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港顺利实现“十一五”跨双亿目标

2010-11-21 22:0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截至11月18日18时,日照港年度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0006.3万吨,同比增长22.3%,其中金属矿石完成11130.2万吨,同比增长14.4%,集装箱完成93.2TEU(标箱),同比增长26.2%。铁矿石、镍矿、木片、粮食接卸量全国第一。“四年再造一个亿吨港”,提前43天,日照港顺利实现“十一五”跨越双亿目标。 

      2006年,日照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一亿吨大关,成为全国沿海港口最年轻的亿吨大港。

      “十五”末,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港口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日照港提出了“扩能上量、强化管理、做强做大、搏击双亿”“ 十一五”的任务目标。

     基础建设加快推进。日照港按照“专业化、深水化、大型化、现代化”的要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建设理念,高标准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累计投资125亿元,实施基本建设等288项,建成了10万吨级、20万吨级、30万吨级的集装箱、粮食、木片、铁矿石、原油等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的泊位,码头泊位增加到46个,通过能力增加到1.5亿吨,国际一流大港的框架初见端倪。

     努力适应区域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和调整,积极服务对接,一批重点项目纷纷落地。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出海口定为日照港,使日照港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两个千公里主干铁路线的交汇点;参与建设的枣临、东平铁路,优化了腹地铁路路网;投资加快建设疏港高速公路,将港口直接连入全国高速路网。日照—仪征、日照—东明输油管线开工建设,将日照港与河南、湖南及长江中上游广大地区的石油炼化企业紧密相连;积极开辟新航线、增加新航班,启动海铁联运和海运直通,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水路通航。

     打造“效率之港、速度之港”。坚持以强化调度指挥,统筹货源开发、生产组织和生产要素为重点的“一强化三统筹”的策略,服务精益求精。船舶靠泊后,开工作业只需要一分钟;一台货车仅用5秒时间即可完成自动化检斤;1个昼夜完成配载605箱1300吨精品玻璃制品,无一出现破碎……,年均刷新各类生产纪录200余项,创造了矿石卸船8016吨每小时的世界纪录、打破多项全国纪录,日照港真正实现了“让客户满意,使客户感动,赢客户忠诚”,“阳光港口、传载真诚”的金字招牌影响不断扩大。

     以功能开发带动市场开发,积极融入内陆城市,南下北上西进,与口岸单位联合推介港口优势,广辟“无水港、旱码头”,将港口腹地纵深拓展到甘肃、新疆等广大西部乃至西南地区,扩大内陆口岸直通,积极推动港口及腹地铁路、公路、管道等集疏运体系建设和完善,构建起了经济、高效、便捷的综合物流大通道。

     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自2007年起持续开展的“管理效益年”活动,把精细管理、现场管理、绩效管理、对标管理逐一落到实处,解决问题,把管理工作逐步推向了科学正规有序的轨道;建立起了更加灵活、更加适应现代化集团发展的用人、投资、资产、资金等管理新模式,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1%,利税年均增长17.3%,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7.4%,能源综合单耗年均下降7.1%,港口的科学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双轮驱动增加源动力。秉承“合作凝聚力量,携手创造价值”的理念,坚持资本运营、生产经营“双轮驱动”,以资产的高效利用和优化资源配置为切入点推进战略合作,借助外力推动了港口的跨越发展。

     将港口搬到资本市场的大舞台。2006年10月17日,日照港股份在上交所首发上市,三年三次融资32.4亿元,创造了境内上市公司融资次数最多、再融资速度最快的典范,成为沪深300指数样本股,是迄今山东省唯一的港口上市企业。

     5年来,通过加强与银行系统、金融系统的紧密合作, 先后四次滚动发行了44亿元短期融资券和13亿元中期票据,获得国家配置资本金16.6亿元。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支撑港口跨越发展的旺盛资金需求,有效解决了港口高成长下的低成本融资问题。
产融结合新突破。5年来,与中石化、中石油、澳大利亚力拓矿业等70多家国内外大型企业联盟合作,港口对外开放层次和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

     日照港已发展成为以煤炭、矿石、集装箱、石化、水泥、粮食、木材、钢铁、焦炭、氧化铝等十大货种为主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主枢纽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