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金融:创三方共赢

2010-11-24 6:4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陈倩刘立
    日前的一个上午,河北某轮胎经销企业的仓库,中国外运河北公司员工李宾开始每日例行货物清点。
    李宾的职责不是简单的货物看管,而是专职的监管员,即银行的“看家人”。据了解,去年,这家轮胎经销公司将拥有所有权的轮胎作为质押物向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申请质押融资,银行委托中国外运河北公司(以下简称河北外运)对该企业所提供的质押物承担客户仓库的仓储、监管责任。“涉及货物的占有、运输与监管等大量物流环节,非银行专业所长。”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一位客户经理这样解释这种融资模式,“单纯依靠银行自身的力量,既不经济也难以监控操作风险,银行需要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对企业提供的质押商品代理物流与监管。因此,业界又称货押业务为物流金融业务。同时,物流金融的快速发展,改变了银行担保贷款集中在不动产领域的状况,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为解决企业融资难提供了新渠道。”
■ 盘活流动资产
“货压在仓库中,资金周转不了,很多中小企业正处于这种窘境中。银行贷款一般倾向于不动产、大项目和大企业,中小企业份额很少,再加上有些企业因自身厂房、土地权证不齐全等问题,通不过抵押贷款申请,加大了融资难度。”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物流金融的魅力在于,它让企业的原材料和生产半成品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
    近两年,物流金融已成为多家银行业务的一大亮点。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中小企业部一位负责人认为,物流金融就是银行通过物流企业搭桥,并让其当“看家人”,然后给质押流动资产的中小企业借贷。“当然,并不是所有商品都可以作为质押品。用于质押的商品必须符合易于处置变现、质量稳定等特点,比如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石油及其制品、钢铁、汽车等。”这位负责人说。
    据了解,我国物流金融业务发展较晚,“银行一般也只和中外运、中远等‘中’字头的国有物流企业合作,而且在钢材、黑金属等产品所属行业占的份额最大。”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产品部一位经理告诉笔者,目前在中信银行开展的物流金融以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和先票后货等业务为主,早在2005年就与中国外运长航集团签订了长期合作的协议。
    河北经贸大学金融系专家认为,商业银行和物流企业都是供应链金融天然的参与者。在国际上,物流公司与商业银行互动、联姻乃至购并提供供应链金融即是佐证。典型的案例包括:1998年UPS收购美国第一国际银行,将其改造成为UPS的一个部门,提供物流金融服务,转型为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商。2005年摩根大通银行收购了一家物流公司Vastera,并在亚洲组建了一支新的物流团队,专门为供应链及分销链提供金融服务和支持。
■打造 “三赢”局面
“物流金融不仅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使银行规避贷款风险,也成为物流企业获得客户资源以及决定其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外运河北公司总经理李清会分析,“在现代物流业中,仓储、运输等基础性物流业务的门槛低、竞争激烈、利润趋减,主要利润来源已转向包括物流方案设计、包装分装、多式联运等各种增值服务。而物流金融业务更是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受到业界的关注。
    李清会认为,从最早开展质押业务的一些国内金融机构的实践来看,银行与物流公司的合作可实现多方共赢。首先,银行借助物流公司在传统物流及货物监管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得以构筑“防火墙”,拓展货押业务新兴市场;其次,对客户而言,在基本不改变经营现状(如厂家自有仓库、第三方监管)的情况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盘活存货,增强资金实力;第三,对物流公司来说,他们在当银行代理人,保障信贷资产安全,并就企业经营活动向银行提供预警的同时,通过对银行客户的合理共享,也将为自身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和客户增长渠道。
    从中国外运集团统计数据上看,2009年他们协助银行帮助500多家中小企业获得贷款638亿,自身业务收入近4亿,利润近1.5亿;2010年预计协助银行帮助近800家中小企业获得贷款近1000亿,自身收入预计7亿元以上,利润预计3亿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