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集装箱干线大港崭露头角

2010-11-27 19:3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十一五”期江苏港口“五四三二一”的总体发展目标中,“二”就是发展两大集装箱干线港——连云港港、太仓港。两港在江苏省“T”字型经济产业布局中犹如两粒棋子,承载着江苏经济转型升级和加快国际化进程的使命。

  “ -

连云港港、太仓港是国家规划的两个集装箱干线港,也是江苏省港口集装箱运输体系的龙头和核心,是江苏省委、省政府重点要求加快发展的集装箱港口。加快连云港港、太仓港集装箱干线港的建设,对江苏经济主动转型升级和加快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昌保指出,经过“十一五”期的大力发展,江苏两大集装箱干线港已初具规模。

  发展集装箱干线大港,对于江苏省来说意义非同一般。江苏是全国经济大省,外向型经济发达,也是外贸集装箱生成大省。2009年,江苏省外贸集装箱生成量占长三角地区的40%,而江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仅为长三角地区的20%。

  力挺干线大港 集装箱运量增速“领跑”全国

  针对江苏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与经济总量不相称的现实,江苏省在“十一五”期确立了集装箱干线港优先发展战略。连云港港作为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太仓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是江苏省干线集装箱优先发展的重点。

  江苏省还构建以两大集装箱干线港为核心的全省集装箱运输体系,连云港港和太仓港着重增辟远洋干线,太仓港还打造沿江近洋集装箱集散中心,构建沿江港口之间的集装箱“驳运快线”体系,形成合理分工、快速高效的航线航班体系。江苏沿江支线港、喂给港以及内河集装箱港也全力支持两大干线港的发展。尤其是部分内河港口在“十一五”期抓住有利时机,实现了集装箱运输的起步,进一步融入了全省港口集装箱运输体系。

  “十一五”期以来,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速高达30%以上,高于全国增速近18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1000万标箱,为2005年的3.3倍。其中,连云港港、太仓港两大集装箱干线港将分别突破380万标箱和200万标箱。

  优化“一点二线” 东方桥头堡实现“三级跳”

  2007年初,温家宝总理在视察连云港港时指出:“连云港区位独特,小而言之可以带动江苏发展,大而言之可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任务重大,前景光明。要搞好规划,加快发展!”连云港港重新调整发展思路,重新定位发展目标,提出“将连云港港建成为集装箱运输优先发展的亿吨大港,上海和青岛之间的集装箱运输干线大港,全力服务于地方和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连云港港把集装箱运输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的一个重要品牌倾力打造,就在这一年,连云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200万标箱。

  “十一五”期以来,连云港港优化“一点二线”,打造集装箱运输大港。要实现集装箱运输的飞跃发展,港口这个海陆交汇点的“点”是基础。5年来,连云港港相继加快大型庙三突堤专业码头建设,15万吨级航道疏浚,实现第五代集装箱班轮全天候进出港作业。2007年以来,8000箱以上的超大集装箱船——中海集团运营的“新亚洲”和中远集团运营的“中远德国”多次在连云港港集装箱码头安全靠泊。

  同时,连云港港不断优化海上运输线和陆域运输线。

  由连云港港口集团和中国海运集团合资成立的连云港新东方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开通了海上运输新航线,增加了新航班,使连云港至日本、韩国基本港都成为直达航线;开通了至美国西部、地中海、欧洲、东南亚、泰越、环球、马尼拉等远洋航线,并进一步开通了至上海以南港口的内贸集装箱航线。目前,连云港港拥有国际国内航线58条,月航班达300班次。

  中远集团、法国达飞、丹麦马士基、英国铁行渣华、美国总统等一大批知名国际国内班轮公司纷纷加盟连云港港集装箱运输,积极与连云港港合作,将班轮纷纷挂靠连云港港口。

  在陆域端,一条陇海铁路线把连云港港与中西部地区紧密联系起来。连云港港开通了至郑州、西安、成都、绵阳、重庆、西宁、阿拉山口、阿拉木图、俄罗斯等城市的集装箱运输海铁联运的“五定”快运班列。目前,“五定”班列越开越顺畅。占连云港港集装箱运量近70%的中西部地区集装箱与地中海、东南亚、日本、韩国等集装箱班轮航线有效衔接,打造了一条中西部出海最经济、最便捷的黄金通道。

  “十一五”期,连云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幅30.5%,实现了从2005年至2007年三年间100万箱、200万箱的两级跳,到2008年实现了300万箱的三级跳。连云港港真正成为了华东地区内贸中转港和外贸基本港。

  从喂给港到干线港 太仓港演绎跨越式发展

  在太仓港区规划展示厅,竖立着一排玻璃立柱,里面放入的黄色乒乓球呈逐年上升趋势,这是太仓港历年集装箱吞吐量的形象展示。从2005年的25万标箱,到2007年突破100万标箱, 跃居长江集装箱运输第一大港,再到2010年即将完成220万标箱,5年间,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了8倍,这一速度在全国港口中为数不多。

  正如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2009年在太仓港视察时提出的“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作为江苏省两大集装箱干线港之一,“十一五”期以来,太仓港共完成投资118亿元,是2005年以前所有投资总和的8倍多,新增码头泊位22个。与之相应,太仓港货物吞吐能力也翻了三番,集装箱吞吐能力增加了近9倍。

  在码头硬件逐步完善的基础上,5年来,太仓港加大集装箱航线的开辟力度。2010年4月17日,太仓港首条远洋航线——美西远洋集装箱班轮航线开通,堪称太仓港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里程碑。今年年底,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太仓,6000标箱的集装箱船可直达太仓港,昔日的“天下第一码头”终于迎来了现代运输条件下的“远洋时代”。从此,太仓港由“江港”变身“海港”,经济发达的苏南腹地拥有了一个最便捷的出海口。

  在突破远洋航线的同时,太仓港又加大了集装箱运输内支线的布局,与重庆海运签订合作协议;加密日本航线,与福建华荣海运进行合作;加密台湾航线,加强与跨国大型物流、货运代理公司的合作;广泛推行“区港联动”,抓紧向常州、泰州、南通等地推进。太仓港凭借区港联动、虚拟口岸等极具竞争力的物流模式,集聚了25家世界500强企业、22家央企、140多家德企、2600多家苏州外贸企业从太仓港走货。

  据统计,“十一五”期,太仓港累计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63条,航线总数增加了3倍多,实现了从喂给港向支线港的跨越、支线港向干线港的突破。截至目前,航线总数已达82条,初步形成了外贸内支线网、长江支线网、内贸航线网和近洋航线网。全港每月靠泊集装箱班轮已超过1200艘次,全球前20大班轮公司全部在太仓港开展业务。太仓港正成为江苏沿江集装箱运输的内贸转运枢纽、近洋直达集散中心和远洋中转基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