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经济转型激活县域经济

2010-1-1 10:5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曾以农业为主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坚持工业化带动全盘经济,基本实现经济转型,不仅连续五年保持高速增长,农民持续增收,而且在应对金融危机中逆市上行,走出一条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之路。 
    2004年至2008年五年间,科尔沁区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30%以上的增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755元和6200元,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经济继续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预计到年底,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亿元,增长26%;财政收入达到25亿元,增长26%;其中,区属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2亿元,增长30%;三次产业比演进为11:58: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000元和7200元,分别增加1245元和1000元。 
    ——坚持开放兴区 招商引资注入发展动力 
    科尔沁区一度被称为农业大区、工业弱区、财政穷区,全区除了富集的农畜产品和较为便利的交通优势外,资源资本匮乏、人才技术稀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 
    从2004年开始,科尔沁区确定了外力拉动、借力发展的思路,全区扩大开放,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 
    科尔沁区瞄准对当地经济拉动力强的大产业、大项目,定点定位,主动出击,不断提高对接的准确性。从2004年到2008年5年间,通过领导带队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累计完成签约项目800个,到位资金150亿元。梅花生物科技、金锣食品、燕京啤酒等45个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的工业项目,谷道粮原、塞外菌业等农业产业化项目纷至沓来、相继入驻。 
    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的比较优势,科尔沁区还引进一批商贸流通企业,成为东北四大区域性物流中心之一。 通辽物流园区集装箱中转站、五金建材城、金港综合物流市场、日升日美物流配送中心、利丰汽贸等五大重点物流项目和12个投资超亿元的城乡专业市场纷纷建成运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区商业网点发展到19800个,引进知名品牌300余个。到2009年底,全区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95亿元,增长30%,外贸出口额突破5000万美元。 
    2009年,科尔沁区进一步深化招商引资工作内涵,除引进项目外,又把向上争取资金和融资也作为重要内容,三管齐下。预计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可完成58亿元。争取项目资金1.3亿元,融资6.2亿元, 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招商引资已经成为科尔沁区搞活县域经济的第一动力源泉,加速推进了产业延伸、产业配套、产业多元,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基本实现了由农业经济形态到工业经济形态的转型。      
    ——坚持工业强区 做实主导产业 
    发展县域经济,工业化是突破口;推进工业化,园区建设是载体。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科尔沁区按照“谋划一个园区、打造一个平台、集聚一批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极”的理念,恢复建设了几近凋零的东郊工业园区。在此基础上,又在木里图镇规划建设了占地36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两个园区分别作为东区和南区合并为科尔沁工业园区,2007年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区。  
    目前,科尔沁工业园区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9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25.2平方公里,园区已入驻企业70户。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科尔沁区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步形成了玉米淀粉深加工、铜铝制品深加工、农畜产品深加工和装备制造四大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预计到年底,区属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0亿元,同比增长47.1%;区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8亿元,同比增长42.3%;区属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30亿元,同比增长 37.8%;区属企业实现税金8亿元,同比增长95.1%;区属企业实现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8.6%。 
    在大力推动工业发展的同时,科尔沁区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随着玉米加工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产业集群的日益壮大,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淀粉、味精、酒精、溶剂、氨基酸、胚芽油,糠醛糠醇等产品以及秸秆发电,年可转化玉米230万吨、玉米芯3万吨、秸秆20万吨,使玉米这个可再生资源得到全面加工转化,每吨玉米的收益比2003年提高800元左右,农民人均增收1800元。一、二产业得到有效连接,实现了农民增收与工业发展的双赢。 
    依托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科尔沁区加强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沙地葡萄、食用菌等高效特色农业,积极推广玉米机收技术,促进土地合理有序流转,不断向沙地要效益、向规模要效益、向集约要效益,在产业化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上不断开辟新的途径。     
    2009年,科尔沁区新增沙地葡萄面积2万亩,总面积达到6.1万亩,带动6000户农民实现收入7500万元;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1.6万亩,总面积已达到6万亩,亩均增效2万元,全区农民新增收入1.2亿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3万人次,劳务收入超过10亿元。 
    ——经济转型还有待进一步升级换代 
    科尔沁区在县域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本身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大企业、大项目的支撑不够,经济自主增长机制还未形成;小企业不专不精,产业结构的升级仍比较缓慢;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拉大,农民增收任务还很艰巨。 
    为此,科尔沁区确立了“坚持以提高综合经济买力、增加财政收入和群众收入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强力引擎,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     
    一是重点做好经济结构调整,突出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形成自主增长机制。 
    二是把进一步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三是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争取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的支持,集中发展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产品质质量的优势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四是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