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储备“进行时”

2010-11-1 0:5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董秀成
    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于1993年开始酝酿。随着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我国经济深受影响,国家的石油安全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在2001年3月, “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出现在我国 “十五”计划中, “十一五”计划中又明确为 “增强石油战略储备能力”,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石油储备保障体系建设工作。
    从2004年开始,我国开始政府石油储备建设。目前,已建立辽宁大连、山东黄岛、浙江镇海和舟山4个储备基地,总储油规模为1000万~1200万吨。第一期国家战略石油储备2009年已以每桶58美元的成本完成储油,储量按2008年国内石油消费水平计,相当于全国13~14天的石油用量。同时,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第二期工程已规划完毕,总库容2680万立方米,2009年部分项目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中。
    企业商业石油储备建设在国家支持下也取得明显进展,国内石油企业已建立了约3亿桶的商业原油储备能力,其中中国石化集团和中国石油集团分别占50%和40%。
    2007年12月18日,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挂牌成立。国家确立三级石油储备管理体系:发改委、能源局、石油储备中心、储备基地。石油储备中心将作为我国石油储备管理体系中的执行层,负责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和管理,承担战略石油储备收储、轮换和动用任务,并监测国内外石油市场供求变化。
    我国已完成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的一期4个基地建设,现在实施国家战略储备的二期8个储备基地建设。而以中国石油集团和中国石化集团为主体的国家石油公司按照石油市场供需和炼化销售规划,在我国北部资源型城市和沿海炼化城市分批次建一定规模的原油和成品油商业储备。
    我国应该通过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本着适度集中、政企分开、机构精干的原则,建立起由中央统一管理,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相互分离的三级管理模式,减少我国石油区域性乃至全局性供应中断风险,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和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虽然我国在石油储备体系的建设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与上述国家相比,我国石油储备体系还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建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