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辉煌“十一五” 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突飞猛进
2010-11-16 14:0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历史,会记住这一天。
2008年12月18日,总长223.7公里的常德至吉首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我省实现省会长沙与13个市州的高速公路连接,结束了我省湘西自治州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武广高铁正式开通,长沙到广州由以前的7个多小时缩短到2个多小时,湘粤鄂三省省际交通由此正式步入“公交时代”;2009年12月19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这既是中部六省中率先破千万的机场,也是全国第11个晋级千万流量俱乐部的机场。
这仅仅是过去5年,我省打造中部立体交通枢纽跳跃的几个标志性场景。
2006年以来,我省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突飞猛进,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运输四通八达,三湘大地越变越“小”,越变越精彩。
据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陈明宪介绍,过去5年特别是2008年冰灾后的三年,省委、省政府以打造中部立体交通枢纽为目标,加快了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步伐。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末,我省以高速公路为龙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将达2300多亿元,是“十五”700多亿元的3倍多,其中2008年、2009年两年就新开工33条高速公路,总投资2273亿元,两年的开工数超过前16年的总和。目前我省高速公路在建里程达3680公里,居全国首位。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9万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可达2580多公里。5年新建县乡农村公路达14万多公里,广大农民兄弟走上了欢畅路、致富路。
数字是枯燥抽象的,但湖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对每一个三湘儿女来说,却又是那样的具体、鲜活。
“太好了!这条路好像就是专门为我们家修的一样!”10月中旬,在茶陵县云阳山下开了个农家乐的谭秋香老人笑得合不拢嘴。老人今年75岁,她用比较难懂的方言告诉记者,衡炎高速公路在3年多的建设过程中,她大儿子就一直在一个工程队里干活,脑子灵活的二儿子在去年底衡炎高速公路通车的前2个月,就借钱开了这家农家乐,“衡炎高速通车后,每个周末,来我们景区休闲度假的游客人数至少在千人以上,刚过去的国庆7天长假更是火得忙手脚不赢。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受益的当然不只是谭秋香一家。如今,裂变的“立体交通效应”正在三湘四水日益凸显:一个个工业园区沿交通发达城镇拓展延伸,一条条产业带与交通枢纽同气连声。在浏阳河畔,黄花机场、武广高铁、京广铁路、湘江霞凝新港与长永高速、长潭高速、长株高速等多种便捷交通方式同心合力,将沿线20多个乡镇花木基地连成一串,托起成了全国有名的百里花木走廊产业带,年产值逾30亿元。
“十一五”期间,在高速公路疾行领跑的同时,铁路、民航、水运、轨道交通、管道运输建设也悄然加紧“提速”。概算总投资21.5亿元的长沙黄花机场扩建工程于2006年启动以来进展顺利,今年7月31日,机场新航站楼主体工程封顶,2011年上半年将按计划全部建成投入使用。2009年9月28日,投资119亿元的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省会长沙从此大步迈进了“地铁时代”。 2009年9月30日,总投资59.7亿元的长沙湘江综合枢纽工程在望城县蔡家洲开工。再过5年,从岳阳城陵矶港沿湘江南行,经长沙至衡阳,2000吨级的货运船舶将畅通无阻。管道总长260公里的中石化湖南成品油管道工程于2008年6月竣工后,成品油通过管道从岳阳直输长株潭地区,占湖南省成品油市场总量的四成。
山高水长何所惧,立体交通惠三湘。
2006年以来, “水陆空铁管”的立体交通大格局,使美丽的芙蓉国更具影响与魅力。“十一五”
期间,湖南与世界的时空距离拉得更近,立体交通开启了富民强省的新通途,日益成为提升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