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首个“水空两港”双功能区

2010-11-2 0:5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目前中国内陆唯一的保税港区,也是国内首个“水港+空港”的双功能保税港区,亦开创了国内保税港区的新模式。 
目前,该保税港区的规划面积为8.37平方公里。其中,水港功能区面积为6平方公里,涵盖了长江中上游最大最重要的集装箱码头——重庆寸滩港;空港功能区面积为2.37平方公里,有效连接国内首批规划建设4条跑道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重庆保税港区是有着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计划分三期建设,2015年全面完成。其中,一期工程已于2010年5月11日顺利通过国家正式验收。8月23日,保税港区水港功能区(一期)也正式封关试运行。
9月3日,重庆国际复合材料公司的首票出口货物从上海洋山港顺利离境,标志着目前国内唯一的内陆保税港区进入实质性运作。而重庆保税港区“预结关+转关”的通关模式,比传统的转关模式提前近20天签发出口退税核销联,亦有效缓解了长期以来制约内陆地区企业的出口退税问题。
截止9月29日,寸滩港进出口集装箱数累计达8877TEU(标箱),其中进口集装箱数为1781TEU(标箱),出口集装箱数为7096TEU(标箱)。
如今,重庆保税港区实现了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让内地出口企业的货物运行时间比以往提前了20天到一个月,也为重庆及周边省市区企业的发展大开方便之门。
而除了有高效的管理模式和“提前申报、货到验放”,“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等创新的监管模式之外,重庆保税港区还有着西部大开发、两江新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五大优惠政策的叠加,目前已有82家企业和项目注册落户保税港区。
此外,重庆保税港区还在大力推进产业基地建设,从保税仓储业务入手,将目光瞄向高附加值的冷链物流业,与重庆农业投资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保税港区内分期建设30万吨世界先进水平的冷储仓库,为构建西部冷储物流分拨中心奠定基础。并积极打造内陆国际商品及西部保税物流展示交易中心,通过展示交易拓展国内外市场,以激活带动保税港区其他连带产业的发展,为西部地区企业联接国际市场提供服务。
据了解,到“十二五”期末,重庆保税港区要全面建成8.37平方公里的围网监控功能区及其配套产业发展区,实现保税物流货值5000亿元,出口加工值2000亿元;水港口岸吞吐量达到100万标准集装箱,空港口岸国际货邮量达到20万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