上安全预控能力和船舶营运效率,也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反应快速、指挥高效的海事安保指挥系统。为巡航救助和搜救值班提供实时、稳定、直观、综合的信息技术支持。第三,推进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海事工作效率和水平。推行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电子政务,争取海事行政许可网上办理能力达到80%以上。通过信息化的建设,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海事建设进程。第四,要按信息化要求实施流程再造,防止简单的数据电子化,从技术应用和二次开发上下工夫,实现海事智能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第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与信息安全协调发展。高度重视海事信息网络安全,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内外网物理隔离等网络安全制度。 
  ——上海海事局局长 徐国毅   
  用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技术提升管理和服务质量    
  坚持扩大外延和提高内涵两条腿走路,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力,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一直高度重视用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水平,进而提升交通行业的管理服务质量,推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在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大量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的同时,积极引进科学的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方法,实现信息资源有效共享、路网统一指挥引导、应急事件处理协调联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一是开通了全省省管高速公路统一客服热线96122。通过全天候开通电话、短信等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高速公路出行信息、实时路况信息、政务信息、相关政策法规、紧急救助、公众投诉和咨询等一体化的动态和综合性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二是继续推广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对高速公路实施全程监控,可以对交通流量和交通运行实时监视,及时发现各种异常情况并采取应急措施,保证高速公路高效、安全地运营管理。目前我省已有京秦、石太等5条段高速公路实现了全程监控,今年将在运营中的京张、石黄高速公路安装全程监控系统,同时今年新开通的大广高速公路的机电工程建设中也将增加全程监控系统。今后,我们还将适时启动全省高速公路监控中心,实现全省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的集中控制。三是积极推进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的整套设备设计工作已经完成,预计到今年6月底一、三片区(即北京以南和承秦唐地区)可具备试运行条件,接下来将逐步实现区域联网。不久,将在我省较大城市出入口和有条件的省界主线站增加不停车收费车道,从而实现非现金交易,使车辆无需停车快速通过,这将有效提高通行能力,大大提升服务水平。    
  今后,我们将按照部长在报告中提出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创新型行业建设。特别是要紧紧围绕解决路面和桥梁的耐久性与安全性、保持公路安全畅通、提高运输组织效率、发展现代物流、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交通等课题,组织开展科技研究,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 焦彦龙   
  提高收费公路网服务水平    
  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是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节能减排、提高收费公路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在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交通运输部组织的示范工程带动下,我国东中部地区ETC系统建设速度较快,已具备了大规模应用的条件,在国家层面制定推进不停车收费系统政策的条件基本成熟,应作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促进实现结构调整、注重民生和鼓励消费。为此建议抓住机遇,及时出台有关的政策和价格调节措施,迅速形成规模应用和产业。    
  一是建议由部组织制定宏观指导政策或有目标约束的指导意见,将“在有需求的区域实现不停车收费和非现金收费”作为国家明年乃至“十二五”初期的政策。二是根据目前的建设速度和部分地区明年的工作目标,建议部分区域设定年度推广应用目标,力争到2011年年末,全国ETC覆盖率达到25%,ETC用户达到150万。三是为实现以上目标,我部应该制定或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使用ETC给予通行费优惠的政策,便于各地价格管理部门和高速公路经营单位操作,并指导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更加详细的、针对不同用户和时段的ETC通行费优惠额。四是应大力鼓励使用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储值IC卡支付高速公路通行费。我部标准管理部门与中国人民银行标准管理部门进行接洽,研究高速公路储值IC卡与银行即将推广的IC信用卡融合的方式和标准,促进高速公路与商业银行发行联名卡。五是加大对不停车收费服务系统建设的指导和检查。对已开通的省市,重点是督促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为不停车收费用户的注册、续费、通行提供更方便的服务;对正在或准备进行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的省市,重点检查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 
  ——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院长 周伟 
  场外声音    
  我在澳大利亚读书的时候,对澳大利亚的ETC印象深刻。澳大利亚的收费公路实行分段计费,可以从网站上直接购买ETC,也可以在邮局或网上信用卡付费。澳大利亚的公路没有收费站,每一段都有一排摄像头,这排摄像头可以扫描ETC系统自动扣钱,每月发来账单。ETC的接收器就贴在车前面挡风玻璃上,很方便实用。回到国内,我发现北京也开始发展ETC了。我正在了解北京ETC的相关信息,也有计划安装一个。不过据说ETC的使用范围还比较有限,希望今后越来越多的地方都能普及ETC,方便公众出行。    
  ——北京热心读者 邵童    
  我在广州工作,老家在汕头。现在回家,我会在广东省公众出行交通服务系统上搜索一下,看看路况怎么样、客运大巴的发车时间等。去年,我和朋友几个人自驾车去海南玩,也是通过这个系统查询了琼州海峡轮渡的班次,制定了出行计划。感觉这个系统还是比较便利的,咨询电话、票务价格都有标注。但是我周围的人知道这个系统的还比较有限。希望这个服务平台越办越好,能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服务,让它成为公众出行的必备工具。    
  ——广州热心读者 李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