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我市“十一五”全面构筑现代公路网
2010-11-13 14:2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十一五”期间,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交通率先发展之志,聚各方振兴交通之力,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构筑通向小康社会的现代公路网,为全市经济社会的跨越腾飞提供了有力支撑。公路成为我市沿江开发的杠杆,沿江公路、如港公路、204国道新线建成后,推动了沿江地区的大开发、大投入、大发展。公路成为我市工业化的支撑,沿线镇村借助于公路交通便捷优势,加快了生产要素、人才资源、经济信息的流动,增强了对外资、民资的吸引力,构筑了一块块招商引资的“风水宝地”。
重点工程强势推进,区位优势快速凸显。以建设“八横八纵”的骨干道路网络为主要目标,逐年加大交通投入,2006年投入10.3亿元,2007年投入12.8亿元,2008年投入13.47亿元,2009年投入15.8亿元,2010年预计投入17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将达69.37亿元,加上国家直接投资的重点工程,以及各镇(区)自建工程,总量突破80亿元,成为我市交通建设史上投入最多、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时期。已完工等级公路总里程266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9.3公里,一级公路166.27公里,二级公路346.6公里。沿江一级公路的建成,为我市沿江大开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沈海高速如皋出口成为我市形象工程、标志工程。204国道新线成为我市中西部一条景观大道。白雪线成为我市东部又一条快速通道。334省道如皋段和蒲黄线成为纵贯我市东西部的骨干道路,有力地促进了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即将建成的江海高速如城连接线、新204国道如皋港连接线将使我市道路网络更趋完善。江海高速、焦港船闸、宁启铁路复线电化改造、海洋铁路工程的实施,将为我市打造公、铁、水大交通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惠民工程全面实施,群众出行更为便捷。我市在加快高等级干线公路建设的同时,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己任,着力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等惠民富民工程,切实解决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出行难问题。五年中先后建成了2200多公里农村公路,改造了600多座危桥,完成了178公里市镇公路强度提升。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进一步改善农村客运发展环境。
五年内新建客运站牌3200个,港湾式客运站亭160个。特别是2009年投入78辆城乡公交车辆,开通公交线路28条,实现了全市326个行政村“村村通”公交的目标。自2007年起,我市启动了等级客运站建设,如皋港准二级客运站、搬经、石庄、白蒲、九华等农村客运站相继建成,如皋客运新站加快建设,年内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营运。
公路环境明显改观,城市形象日趋完美。五年来,我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打造生态交通。在交通工程设计中,做到生态工程设计、景观设计与技术设计同步进行,充分考虑土地、环保、水利等资源环境支撑的可能,把公路等级标准与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相结合。投入3亿多元,完成了如港公路、沿江公路、204国道新线、334省道等干线公路的绿色通道建设,全市干线公路路路有景、处处美观,基本上达到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立体绿化效果。其中,沿江一级公路成为我市首个新理念示范工程,实现了公路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被评为全省交通领域“五大环境友好型工程”。204国道如皋段新线在涉及的11个县(市)中,绿化设计标准最宽、档次最高、投入最大、最为美观,充分体现了如皋独有的文化品位,得到了省市领导高度评价。在着力打造生态交通的同时,我市不断加大公路环境整治力度,坚持把国、省道干线公路作为管理重点,建立了公路长效管理机制和网络,重拳出击清除乱搭乱建、乱堆放、乱设摊、乱搭建、乱种植的“六乱”现象。2006年市政府出台了《如皋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组建了102人的路政协管队伍,在农村公路管养中履行了法律宣传、公路巡查、环境整治和农桥管理的职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