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港重组伙伴锁定中外运长航

2010-1-16 14:3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9年12月30日,南京市国资委与中外运长航集团签订《合作意向书》,就公司第一大股东南京港务管理局(简称南京港)改制重组事宜达成合作意向,对南京港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实施整体改制。   令人意外的是,此前一直有意通过南京港完善其“长江战略”的中远集团竟然“出局”,取而代之的是去年才重组的中外运长航集团。
  半路“杀出”程咬金
  2009年2月24日,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奔赴南京,与南京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展开在港口、物流、港口机械制造以及相关领域全方面的战略合作。因此,“中远集团有望与南京港深度合作”的消息在业界广泛传开。当时业界还一度“盛传”中远集团已经派尽职调查小组进驻南京港,不过中远集团的接洽尚属于政府层面,还未与港口集团研讨具体细节。而当时中远集团相关人士也曾经对记者表示:“中远集团对江苏港口投资布局非常重视。”
  因此,当时业界一致认为中远集团入股南京港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仅仅过了8个月,从南京传来消息,中外运长航集团即将入股南京港。缘何变化如此之快?
  据记者多方了解,中外运长航集团是长江上最大的航运企业,对于南京港这样以长江货运为主的港口来说,跟中外运长航集团合作当然是最好的选择。记者电话采访了长航集团副总经理沈光汉,他表示:“中外运长航集团一直对与码头合作很感兴趣,此次与南京港的合作也是中外运长航集团第一次以集团层面入股港口集团,因此我们十分重视这次合作。”
  中外运长航集团董事长苗耕书在签字仪式上透露,其实早在中外运长航集团成立前,原中国外运集团和中国长航集团与南京港就有着几十年的合作历史。据中外运长航集团方面的人士介绍,2008年南京港准备重组时,原本南京港罗列出的重组合作方名单中,不仅有中外运,也有长航集团,两方都接触过。但2008年适逢中外运与长航集团重组,整个集团战略有变,直到2009年年初,中外运长航集团管理层确定,重新再提“长江战略”,这才发力攻关南京港。
  “没想到金融危机帮了中外运长航集团一把”,一位业界人士向记者表示,“可能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中远集团去年业绩不理想,如果入股南京港可能会有一些自顾不暇。另外,相比较中外运长航集团来说,中远集团的优势并不突出。据统计,中远集团航运方面90%的收入来自远洋业务,内贸仅占10%。从这一点来让其和长江航运‘老大’中外运长航集团相抗衡还是不太现实。”
  中外运长航集团目前拥有和控制各类船舶运力达1800余万载重吨,是我国内河最大的骨干航运企业集团,也是我国唯一能实现远洋、沿海、长江、运河全程物流服务的航运企业。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中外运长航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094亿元。而中外运集团旗下的长航集团共有2000多艘船舶,共计载重量为300多万吨。2009年长航集团的货运量达1.3亿吨,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长江运输。
  如此可见,南京港最终选择中外运长航集团应在情理之中。
  中外运长航集团参股比例具体是多少?沈光汉向记者透露:“如今双方只是签订了《合作意向书》,目前参股比例双方还没有开始正式谈及,结果会在半年内确定。”
  一位法律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双方此次签定《合作意向书》是对南京港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实施整体改制。南京市国资委以南京港评估净资产扣除相关费用后作价出资,中外运长航集团将以现金出资,将南京港变更为南京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意向书仅表达双方合作意向,对双方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具体的权利义务以双方最终商定及签署并获得审批的合同约定为准。如双方在6个月内仍未达成具体协议,该意向书自动解除。
  因此,如想知道最终的股权比例以及具体的合作事宜内容,还要继续耐心等待。
  “南京港”是必争之地
  众所周知,对南京港重组事宜最先关注的并不是中远集团,而是离南京港很近的上港集团。2005年8月26日,由南京港口集团公司、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等组建的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正式开业。2008年受让上港集箱(澳门)有限公司5%的股份后,上港集团在南京港的投资份额占到25%,与南京港口集团持平。
  由此可见,上港集团的“长江战略”一直进展的很顺利。上港集团的“长江战略”于2000年提出,该战略是要形成以上海港为终端,辐射全长江流域的集装箱物流网络。为此,2005年5月和2007年10月,上港集团成功入主武汉港口集团和改制后的九江港集团。
  虽然上港集团一直积极地想参与南京港最后的重组。但是南京港并没有及时表态,而是默默酝酿着自己的计划。
  记者采访到了南京港内部人士,该人士表示,南京港的发展战略定位为“一个主枢纽,两个中心,三大物流基地”:一个主枢纽就是国际性、多功能、综合型江海转运主枢纽港;两个中心是指港口经济中心,上海国际航运副中心;三大物流基地则是集装箱物流基地、能源化工物流基地、外贸散杂货物流基地。可见,作为上港集团的补给港或长江流域的中转站,并不足以支撑南京港的发展目标。与其让另一个大港口参与自己改制,不如选择航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掌握主导权。
  有了自己的盘算,南京港重组事项在2009年初发生了变化。
  中远集团成为了南京港的新一个合作目标。
  据记者了解,1998年中远集团确立“一业为主,三业支撑”的战略布局,其中的“一业”,即航运和物流主业。由此,中远集团开始从以海运为中心到探索多式联运和物流发展之路。
  2005年,中远集团开始实施“长江战略”,在长江流域投资了一系列码头,包括上海外高桥码头、洋山码头、太仓码头和南京龙潭码头等,不断完善长江运输链节点建设。
  “合作的基础首先来自于市场。中远集团内贸份额历来比较小。近两年来,中远集团一直试图谋求与南京港有更深层次的合作。在很多航运公司眼里看来,南京港的地位很重要。南京港的吞吐量,尤其是集装箱吞吐量一直是长江流域里最大的。南京的经济基础相对江苏其他地区来说又发展得更快些,消费圈半径甚至比上海任何一个港口都要大。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对接洋山港区,南京是重镇。南京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海联运一个必靠的重要位置。在由中远集团和上港集团参股的南京龙潭港区,已经在江海联运方面给出了合作的示范经济效应。”南京港的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
  但是最终在众多的候选人中,南京港却选择了中外运长航集团。
  从最初的上港集团到中远集团,均是中国国内实力强劲的港航界“巨头”,再加上已经成为真正合作伙伴的中外运长航集团,从他们均对南京港表现出的热情来看,南京港在我国内河港口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