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沪湘认为航运业面临五大趋势

2010-11-11 21:0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1月9日,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赵沪湘在“2010年国家海运(中国)年会”上表示,面对船舶运力过剩的问题,需要理清航运业当前五大趋势,并寻找新的解决途径。
    赵沪湘提出,国际贸易和航运市场难以回到前几年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未来国际航运市场和航运结构将呈现五个趋势。
    首先,“新兴经济体因素”将继续担当国际航运市场“发动机”作用。中国和其他一些新兴经济体会继续承担制造中心的作用,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将产成品运往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干散货运输和油轮运输发展空间依然很大,集装箱运输保持与国际贸易相匹配的正常增长速度。随着对LNG等清洁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国内汽车的旺销,我国LNG进口市场和汽车滚装船市场将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其次,运力供过于求的压力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前几年市场旺盛时累积了大量的新造船订单,虽然船公司通过撤单、推迟接船、拆解旧船等多种方式避免运力在短时间内集中释放,但在相当长时间内运力供过于求的压力将持续存在。
    第三,船货双方越来越理性,稳定的市场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经过几年的摸索,大型船舶公司已经开始战略布局,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达成了不少的战略性合作协议,有利于市场向理性回归。
    第四,航运金融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各国竞相执行新一轮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全球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加剧。根据以往的规律,流动性过剩必然带来包括投资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蜂拥进入到航运及航运期货市场中来,流动性因素与运力供求因素一起共同影响并操纵着航运市场的变化。
    第五,航运业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航运是最节能环保的运输方式,但由于运输总量大,航运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3%左右。部分国际组织和国家正在酝酿举措要求航运业订立减排目标。
    对此,赵沪湘提出要理性投资、积极控制运力规模;同时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差异化经营策略;拓展行业产业链,加强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善于利用金融和资本市场,增强发展后劲;发展绿色航运,抓住新兴市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