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区公路修到农民家门口

2010-11-22 14:4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公路连成网,产业连成片,到处是生机昂然的景象。“以前路不通,我们想致富没门路。现在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家家有了增收致富的产业,有了钱,房子也修漂亮了,健身设施也有了,我们农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广安区枣山镇何家村村民李全华乐滋滋地告诉记者。 
  “巨变源于广安区委区政府的正确抉择和交通人的不懈努力。”广安区交通局长熊祥全告诉记者,在“十一五”期间,广安区以服务“三农”和发展民生工程为重点,从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入手,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重点打造了新农村东西环线、优势产业带环线、统筹城乡试验区环线、水淹区环线和拓展中心小城镇环线公路等五大环线公路,取得了明显成效。五年来,全区共投资4.5亿元,建成农村断头连网公路116.7公里、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村公路160.2公里,建成通乡油路106.12公里、通村通达公路927.2公里、通村通畅公路382.09公里、新建桥梁19座、码头33座,修建乡镇客运站20个,完成道班房改造5座。目前,该区公路总里程3298.26公里,路网密度达到2.11公里/平方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路网结构,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与生产生活。 
  因地制宜抓规划。该区坚持把通乡公路与县道、联网公路、村级公路相互交融衔接,构建了农村公路大骨架,提高了农村公路通达率,增强了农村公路辐射面。坚持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农村公路进行规划设计,采用山重四级公路标准进行修建,围绕构建大交通网络,突出前瞻性,力求在较长时期不落后。在规划农村公路时,竭力体现绝大多数群众意愿,尽可能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突出问题。对新农村公路,致力于优化生态环境,有效地开发农村资源,注重向农业产业带延伸,促进生产生活互动发展;对水淹区村级公路,着眼于解决群众“出行难”,注重向村民聚居区延伸,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多方筹资抓投入。2006年以来,该区争取到水淹区扶贫公路、通达通畅工程、渡改桥工程、奎阁渠江大桥建设等专项资金2.5亿元。加强财务管理,将一切不必要的财政预算支出进行压缩并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确保专款专用。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采取以劳折资的办法,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做好水沟和桥涵基坑开挖、路肩培置等基础性工作,发动群众自筹折资1.5亿元,弥补了建设资金差口。积极动员区内外社团、单位和个人捐资建路,募得捐赠资金1000余万元。其中枣山镇乡友曾建华捐款70余万元修建当地新农村公路,安得集团捐资10万元支持水淹区公路建设,重庆江津蔬菜种植业主汪世军投资8万余元新修公路0.8公里。 
  建管结合抓养护。坚持“三分建设、七分养护”理念,研究并出台了《广安区村级公路养护管理暂行办法》,初步建立了乡村道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民主筹集养护管理资金。积极引导、指导各村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讨论决定道路养护管理资金筹集办法。协兴镇扯渡村通过“一事一议”,人平每年集资10元作为村道养护经费。严格落实养护管理责任。按照“谁受益,谁修建,谁养护”的原则,实行乡、村两级养护管理制度。实施专业养护与综合管理相结合。 
  在积极引导、指导各村建立健全专业养护管理制度的同时,注重引导各村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村组道路的养护管理,由各村民委员会与沿路村民签订“门前三包”协议,随时保持门前公路路面的整洁卫生。 
  狠堵源头抓安全。定期对道路交通、桥梁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共设立公路防护墩760米,安装波形防护栏3100米,安装警示桩1360根、各种安全警示标志牌1200块,完成公路大中修121公里。规范公路行政许可。狠抓公路沿途控制管理,着力解决公路乱占、乱建、乱接等问题,共查处损坏公路及其设施13 处,拆除控制区违法建筑23处,清除路障2960处,治理超限运输车辆68300台、卸货35000吨,路政案件查处率100%,结案率100%。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