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不能一推了事

2010-10-31 1:0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李卫卫
    众所周知,为了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现在很多职业院校都普遍采用“2+1”的教学模式。所谓的“2+1”指的是:学生在学校进行2年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后,在毕业前的最后一年前往对口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同时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还能更进一步地了解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为未来的顺利就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该模式受到不少职业院校的追捧。
    作为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一种模式,顶岗实习制度如果执行的好,的确可以实现上述诸多好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校的顶岗实习却因为种种原因致,使效果差强人意。
    一方面,有的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得不是很顺利,没有积累起稳定的企业资源,因此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顶岗实习岗位,根本无法保证一年的生产实习期。这势必影响到学生实操水平的提升,难免使其就业受到影响。
    记者在采访中曾接触到一位青岛某职业学校物流管理的大三学生小赢。他告诉记者,他现在正在江苏的一家物流企业实习,而其他的20几位同学则三三两两地分散在浙江、青岛等地的几家企业。
    虽说学校解决了他们的实习问题,但小赢和同学们仍然有不少怨言:“我们学校物流专业开设的时间不长,也没有什么企业资源。但为了能够让我们去顶岗实习,学校把物流班的将近30几位同学委托给了一个人才中介,让其给我们介绍单位。”小嬴告诉记者,通过这种方式落实的“实习单位”,多数都跟所学专业不对口。“即便是像我这样比较幸运的进入物流公司,身份也完全跟临时工无异——既没有人对我们负责,也没有实习计划和老师进行指导,完全属于‘放羊式’。这样的顶岗实习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我和同学心里真的没什么底。”
    而据了解,像小赢所在学校这样,通过中介机构给学生安排实习岗位的院校并非个例。尤其那些没能力建立实习基地学校,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手段。
    退一步说,如果这些学校仅仅是依靠中介机构来弥补自身企业资源的不足,在学生的实习单位落实之后,能够加强对学生的跟踪指导,那么,顶岗实习的效果或许并不会受到大的影响。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不少学校把学生送出去后,就完全撒手不管了。无怪乎有些学生会像小赢一样,抱有相当大的抵触情绪,质疑这种“为了实习而实习“的做法。
    对此,有专家建议,在将学生安排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之后,学校并非万事大吉。而应该进一步做好对学生的跟踪管理。现在,有些学校为了保证学生顶岗实习顺利完成,都会在实习基地派驻专职带队老师进行指导;而学校则要定期听取带队指导教师的工作汇报,定期到企业走访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引导和解决。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保证实习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也是对学生负责,同时对学校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一方面,学校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密切与企业的联系,深化校企合作;更重要的是,通过高质量的顶岗实习,学校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如此一来,学生毕业之后才会有好的出路,学校才能在社会上获得好的口碑。这对于一些正在招生难的窘境中苦苦挣扎的职业院校来说,或许会成为一个新的突破口。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