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的时代担当: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2010-10-3 1:0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重卡东风天龙、大力神单月销量过万,东风重卡从十堰出发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还远销俄罗斯、中东等世界各地。
  武当仙山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近200万。十堰现代服务业的几家三甲医院,服务对象远远超过十堰地区,它们还是陕西安康等地方的医保定点医院。
  十堰产业经济发展,将十堰置身于一个开放的大舞台当中,在这个舞台上荣膺重任、奋发有为,是十堰时代的担当与责任。

  区域性中心城:一种向往与追求
  2009年5月,十堰决策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当中,最早提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统筹城乡,加快发展,全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活动主题。
  决策层面认识到:十堰市地处鄂豫陕渝四省市毗邻地区的结合部,是全省唯一的与三个外省市接壤的省际城市,能够更多地接受省际区域其他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贯彻落实中央和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促进十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载体。
  21世纪是中国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新世纪。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区域间城市的竞争。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能通过城市极化效应的放大,进一步提高市场化、开放化程度,在更大空间更加有效地聚集和整合生产要素,推动区域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区域内产业分工,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从而不断缩小与发达区域的差距。
  建设区域性中心城的目标确立为:把国家大局的需要与十堰现实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十堰加快发展的比较优势,促进十堰发展转型升级。力争到2020年,把十堰建设成为国家级现代制造中心、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和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
  市委书记陈天会说: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一个目标,反映了对十堰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基本定位;其次它是一种追求和向往,昭示了对城市今后发展的良好预期,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三是一种激励,为加快十堰发展提供了新的压力、动力和责任。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顺应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实现十堰发展转型的现实选择;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两圈一带”战略,实现十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在七个方面狠下功夫: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突破性发展旅游业,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区域经济聚散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区域经济基础;精心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搭建区域合作平台,实现区域发展共赢。
  区域性中心城,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这是一场远大征程的先声,这是百里车城在光荣与梦想照耀下的现实胆识与气魄。机遇展露,浩气长存,一切皆有可能。

  三区一中心,区域性中心城的新征程
  时隔半年,十堰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决定》。这个《决定》被坊间普遍认为是指导十堰跨越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最终形成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和目标,即: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级汽车产业集聚区、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
  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发挥十堰大山、大水、大人文的优势,以武当山为中心,整合山水旅游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形成旅游景观集群,打造人文生态交融、观光休闲养生一体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
  国家级汽车产业集聚区是坚持整车与零部件一起上、生产与流通两手抓,提升十堰汽车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十堰汽车城地位,建设成为“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是保护库区水生态环境,保障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完善,构建华中地区生态屏障、汉江中上游水资源开发保护中心,确保国家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安全;加快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绿色食品、生物质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建设成为全国生态经济示范区。
  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十堰全国公路交通枢纽城市地位,构筑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和汽车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教育、文化、科技、医疗等现代服务业,把十堰建设成为集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医疗中心、科技中心、信息中心为一体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
  它描绘的前景是:到2015年,区域集聚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初见成效。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达到12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100亿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主要经济社会发展人均指标位居区域前列;到2020年,区域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城区人口达到100万人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110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化率超过55%。
  区域性中心城的战略设计深入人心,在国内媒体上也得到广泛传播。2009年,十堰相继与湖北省水利、物价、民政等多个部门签署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合作备忘录。各县市区以及各行各业,也在这一战略设计之下积极谋划,奋发有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