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高新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若干思考

2010-1-11 20:0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目前市高新区的产业结构总体上与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园区一直采取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工业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仅表现为少量的商贸业;产业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传统制造业仍是园区在“量”上的重要支撑,在某些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仅取得了“点”上的突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仅占园区总产值的8.9%;同时,园区的创新资源匮乏,技术创新水平低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单一要素(如资本和土地)驱动,大多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市高新区现阶段的战略核心。
  现代产业体系的突出特征表现为“现代”,即现代元素比较显著的产业构成,高端与高附加值是其精神核心。市高新区经过17年的滚动发展,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已经从一个以传统产业和轻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发展成为一个以现代工业为主体、民营资本充裕、外资经济活跃的经济体,但高端产业、高附加值环节匮乏,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仍然突出。当前,包括江门在内的珠三角地区已进入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关键阶段,市高新区将肩负起引领城市经济振兴、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生产方式转变的重大历史职责。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提升,不仅是市高新区自身实现健康、科学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也是强化其在区域经济中的独领地位需要着力解决的战略重点。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必须契合江门的地方经济特征
  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必须要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契合本地经济特征,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与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产业体系。江门市的城市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独特的区位条件。江门地处广东省中南部,是珠三角都市圈西部的核心城市,是粤西地区乃至西南诸省陆路运输通往珠三角核心区的交通要道以及西江流域、粤西沿海交通的重要门户。
  第二,区域经济的“短板”。江门市同样利用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积累了充裕的民营资本存量,民营经济逐渐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力量。同时,基于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外资经济也是推动江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体量相对较小。因此,江门市经济兼具外源型和内源型经济的特征,但均不突出。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来看,根据社科院《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珠三角已整体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而江门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2008年,江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751亿元,仅相当于广州的1/5、佛山的1/4和东莞的1/3;江门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4.7亿元,在珠三角九市中名列第8位,成为区域经济的“短板”。
  第三,“中国第一侨乡”的城市名片。与梅州、泉州、潮汕地区等其他侨乡相比,江门华侨数量多、分布广,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现已达376万,与江门现有户籍人口数比约为1:1,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107个国家和地区。 
  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是市高新区实现健康、科学发展,引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市高新区坚持走特色化、专业化发展的道路,通过招商引资和自主培育相结合,已逐步形成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和绿色光源等三大主导产业集群。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市高新区的产业结构总体上与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园区一直采取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工业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工业产值比重超过97%,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仅表现为少量的商贸业;主导产业独领优势不明显,产业全而杂,涵盖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化制药、塑料制品、家俱、新材料、服装制衣、印刷包装、食品加工、绿色光源、建材等诸多领域,彼此关联弱;产业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传统制造业仍是园区在“量”上的重要支撑,在某些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仅取得了“点”上的突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仅占园区总产值的8.9%;同时,园区的创新资源匮乏,技术创新水平低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单一要素(如资本和土地)驱动,大多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然而,当前区域经济升级与转型的压力,以及资源、能源、环境已不能支撑这种相对传统、低端的产业体系。这就意味着,只有依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实现从低成本为主导的传统产业体系向以高附加值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才能保持市高新区的产业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健康、科学发展,引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因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就成为市高新区现阶段的战略核心。 
  三、市高新区将建立起以绿色光源为战略引擎,以机电设备、电子信息材料及元器件为重要支柱,以现代服务业为优势补充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架构
  市高新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总的来说就是要按照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的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全球产业转移与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融入“粤港澳”创新圈和“珠中江”经济圈,以“高端化、特色化、生态化”为发展原则,以引领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和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为主要目标,以汇聚科技资源和营造良好环境为着力点,以招商引资和自主创业为发展路径,着力构建“以绿色光源产业为战略引擎,以机电设备、电子信息材料及元器件产业为重要支柱,以物流、交易和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优势补充”的“3+3”产业结构,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力争成为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的重要节点以及江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
  第一,以高技术制造业为战略引擎。园区将采取“龙头企业+完整产业链+规模专业园+政府推动”,即“点—线—面”的发展模式全力聚焦绿色光源产业的发展。近期以LED封装及普通照明产品开发为重点,顺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台湾、中山古镇等发达地区绿色光源产业的转移趋势,有针对性的做好产业资源招商,中远期逐渐向芯片设计及外延生长等上游环节延伸,同时丰富应用产品的类型,最终形成完整产业链;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绿色光源产业的政策支持,并加强政府的示范推广,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力争到2015年,园区绿色光源产业实现产值规模200亿元,成为立足珠三角、面向全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珠江光城”。
  第二,以传统制造业为战略支撑。机电设备与电子信息材料及元器件是现阶段园区在“量”上的重要支撑,是未来园区改造、提升、优化的产业领域。机电设备领域,园区将以摩托车及零部件为支柱、以特色家电和专业设备为亮点、以五金制品为配套,形成“一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整合利用国家摩托车及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天机电工业研究院等江门市现有科技资源,建立机电产业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和研发项目,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水平,以大冶摩托和中港宝田为核心,打造从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和整车制造到物流、维修服务等环节相对完整的摩托车产业链条;依托金羚风扇、汉宇电器等龙头企业,通过打造拳头家电产品,培育行业“小巨人”企业,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对接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对装备的巨大需求,重点发展造纸印刷机械、塑料机械、食品加工机械以及计算机外围设备等专用设备;力争到2015年,园区机电设备产业实现产值300亿元,成为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及核心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基地。电子信息材料及元器件领域,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光电子材料、印制电路板、磁性材料及器件、汽车电子相关元器件等,通过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高端环节、激活内生动力、增强产业协作、加速改造提升,成为辐射粤西、面向全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高地。
  第三,以现代服务业为战略补充。市高新区现代服务业几乎空白,城市功能严重滞后,未来将大力发展交易、物流、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健全园区城市功能,助推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建设绿色光源交易中心,采取专业化的管理和运营模式,高标准建立商品交易广场和配套设施,以提升园区人气、集聚与主导产业相关的要素资源、促进园区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高标准建设物流园区,积极搭建信息化平台、培育发展物流企业集群,建成一个服务于港口运输的全能型物流中心;并大力发展为高技术制造配套的生产性高技术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与技术服务、投融资、管理咨询、财务审计、广告会展等,成为江门市重要的商务服务中心之一。
  第四,积极推进空间结构调整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制造与服务相分离的原则,规划建设产业专业园,形成绿色光源产业园、电子元器件产业园、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园、先进制造产业园,以空间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