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编码是物联网基础 助力产品质量追溯

2010-11-11 23:5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办的2010物联网与产品质量追溯论坛于11月10日在北京展览馆顺利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物品编码助力产品质量追溯、质量提升服务大质检”,来自全国的食品、零售、物流及物联网领域的企业、系统集成商以及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分支机构的代表,系统地介绍了以商品条码为基础的统一标识系统在我国产品追溯中的重要作用,并围绕物联网发展、产品质量追溯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应用等主题进行全面的剖析和深入探讨。这次论坛得到了相关领导、企业的大力支持,山东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钱恒、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主任黄燕滨以及新疆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迪穆拉提分别就山东分中心追溯系统,物联网与物品编码以及新疆规模种植追溯体系进行主题演讲;深圳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武岳山围绕物联网全球技术应用研究进行精彩发言;麦咨达农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姚立霞同大家探讨从农田到餐桌的追溯体系;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推动部主任助理李道溢解读GDSN助推物联网启航;下午论坛主要围绕茶叶制品质量安全追溯成果推广、RFID在五粮液酒防伪中的应用、利用高效RFID冷链实时监控提升医药物流水平、智慧物联编码与中小零售配送等物联网和产品质量追溯最新趋势以及成功案例同听众分享。 
据了解,自2003年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中国条码推进工程”以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通过推进工程项目,在全国广泛建立应用示范试点,内容涵盖食品、医疗卫生、家具建材、条码检测、特种设备管理、移动商务、电子政务、动物射频管理等多个领域。条码技术应用开始逐渐从商业零售业向运输、物流、服务等领域拓展,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食品、医疗卫生领域利用条码成功进行产品追溯,为我国开展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提供了典型的示范案例。 
目前,食品安全追溯领域,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建立了新疆哈密瓜、四川茶叶、山东蔬菜、海产品、肉制品等十多个食品质量追溯系统;医疗卫生领域,在全国广泛建立了药店条码自动扫描结算系统,在上海建立了植入性医疗器械追溯监管系统,在浙江、青岛等地建立了医药物流管理系统;物流领域,在深圳、浙江等地实现了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在国际货运及储运配送中的应用;服装领域,上海、深圳等地开发完成了编码标识技术在服装行业的示范应用;此外,在上海、山东等地开展了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在建材家具领域的推广应用试点工作。商品条码技术实现了由最初的零售扫描结算向产品追溯全过程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商业流通领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各级政府部门进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目前,条码的应用广度不断拓宽,应用深度不断深入,社会效益不断提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国质检系统继2009年成功启动 “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后,于2010年在全系统内开展丰富多彩的质量提升活动。此次物联网与产品质量追溯论坛作为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质量提升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2010物品编码宣传周”的一项主要活动。在宣传周期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还将举办一系列宣传活动,包括同期举办的第十七届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设立的质量提升活动主题展区、召开商品条码质量提升座谈会等。此外,在全国范围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46个分支机构将根据当地特色,同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背景资料:中国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发展情况 及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工作情况 
一、中国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发展情况 20世纪80年代,商品条码在欧美发达国家超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此时,我国刚刚启动对条码技术的最早期研究,主要以了解、跟踪国外技术资料为主。由于当时我国没有申请注册商品条码使用权,我国产品很难进入国外正规商店、超市,遭到外商以需要贴条码或重新包装为由的肆意压价,有时甚至无法出口,使我国的产品出口蒙受巨大损失。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罐头处为使商品顺利出口,不得不于1986年使用联邦德国的条码,除向对方支付3.8万马克的一次性费用外,每年还要根据销售额缴纳年度费用。商品条码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中国只有成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原EAN,现GS1)的成员,才能建立起中国商品条码系统,减少产品的出口损失。 1988年9月,国家技术监督局(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国家科委、财政部、外交部向国务院提出成立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并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的申请。同年12月28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获准成立,成为国务院授权的统一组织、协调、管理全国商品条码、物品编码和自动识别技术工作的专门机构,隶属于国家质检总局。 1990年,北京章光毛发再生精联合总厂成为第一个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 1991年4月19日,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全体会议上,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正式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负责分配以“690-695”开头的国际通用的商品条码标识。 1998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第1号令,《商品条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规范了我国的商品条码管理工作。2005年,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发布了新的《商品条码管理办法》,扩大了商品条码的应用范围,进一步规范了新时期商品条码的管理工作,促进了商品条码工作健康有序发展。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关于<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实施过程中有关问题意见的函》,对商品条码管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截至2008年底,我国使用商品条码的用户已达10多万家,采用商品条码标识的产品达300多万种,条码技术除广泛应用于商业超市等零售企业的自动扫描结算外,同时在物流配送、医药、电子商务、企业生产管理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对商品条码进行管理的同时,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加强对国家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体系的研究,提出“国家物品编码体系框架”和《国家物品编码管理规定》,进一步满足了我国物品编码管理的需求。同时开发动物射频识别代码和自行车编码系统,为国家有关部门的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高度重视自动识别技术前沿技术的发展,投入人力物力,进行二维条码技术的研究。2008年2月1日,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研制的我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二维条码国家标准——GB/T 21049 《汉信码》正式实施。目前,该标准已成为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AIM Global)的国际标准项目。同时,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已获得汉信码五项专利,开发了“汉信码”生成控件、通用识读引擎等,组织研制在线式汉信码设备、嵌入式汉信码设备及可识读汉信码手机,建立了应用示范系统,促进了汉信码在物流、仓储、移动商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概况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成立于1988年12月28日,是统一组织、协调、管理我国商品条码、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的专门机构,隶属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1991年4月代表我国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致力于推广全球通用的、开放的、跨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标准——以商品条码为基础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

背景资料:中国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发展情况 及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工作情况 
一、中国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发展情况 20世纪80年代,商品条码在欧美发达国家超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此时,我国刚刚启动对条码技术的最早期研究,主要以了解、跟踪国外技术资料为主。由于当时我国没有申请注册商品条码使用权,我国产品很难进入国外正规商店、超市,遭到外商以需要贴条码或重新包装为由的肆意压价,有时甚至无法出口,使我国的产品出口蒙受巨大损失。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罐头处为使商品顺利出口,不得不于1986年使用联邦德国的条码,除向对方支付3.8万马克的一次性费用外,每年还要根据销售额缴纳年度费用。商品条码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中国只有成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原EAN,现GS1)的成员,才能建立起中国商品条码系统,减少产品的出口损失。 1988年9月,国家技术监督局(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国家科委、财政部、外交部向国务院提出成立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并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的申请。同年12月28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获准成立,成为国务院授权的统一组织、协调、管理全国商品条码、物品编码和自动识别技术工作的专门机构,隶属于国家质检总局。 1990年,北京章光毛发再生精联合总厂成为第一个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 1991年4月19日,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全体会议上,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正式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负责分配以“690-695”开头的国际通用的商品条码标识。 1998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第1号令,《商品条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规范了我国的商品条码管理工作。2005年,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发布了新的《商品条码管理办法》,扩大了商品条码的应用范围,进一步规范了新时期商品条码的管理工作,促进了商品条码工作健康有序发展。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关于<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实施过程中有关问题意见的函》,对商品条码管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截至2008年底,我国使用商品条码的用户已达10多万家,采用商品条码标识的产品达300多万种,条码技术除广泛应用于商业超市等零售企业的自动扫描结算外,同时在物流配送、医药、电子商务、企业生产管理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对商品条码进行管理的同时,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加强对国家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体系的研究,提出“国家物品编码体系框架”和《国家物品编码管理规定》,进一步满足了我国物品编码管理的需求。同时开发动物射频识别代码和自行车编码系统,为国家有关部门的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高度重视自动识别技术前沿技术的发展,投入人力物力,进行二维条码技术的研究。2008年2月1日,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研制的我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二维条码国家标准——GB/T 21049 《汉信码》正式实施。目前,该标准已成为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AIM Global)的国际标准项目。同时,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已获得汉信码五项专利,开发了“汉信码”生成控件、通用识读引擎等,组织研制在线式汉信码设备、嵌入式汉信码设备及可识读汉信码手机,建立了应用示范系统,促进了汉信码在物流、仓储、移动商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概况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成立于1988年12月28日,是统一组织、协调、管理我国商品条码、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的专门机构,隶属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1991年4月代表我国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致力于推广全球通用的、开放的、跨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标准——以商品条码为基础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