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煤运输“大动脉”平稳“过冬”

2010-10-31 1:0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曹玲 刘英 杨隽宁
● 提前备战
    日前,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寒潮大风天气对港口运输的影响,秦皇岛海事局在辖区海域进行了模拟演练。演练模拟了大风造成大量船舶滞留锚地、部分船舶因锚链断裂导致船舶移位、南方电厂电煤告急等“险情”,在该局的周密部署和快速反应下,“险情”被一一化解。
    据了解,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秦皇岛辖区海域常遭受冬季大风的侵袭。由于辖区内的秦皇岛港是我国最大的煤炭中转港口,所以该海域一直被称为我国北煤南运的“大动脉”。冬季寒潮大风、大雾、海冰等恶劣天气的频发将直接威胁到电煤运输船舶进出口港、靠离泊位的安全,一旦造成船舶压港、阻塞海上运输通道,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更好地保障电煤运输“大动脉”平稳“过冬”,秦皇岛海事局未雨绸缪,根据交通运输部、部海事局和河北海事局的要求,早准备、早部署、早检查、早落实,针对不同时期的天气状况对船舶航行和作业安全带来的影响,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监管措施。并按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原则,制定了《冬季大风应急保障现场处置预案》以及《秦皇岛市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做到有章可循,一旦进入应急状况,海事执法人员能够快速有序的开展应急工作。
● 积累经验
    为切实维护辖区水上通航秩序,保障能源运输通道的畅通,秦皇岛海事局在多年的监管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通过推行电煤船舶一站式服务、电煤船舶优先使用航道、允许电煤船舶提前待泊、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允许电煤船舶提前排放压载水、积极打造能源运输绿色通道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船舶周转率和营运效率,在防抗冬季大风、保障能源运输安全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2009年底至2010年初,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我国北方大范围出现了大风降温天气。去年10月底11月初,秦皇岛海域连续经历了2场寒潮大风,风力最高时达9级以上,浪高达到6米,当时锚地锚泊船一度多达356条,一晚上30多条船走锚,海上电煤运输通道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对此,秦皇岛海事局快速反应,通过各方配合,成功维护了寒潮大风期间辖区水上安全形势的稳定,确保北煤南运大通道的安全畅通以及华南、华东各大电厂的正常运转。
    近年来,秦皇岛沿海水域受寒潮、风暴潮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这也引起了海事部门的重视。“秦皇岛港在国家能源战略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辖区水域冬季恶劣天气频发,如何应对恶劣天气,降低它对港口运输的影响,是我们保障海上电煤运输安全、畅通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课题。”秦皇岛海事局局长邓民说。
● 探索前进
“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在总结以往防抗冬季大风、保障能源安全运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该局结合今年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的实际情况,推出了一些新的措施。”邓民介绍道。
    为了与各方建立起严密的联系,共同应对冬季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对海上能源运输的不利影响,近日起,秦皇岛海事局将建立港口、电厂、船公司、海事四方协调通气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四方信息通气会,方便港口、电厂、船公司及时了解电煤船舶运输状况,也方便海事部门及时掌握港航、发电企业面临的困难和实际需求,更好地支持和服务电煤运输。“当大风、能见度不良等恶劣天气造成封港、限航时,今年将采取根据天气和海况实施电煤船舶分段放行的制度。”该局副局长孟毅说,海事部门会密切关注气象条件,对通航条件进行准确评估,灵活施行临时性交通管制措施,按电煤船舶优先原则,“见缝插针”的组织船舶集中进出港,最大限度的为船方争取短暂的可航时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