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闽台海底隧道”浮出水面

2010-11-20 17:3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回顾20年来两岸走过的风雨,李咸亨向导报记者透露,其实20年前两岸就已在研讨“闽台海底隧道”和“厦金供水方案”,虽然工程技术上不存在问题,但20年过去了,这两大“民心工程”,却还悬浮在人们的梦想中。 
  昨日,李咸亨院长向导报记者独家解密了那段尘封历史。 
  一场“关起门”的研讨会 
  时间拉回20年前。 
  1987年,台当局开始开放老兵回乡探亲;1992年,两岸又达成 “九二共识”。当时两岸的政治环境,刚开始有了一些回暖的迹象。两岸的交流,也随之启动。 
  记者:您20年前来厦门,和这次来,心情上有哪些不同? 
  李咸亨:呵呵,20年前,那是一次不公开的、小型的研讨会,只有50多人参加。当时,一个台商出面邀请我,好啦,我就来了。到了厦门后,也没这么大的场面,我们大家就是关起门来,进行研讨。也许20年前,我们谈论这一话题好像太遥远,但我们就是觉得,不要去考虑技术层面以外的问题,单单就从工程专业上,进行一次交流。 
  记者:呵,感觉好像有点“偷偷摸摸”。 
  李咸亨:“关起门”来,也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次感觉就不一样了,两岸四地300多人,大家聚集一堂,来了这么多记者,会议内容广为传播。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气氛! 
  修跨海隧道无技术问题 
  “闽台海底隧道”的讨论由来已久,它当初是怎么生成的,后来又怎样演化?李咸亨解密了这一过程。 
  记者:20年前,以当时的政治环境,工程上能切入哪些话题? 
  李咸亨:我们那时已想得很远了!当时讨论的话题有两个:一是闽台海底隧道;一是厦金供水方案。很遗憾,20年过去了,这两个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金门缺水的时候,还是得从台湾一船一船地把水运过去。 
  记者:据我了解,技术上已经不存在问题了,只是政治上的问题还有待商谈。 
  李咸亨:20年前,就没有技术上的问题。区别可能就是,更快更安全,那时需要花10年的时间,现在呢,只要花7年时间就可以完成这一工程。 
  记者:隧道两头的城市,有具体论证过吗? 
  李咸亨:有!最早的一种主张是,从平潭到新竹,因为这是最短、最经济的距离。公路造价每少一米,就少40万新台币,那么你算算看,少建几公里的海底隧道,可以省下多少钱?但后来,又有第二种主张,认为要建在最有“活力”的地区,这样才能收到最大效益,所以,又有人提出要以台中和厦门为起始点。 
  记者:先准备好! 
  李咸亨:是的。我想,我们工程师先默默地做。当政治人物说“好吧,我们都来做”的时候,就可以动手了。 
  记者:哈哈,那时您又要作诗吧! 
  李咸亨:肯定会的!很期待那一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