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规划,商超应做“模范生”

2010-10-6 11:5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许多消费者在商超购买到因解冻而影响口味的水饺后,便会将矛头直指生产商——这么大的厂家怎么能生产出这么次的产品?或许厂家在为商超等冷链系统背黑锅。

    “在保证食品安全和国内冷链建设方面,商超作为重要一环,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4月8日~10日在深圳举办的“第六届CCFA食品安全年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如是说。

    商超作为生鲜农产品零售的一个重要渠道,越来越受到城市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同时作为整个生鲜食品供应链的末端,也承担了生鲜食品冷链的最大风险,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通过对全国10家大型连锁企业管理人员以及92家超市门店进行调研发现,国内商超不仅收货环节存在着明显的断链现象,而且有关冷链管理要求方面也是乏善可陈。

    麦肯锡的报告显示,经过对全亚洲11个国家17个市场主导零售企业的40位管理人员调研发现,生鲜食品最大的三个威胁是化学残留物、微生物交叉感染/腐败和动植物疾病。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的最佳措施便是加强对生鲜食品供应链的控制,而这点恰恰成了国内商超的软肋。

    郭戈平表示,商超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对冷链建设加以规范管理,推动上游种养殖商以及加工商、物流商的食品安全与冷链管理。
首先,建立冷链可追溯系统迫在眉睫。

    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供应链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带来食品安全隐患,而目前零售企业对生鲜食品冷链的管控是从收货检验环节开始的。国内很少有企业能够做到生鲜配送中心覆盖到所有门店,所以零售商建立全国性的生鲜配送网络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其次,规范商超冷链管理标准。

    通过调研发现,不同商超在冷链规范要求方面有着很大出入。郭戈平举例说,商超在生鲜食品的收货时间要求上从10分钟到40分钟不等,在入仓检验环节商超仅靠感官检测的情况也大有人在。而对于温度不合格的产品,各个商超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同。其中42.86%的超市规定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是可以接受的;14.29%的超市会对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现象采取扣重惩罚,30.77%的超市一旦发现食品超过规定温度便会全部拒收。

    郭戈平说,由于不同商超的冷链标准不统一,甚至在同一零售企业不同区域的流程和标准也存在不小差异。

    最后,加强员工培训,切实推动冷链建设。

    在所有受访超市中,没有一家企业有专门的生鲜食品冷链管理培训,超过60%的企业每年只有一次甚至没有相关培训,这对于人员流动率相当高的零售行业是很可怕的。郭戈平认为,随着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日趋完善,以及对食品安全质量标准的深入研究,商超应该加强对员工食品安全以及冷链规定相关知识的培训。另外,商超应该对消费者进行冷链安全指导、教育,共同推进国内冷链建设以及食品安全。

    我国冷链工程仍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发展农产品冷链工程,虽然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某一个区域到跨区域发展,但是整个冷链工程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易腐农产品长途冷链运输率达100%,而我国仅占总产量的32%,目前还有大量的肉类、水产品、牛奶和豆制品,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欧美铁路运输腐烂率控制在5%-8%,而我国高达25%-30%,每年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

    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我国一些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提供全程式低温保障。海南香蕉产量已过百万吨,香蕉大量上市之时,冷库根本容纳不下,只得依靠加快出岛速度来缓解压力。今年因为消费者对香蕉枯萎病有误解,导致香蕉出岛迟缓,部分香蕉腐烂,蕉农、蕉商为了尽快出货,只得竞相压价,导致香蕉产业一度受损。

    一条完整的冷链,要有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冻运输与配送、冷冻销售四个部分,目前我国冷链工程建设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政出多门,地区条块分割,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冷链工程的“链接”和一体化运营。二是手段落后,科技含量较低。三是信息不畅,商品流动缓慢。四是规模较小,融资能力脆弱。五是缺乏上下游一体化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冷链工程建设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 

    一、支持冷链工程的区域协作和实现网络化。对一省而言,农业政策性金融应重点支持省、市县、乡镇三级市场体系建设与现货市场网络建设,逐年消灭农产品重点乡镇的冷链空白点和盲点,使冷链工程的阳光普照到全省农产品生产的所有区域。

    二、支持一体化经营。农产品产销业务经营一体化是冷链工程的生命线,农业政策性金融应择优支持两大机制建设:一是支持企业构建或推广农产品的产地包装、收集→自制冷源集装箱货车储运→销地以集装箱为单元批发、销售的运营机制。二是支持企业以合资合作或行业协作等形式走向联合,促进冷链工程与种养等相关环节建设的互动、共生、共赢关系。

    三、支持建立可操作的企业融资平台。可增设软贷款品种与当地政府、企业共同注资创建融资平台,成立相应的农产品冷链工程企业信用担保协会,为投资主体拓宽融资渠道。两年前,国家开发银行就已在海南进行了成功实践,通过创建城乡信用协会平台、县域担保公司,为澄迈县、琼海市、乐东县等多个市县发放贷款,支持小企业建设冷库,借贷者取得良好收益,银行也取得了良好效益。

    四、探索建立农产品冷链工程企业贷款新方式。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栗惠民认为,参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办法》的有关条款,在贷款条件、期限、展期、利率、方式等方面,可以给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更加优惠的政策,并简化贷款办理程序,提高效率,适当降低贷款门槛,吸引冷链工程企业与农发行建立信贷关系。

    五、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探索和完善冷链工程企业以房地产、机器设备、交通工具等,作为资产抵押物抵押贷款;推广“企业联保+企业信用担保协会担保”“企业之间相互保证担保或反担保”等新型担保模式;对企业申请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中长期贷款,可以以其未来形成的可操作的资产作为抵押物;对企业申请用于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贷款,可以以其承包15年以上的土地使用权和投入自有资金形成的冷链工程建设项目整体为贷款抵押。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