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 调结构 促发展 云南进出口的“转”与“调”
2010-10-7 11:4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在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与消费、投资相比,出口的数字变化最引人注目。
2009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欢欣之余,国人仍冷静认识到了“8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飞机”的全球低端制造业加工厂局面。而毗邻缅甸、老挝、越南的口岸大省云南,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不到全国的0.4%。不过,在“不以数字论英雄”的当下,云南进出口贸易数字和曲线的许多变化,却反映出全省的产业走向和结构变化的趋势。
“寒潮”乍暖,云南的进出口贸易期待着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弹出别样的韵调。
“蝴蝶效应”的飓风
在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蝴蝶效应”中,云南的外贸进出口受到了严重冲击。长期以来,以资源型为主的云南外贸进出口在大企业大集团的“领唱”中,一路高歌猛进。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铜集团、云南冶金集团、云南锡业集团等企业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曾一度占到了全省加工贸易总额的60%。但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型产业比重大、产业发展层次低,使我省对外贸易主要依靠有色金属和磷化工等粗加工资源性商品,不仅在国家的对外贸易促进政策中受益面小,而且在金融海啸中产业弊端也被充分暴露。
支撑全省经济增长的有色、钢铁、化工等产业,其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由于我省企业对大宗产品价格缺乏定价权,在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拿磷化工产品来说,2009年尽管出口量增加18.6%,但出口金额却下降了51%。
进出口贸易同样急转直下。数据显示,2008年,我省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为96亿美元。而2009年一季度,我省外贸总额下降了50.3%,降幅居全国之首;去年9月当月出口仅完成4.1亿美元,出口增速创年内新低。2009年前9个月,外贸形势出现5个负增长:加工贸易负增长;冶金产品出口负增长,部分磷化工产品出口几乎停滞;主要大型工业企业出口持续负增长;主要民营企业进出口负增长;州市进出口增幅大幅回落,部分州市出现负增长。整个2009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仅完成80.2亿美元,负增长16.5%。
由于没有沿海的区位劣势以及外贸基础薄弱,云南进出口贸易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在金融危机之中更是困难重重。
企稳回升的关头
飓风之后,我省外贸进出口力图冲破坚冰。
云南锡业集团在对外贸易量价齐下的危机时刻,提出了“内降成本,外调市场,抢抓机遇,促进发展”的危机应对工作思路,实施外购原料创利、生产管理创效等一系列“转”和“调”的举措,企业2009年挖潜创效10亿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利润3.3亿元,从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中稳健走出。
云南福瑞达进出口有限公司是我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首批试点企业之一,由于对市场把握精、准、快,从2007年到2009年,公司不但没有受到危机的冲击,反而实现了利润的逐年翻番。总经理刘笑梅说:“我们把对欧美发达国家传统市场的关注转向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开拓新市场、开辟新的营销渠道。”
和这两家企业一样,一些外向度较高的企业在冰雪消融之时渐露温暖的气息。据海关统计,1-7月,我省进出口总额达到77.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4%。
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自身,都在市场瞬息变化中,适时地“转”和“调”。在进出口贸易恢复增长的同时,显现出结构调整的成效——
经营主体结构趋于合理。大型工业企业、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快速,外省新落户企业进出口高速增长。
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完成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0.1%,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5.9%,比重首次占我省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外贸企业总数在去年首次突破1万家之后,今年上半年达到了11233家。
出口贸易结构得到改善。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8.7亿美元,同比增长159.9%,占全省出口额的25.5%,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农产品出口经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仍保持增长,成为第二大出口商品。机电产品、农产品以及纺织服装三类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51.9%,根本改变了有色金属和磷化工等传统产业主导我省出口的局面。
新兴市场不断拓展。上半年,我省对南美进出口完成8.2亿美元,同比增长756.2%;对非洲进出口完成3.9亿美元,同比增长304%。
加快发展的出路
纵比,今年上半年我省的进出口总额已接近2006年全年的水平;横比,我省外贸仅占全国的1/200。我省进出口贸易尽管走出了金融危机的寒冬,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在稳定扩大我省出口所占国际市场份额的基础上,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市场开拓能力,积极推进对外贸易从单纯的规模速度型向规模速度型和优质效益型并重转变;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海鲜、玉石等特色产品和节能降耗环保产品的进口,努力协调进口政策和省内产业政策的互动、对接,推动我省产业结构升级。进出口贸易亟须在新一轮发展中提质增效。
“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反弹迹象,种种利好因素开始显现;人民币升值压力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小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贷款难,贸易便利化问题仍然存在,困难同样显而易见。“打基础,优化我省进出口商品结构;强主体,培育大型外贸进出口企业;建物流,打造聚散快捷的物流体系;活口岸,提高口岸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优服务,为我省外贸企业创造更多商机。”省商务厅厅长熊清华指出,我省将“组合拳”出击,全面推进外贸进出口在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中提质增效、加快发展。
云南的出路在开放。云南冶金集团把企业的发展与全省的战略部署联系起来,制定了五大产业板块,增加了多晶硅、钛产业等高附加值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业务,巩固公司做强做大冶金外贸基石。云南锡业集团则通过由传统的生产经营型向投资控股型企业转变、由传统的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向资本多元化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资产结构调整、人才结构调整等,打造有色金属、新能源、稀贵金属等六大产业,构建资源立足澳洲、东南亚,面向欧美市场的有色金属产业的海外板块。
玉溪凤凰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营猪肉制品的生产企业。今年前7个月出口量2300多吨,创汇1200多万美元。企业走出口业务和实体经营相辅相成的路子,在带动当地农户发展规模养殖的基础上,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积极发展猪肉熟食品加工,实现了从2007年800多万美元到2009年1800多万美元的突破。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纷纷在“转”与“调”中找到了和弦。
记者 罗蓉婵 吴晓燕(云南日报)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