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快黄石经济结构调整的建议

2010-11-11 1:3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央定调“十二五”规划,十分突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黄石,当前其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单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型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冶金、建材等重工业占第二产业的比重高达90%,新冶钢、大冶有色、华新等企业在财政收入中占主要地位;二是第三产业比重比武汉城市圈平均水平低2.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附加值的比重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三是农业基础薄弱,所占比重较低。为了加快黄石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工业走集群发展和拉长产业链道路。
  黄石的工业虽然偏重,但它是我们长期以来宝贵的工业文化遗产,不能把它当作包袱。综合来看,资源性传统产业,需要提升改造,非资源性产业,要创新超越发展。首先,加大产业培育力度,走集群发展之路。产业集群化是现代工业发展的新趋势。要按照一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大力发展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化工医药、建材、能源、饮料食品、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千百亿元大产业,力争到2015年,黑色金属、有色金属2个产业集群产值分别达到1000亿元,机械制造、化工医药2个产业集群产值分别达到300亿元,建材、能源、饮料食品、电子信息4个产业集群产值分别达到200亿元,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00亿元。这里需要重点做强龙头企业。大力改造和提升现有骨干企业。进一步强化扶优扶强措施,全力推进资本向现有重点骨干企业集中,支持现有重点骨干企业兼并重组、改造提升。大力引进和新建大型企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引进和新建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大项目,加速打造一批经济总量大、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带活群体企业的发展格局。其次,加大链条延伸力度,走延伸拓展之路。目前黄石工业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产业链条短,必须加大链条延伸力度,通过技术改造和新上产业链项目,促进企业产品向上下游延伸,尤其要向产业链高端环节、高附加值环节延伸,通过延伸产业链来实现产品增值、产业升级。黑色金属产业要依托新冶钢,大力发展轴承钢、弹簧钢、模具钢、不锈钢、合金钢等延伸产品;有色金属产业要依托有色,大力发展电解铜箔、铜线材、铜管、铜板带、新型铝材等延伸产品;建材产业要依托华新,大力发展上游水泥机械和下游水泥制品、新型环保节能建材等;机械电子制造产业要依托东贝、三环,大力发展与大型家电生产、特种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业中涂镀层加工成套设备、智能化输送设备、纺织机械等产品;能源产业要依托黄石电厂、西塞电厂,大力发展电能、生物能、太阳能以及工业余热能源开发和煤资源综合利用;纺织服装产业要依托美尔雅、美岛,大力发展棉纺、麻纺、毛纺,进一步提高面料、化纤、印染、服装设计等配套能力;饮料食品产业要依托劲牌,大力发展保健酒、啤酒、滋补营养品研发和生产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化工医药产业要依托振华、晨天、芳通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无机化工、农药中间体、新型医药制剂和现代中药等;电子信息产业要依托捷德万达、科威自控、邦柯科技、网安科技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家电制造、卡及卡机具、电子原器件、光伏系统等。再次,做大做强替代产业。替代产业是黄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一是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或循环过程转变,减少生产生活中废弃物的产生量,完善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实现再生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发展低碳经济。要以国家强力推进节能减排政策为契机,大力引进低消耗、低排放企业进区入园,切实减轻新兴工业园区的环保压力,推动企业尽早融入未来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新潮流;三是要发展空白产业。要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的区位优势,武汉科研人才的智力优势,开辟石油化工、IT产业、动漫产业等“处女地”,并建立相应配套的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开辟高新替代产业新领域。
  (二)农业、服务业要走跨越式发展之路。
  黄石农村地域狭小、农业块头小、总量小,依靠传统农业来发展大产业是非常困难的,而服务业历业基础薄弱,按部就班地任其自由发展亦难见效。要跨越式发展农业与服务业,就要定出一个追赶目标:什么时候实现了1000亿元工业产值,就什么时候必须实现农业与服务业也达到1000亿元产值,按照这一目标,关键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培育大型农业龙头企业。要依托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市场脚跟稳的骨干龙头企业来带动全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形成立体农业生态体系。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出龙头企业与基地的利益联结办法来,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把更多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的链条。另一方面,要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以县、市为单位确立一至两个主导产业分别进行扎堆培植、繁衍。大冶要依托福润、永惠两个畜禽加工大户的作用,着力打造百亿元畜牧产业链条,建成畜牧养殖基地;阳新要依托棋盘洲粮油物流加工园区的作用,着力打造百亿元粮油种植业产业链条,建成科学种植业基地;两个县同时积极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业,联合打造百亿元水产业链条,形成黄石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对于服务业来说,针对黄石服务业发展滞后现实,应该以市场培养为抓手,放手发展服务业。如果说发展工业是个如何顺应市场问题,那么发展服务业就应该重视培育和建设市场,市场对服务业的引导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从“十二五”起步,立足于长远,在黄石营造多个100亿元市场,要整合全市物流业资源,营造100亿元现代物流业和工业品市场;要整合全市商贸服务业资源,营造100亿元消费品市场;要打造好黄石中央商务区,营造100亿元现代服务业及总部经济市场;要潜心打造旅游业,营造100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市场,要下苦功夫把这四个市场做出品牌,做出名气,使有形市场站稳黄石,使无形市场辐射全国。此外,还要适度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在“十二五”至更长一段时间留出年产值300亿元房地产市场发展空间,用以改善民居条件。只有定下长远规划,经过一届又一届的努力,实施跨越式推进,我们就能在服务业振兴上打一个翻身仗。
  (三)中小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
  黄石中小企业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阵痛”和面临一系列问题,对此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增强为企业服务意识,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目前黄石企业服务体系发展还不是很完善,由此带来的融资难、信息不畅、人才匮乏等困难,严重制约了黄石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是成立中小企业投资创业发展服务中心,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对那些有技术懂管理,有产品研发项目或专利技术,有强烈的创业意识的人,给予风险投资支持。二是加快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和高校间的合作、交流与创新。组织各行业协会成立中小企业互保基金会,共同应对资金缺口问题。三是动员千家万户自主创业。对具备一定技能积累、资金积累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帮助他们找准项目,提供政策咨询,寻求信贷支持,起好步,走好路,创好业,然后带领他们去闯市场。第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增强中小企业发展信心。尽管政府加大财政支持不能解决中小企业的所有问题,但可以体现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心,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发展信心。政府应依法运用财政扶持手段,确保财政对中小企业投入逐年增加。同时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充分运用税收优惠、缓征等方式对中小企业进行间接扶持。要出台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相关政策。加快中小企业间的资源合理配置,减少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政府主管部门要为企业提供信息、科技、市场、资金、法律等配套服务,让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尽快做大做强。第三,推进融资方式创新,缓解企业资金困难。金融部门要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新的信誉评价标准和风险评估标准,降低企业资本金、资产总额、销售收入等“规模”项目对企业评级的影响,为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创造条件。在贷款管理方式上,完善信贷资金的授权授信制度,适当下放贷款审查、发放权力,加快构建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同时引导商业担保机构适当降低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费用,简化操作程序。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加强银企沟通。推动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建立互利合作、风险分担机制。第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一方面,加快建立服务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加大资金、技术和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建或者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对于高规格的技术中心可由当地政府给予一次性资助。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的投入主体,鼓励企业大幅度增加技术研究与开发投入。另一方面,推进高素质研发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鼓励科技人员从事成果转化工作,建议探索建立科技人员创业失败保险基金和创业保险险种,努力减轻研发人员创业失败的压力。重视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对企业家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家推进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思想、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