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项目难题迎刃解 公路建设奔“高速”

2010-11-29 12:3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0年11月27日,南宁一片喜庆,项目建设捷报频传。 
  “南宁公路主枢纽西乡塘客运站项目开工!”南宁市市长黄方方宣布。 
  这一天,包括南宁公路主枢纽西乡塘客运站在内的61个重大项目开竣工,这批总投资达45.8亿元的项目,掀起了南宁市重大项目开竣工的新高潮。 
  南宁公路主枢纽西乡塘客运站,按照交通部一级客运站的标准建设,建设用地面积为172亩,总建筑面积14700平方米,设计日发送旅客量15000人次。 
  建成后,该站将成为全区面积最大的客运站,对大西南整体经济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提高和改善南宁市的公路客运条件,疏散市区客流,改善市区交通状况,减少市内空气污染,提高市区生活空间质量,促进南宁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这一天,市民欢呼雀跃,因为南宁公路主枢纽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更因为在邕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区市协调机制又一次花开结果。 
   见闻:“旱季攻势”施工忙 
  不仅仅是西乡塘客运站,南宁外环公路建设现场每天都是一片繁忙。 
  隧道开挖,泥浆浇注,泥土搬运……11月21日,旧村隧道工程施工现场,建设工人们紧张而有序地施工。 
  隧道中,工人们戴上口罩和安全帽,在白天黑夜一样亮堂的灯光照明下,开动机器,一寸一寸地钻打坚硬的石头,“硬碰硬”之后产生的火花,在烟尘之中四处飞射。火花和烟尘之中,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有的站在高高的铁架上奋力敲击,有的站在满是碎石的地面上铲捞水泥浆,有的蹲在阴暗的隧道角落举着喷枪浇注泥浆…… 
  隧道外,各类大型载重汽车不停地来回奔忙着,满载着从隧道中挖掘出来的泥土的汽车,一车接着一车,一趟接着一趟,车轮过处,烟尘滚滚。土方挖掘现场,挖掘机“脖子”不停地转动着,将一铲满满的泥土倒入车斗里之后,又“轰轰”扭着头去挖另一铲泥土。 
  土方挖掘现场不远处,几名工人也在忙碌着,有的在搬运着隧道建设所需要的钢材,有的在把这些钢材焊接成固定的形状,焊枪点处,焊花四射。 
  “全长500米的旧村隧道工程是南宁外环公路唯一一座隧道,也是这个重大项目关键控制工程。”现场施工人员介绍说,目前,施工人员正在抓住秋冬季节雨水少的有利时机,加足马力展开“旱季攻势”,争取项目建设早日竣工。 
  南宁外环公路那容互通立交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一片空旷的土地上,打桩挖土,机声隆隆,一派繁忙的景象。设在那容互通立交工地附近的一个标段项目经理部钢筋加工厂,工人们也在忙得不亦乐乎:搬运钢筋、焊接钢架、堆放成品…… 
   讲述:不少难题迎刃解 
  “我们这些重大项目建设能顺利进行,全靠区市协调机制给我们解了大难题。”中铁十六局南宁外环高速公路NO.3项目经理部党工委副书记农朝思在施工现场说,“我们在项目推进中遇到包括征地拆迁在内的大批难题,都是通过区市协调机制协调得以有效解决的。” 
  他举例说,南宁外环高速公路NO.3项目进场工人就有500人,如何安置这些工人让企业头疼不已:“要是他们住得离施工现场远,上下班不方便,而要住得近,又必须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因为施工现场周边都是民居。” 
  “这个工作怎么做,谁来做?”农朝思说,进场前后,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项目经理部,为了早点进场施工,顺利施工,项目经理部将问题逐级向上反映,后来通过协调,这个问题很快得到妥善解决。“如果单单靠我们项目经理部去做,这个工作估计很难做通,就算做得通,也没有那么快,那么顺利。” 
  旧村隧道工程施工进场前后,遇到用水、用电困难等问题。 
  “我们打了4次井,都没有打到水。这么大的工程,人饮用水,工程用水,需要的水量都不小,如果水的问题解决不了,工人喝水都难,哪里还谈得上顺利施工?”NO.3项目经理部项目总工陈文博在旧村隧道工程施工现场说,“挖隧道,要打钻,机器一启动,就要耗很大的电量,没有单独的变压器,施工也无法进展。” 
  这些问题如何解决?项目经理部还是向上汇报,最后到了协调机制层面,这些问题经过研究讨论落实,最后一一得到顺利解决。 
  “南宁外环公路是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由于项目位于首府南宁市周边,线路跨越南宁市六大城区,涉及城市道路规划、工业园区规划、铁路规划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具有影响因素多、协调难度大、征迁工作难等特点。”南宁外环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在施工现场说,“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工程前期征地拆迁等工作推进缓慢,对项目总体施工进度造成了一定影响。最后,在区市协调机制的大力协调下,有效破解了各种难题,大力推进了项目建设进度。” 
  据统计,截至11月20日,南宁外环公路项目累计完成工程投资8.78亿元,占调整后年度投资任务12.50亿元的70.25%。 
  探究:协调机制促进度 
  包括南宁外环公路在内,公路建设是在邕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区市协调机制着力协调推动的一大重点,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早在今年3月11日召开的第一次在邕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区市协调会上,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车荣福和自治区副主席杨道喜都把公路建设项目作为一个重要议题来加以讨论协调落实,分别对相关项目提出了具体措施: 
  “同意在新外环高速公路那容互通附近增设出口,增设出口的具体位置由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负责研究确定,增设出口所需投资问题另行研究”; 
  “关于伶俐互通至七塘二级公路纳入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问题,请南宁市加快该项目前期工作,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统筹考虑纳入自治区路网建设计划”; 
  “适当提高南宁市周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标准,在国家标准内的服务区用地计划列入公路工程项目,超出部分单独立项,并按程序申请办理。南宁市周边高速公路服务区用地标准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协调解决”…… 
  今年至今召开的3次区、市协调会,对在邕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涉及公路的部分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并推动落实。 
  协调会之后,有关方面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快落实协调会议定的工作事项,针对当前项目推进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推动了在邕交通基础设施公路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跨越。 
  “通过创立区市协调机制,以此形成各级、各部门、各方共同加快推进在邕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强大工作合力,有效破解建设难题,提高工作效率,有力地推动了在邕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蔡友清说,南宁市公路及运输站场等重大项目建设得到顺利推进,正是区市协调机制运行取得良好效果的最好例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