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调研“自由贸易区” 专家建议保税区可灵活转型

2010-1-11 12:3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核心提示:上海欲将保税区升级为自由贸易区的想法一直存在;不过,这条路或并不容易。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外汇管制仍然是影响保税区贸易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鉴于我国开放程度以及事物发展的过程性,该问题只能维持现状。”    外高桥保税区或将成为自由贸易区。 
  本报获悉,有关方面正在做相关调研,调研报告已经完成。近期,在上海方面的支持下,将会有一个专门的研讨会讨论相关“升级”方案,并在修改完善后上报国家层面。 
  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区意味着从“(国)境内(海)关内”变为“(国)境内(海)关外”,涉及到税收、海关监管、外汇管制等核心问题,能否获批则是个未知数。 
  保税区亟待突破 
  本报了解,此次调研由北京某协会进行。 
  协会一位负责人1月5日对本报记者表示,“近期我们想推出第一个课题成果,在浦东建立第一个经济自由贸易区。” 
  其进一步透露说,“调研得到了上海高层的明确表态支持”,“我们将会在北京开一个研讨会后,然后向上报,提出呼吁。” 
  显然,上海想在“先行先试”的政策下率先形成“与国际比较相近的环境”,而自由贸易区则是其中一个核心内容之一。 
  所谓自由贸易区是指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 
  不过,在国内,却找不到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取而代之的是“保税区”,中国的保税区仍处于“关境以内”。 
  目前,我国共设立了15个保税区。这些保税区并没有将对应的港口纳入其中,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自由贸易区都包含对应的港口。 
  在上述协会负责人看来,目前的保税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税区,这也促成了其这个民间机构承担起此次课题的调研工作。 
  部门协调难题待解 
  上海欲将保税区升级为自由贸易区的想法亦一直存在。本报掌握的一份上海市发展与改革研究院编号为2008-Z-29的调研报告中就指出要“积极争取设立外高桥自由贸易港区试点的政策。” 
  不过,这条路或并不容易。 
  据本报了解,此前,地处深圳的福田保税区亦曾申请升级转变为自由贸易区,但未获国家相关部门批准。 
  上海方面委托上海交大教授潘丽英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外汇管制仍然是影响保税区贸易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鉴于我国开放程度以及事物发展的过程性,该问题只能维持现状。” 
  外汇管制、关税制度等要素则对能否升级为自由贸易区至关重要。 
  “试点工作由试点所在地的市政府负责,海关总署、商务部、交通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参加,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早在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就做了一份建议显示,涉及到的部门之多,复杂程度可见一斑。核心提示:上海欲将保税区升级为自由贸易区的想法一直存在;不过,这条路或并不容易。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外汇管制仍然是影响保税区贸易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鉴于我国开放程度以及事物发展的过程性,该问题只能维持现状。” 
  在上述协会负责人看来,这方面肯定要有“突破。”这位人士表示,如今思想更为开放了,“有勇气拿出这个方案。” 
  其表示“保税区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不像自由贸易区那样利索,就等于穿了个外套,我们要把保税区这个外套脱掉。” 
  “上海港口吞吐量在全国占据了较大一个比重,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基础。”这位人士说。 
  该协会负责人最后透露,目前还不清楚国家层面的态度。 
  即使上海方面申请成功,并不意味着“升级”的口子会打开,成思危建议,现行的保税区,“其中一些可以发展为自由贸易区,其余的则可根据具体条件和形势需要而转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或特殊开放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