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十一五”末99%行政村通油路

2010-10-7 11:1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9月27日中午,在张家口张北县公会镇到南口房线公路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冒着大风加紧施工。“这就是张北最后两条正在建设的通村公路中的一条,再过十几天两条公路通车后,全县‘村村通’率将达到100%。”张北县交通局局长杜世成说。    
  据悉,到“十一五”末,河北省99%的行政村将通上油(水泥)路,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3.3万公里。    
  多渠道筹措资金 农民宁自掏腰包也要修路    
  路是连接村与村、村与外界之间的重要通道,一些农村地区落后的道路和陈旧的路网结构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为了使这条通道更加便捷、畅通,2003至2009年,河北省累计投资32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9.2万公里,解决了108个乡镇、3.3万个行政通油(水泥)路问题。   
  但是,由于建设总体规模大,加上随着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建设成本也水涨船高。据测算,目前二、三级公路改建工程每公里造价约为180-200万元和100-120万元,国家和省补助约1/3,其余全部需要县乡政府配套,而县乡政府财政多数较困难,农村公路的建设面临大量资金缺口。    
  “农村公路的最终受益人就是俺们农民,就是让俺们自己贴钱,这路也得修!”为了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张北县乡政府广泛宣传,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在政府引导下,每位农民自愿拿出20元左右现金支持当地农村公路建设,通过集中财力,有效的填补了资金缺口。在怀来县东八里乡上八里村,全村为了修建通村水泥路,通过找外援并在县乡共同支持下,自筹资金达20多万元,修起了一条高标准、高质量的通村路。    
  打造“民心工程” “七公开”确保建设质量    
  2003年以来,河北农村公路建设大规模的铺开,河北省指定出台了一系列农村公路工程管理办法和要求,逐步规范工程管理,确保建设质量。但项目分散、筹资多元、施工力量不足等状况仍给农村公路的项目、资金、质量管理带来不小的难度。   
   2008年,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在农村公路建设领域推行“七公开”(即: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建设计划公开,建设资金补助政策公开,招标过程公开,施工过程管理公开,质量监督公开,竣工验收公开,资金使用公开。),并在全省推广。    
  “七公开”推行以来,河北省农村公路工程逐步规范,从项目程序到内容都置于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以及交通部门的监督之下,有效避免了“暗箱操作”等现象,从而确保了公路质量,净化了建设环境,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 穷山村取回俊媳妇    
  张家口怀来县土木镇甘汲梁村过去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因距110国道较远,先后要通过两个村走10多里地才能到村,多年因道路南行,周围几个村的姑娘都不愿嫁到该村去。    
  “十一五”后,该村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多种筹资办法顺利修通了一条2.4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并在路旁按了路灯。后来,该村还办起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学校”,为全县培训杂交谷子“张杂3号”技术员40多人。    
  昔日的贫困村,因新修了通村公路面貌一新,人气兴旺,从2006年至今,全村已有40多对新婚夫妇成了家,其中一半是从附近村领回来的,她们不是外出打工优秀者就是掌握了新技术的能手,从此村里时髦靓丽的新娘逐年多了起来,甘汲梁村变成了附近人气兴旺的科技智能新村。    
  不仅如此,“村村通”还为小山村引来了大项目。王家楼回族乡西坡村自和外面通了水泥路后,多年流淌的清泉谁一下子引来了三爽水业饮品有限公司投资100多万元的矿泉水项目,为这个全村只有70口人的小山村插上了致富的翅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