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十一五”科技创新促现代交通运输业大发展综述

2010-10-29 12:3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五年一回眸,“科技创新”战略推进交通运输发展再写辉煌篇章。“十一五”以来,交通运输行业不断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大科技投入,组织开展科技攻关,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 
    科技攻关 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十一五”,交通运输行业紧紧抓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安全保障、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急需的共性和核心技术,组织调动行业和社会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长大桥隧建设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科技支撑完成了一批世界级高难度桥梁建设工程,推动我国由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迈进,公路隧道建设技术水平跨入世界前列;特殊地形地质条件下公路建设技术取得新突破,形成了沙漠、冻土、膨胀土、岩溶、黄土、盐渍土等6类特殊地质筑路成套技术,使我国特殊地质地区筑路技术整体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航道整治和港口建设技术不断发展,形成了我国独创、世界领先的一整套大型河口航道治理的先进技术,港口建设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及重大装备技术,推动了我国港口建设从沿岸近岸水域向离岸深水水域的发展;信息通信等高新技术的集成应用得到加强,电子政务、公众出行信息服务、道路运政信息化、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港口物流管理、集装箱电子标签、国家空中交通管理系统、邮件自动化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管理技术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智能交通和物流信息化实现由研究试验向集成应用转变;安全保障与节能减排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交通运输部与科技部、公安部联合实施了道路交通安全科技专项行动,构建公路交通安全技术体系框架,实现了应用技术、管理技术、标准规范、长效管理手段的创新,水上安全、救助打捞、船舶检验等监管手段和装备技术不断创新,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 
    提升创新能力 有效保障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部以加强交通科研基地、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强化创新能力建设,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升。 
    完善行业重点实验室布局,行业重点实验室达到43个,覆盖了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发展的主要领域,在开展高水平研发活动、培养优秀科技人才、进行高层次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工程中心培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顺利推进,促进了交通科技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有效利用,提升了交通科技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交通运输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实施的一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有效提高了溢油、救助等应急能力建设。 
    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研发组织模式,交通企业在重大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加大投入,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交通企业。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注重加强科研条件平台建设,推进创新体系建设,为全行业科技持续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交通运输行业通过科研基地建设、重点项目研发、专项培训计划等方式,培养、锻炼和汇聚了一批交通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梯队逐步形成,人才队伍结构显著改善,交通科技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完善政策 营造有利创新环境 
    五年来,交通运输部不断建立健全交通科技管理制度,完善交通科技创新政策,营造了有利于交通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强管理创新,提高了交通科技管理水平。 
    加强交通科技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和政策问题研究,完善了科技计划管理体系,设立了交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计划和企业创新项目计划,制定修订了科技项目、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管理办法。 
    交通运输部还与科技部建立了部际会商机制,与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加强了科技合作与信息交流。民航局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了民航联合研究基金。加快完善交通技术标准体系,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突破。交通运输部还积极搭建科技创新的国际平台,进一步提升了交通科技国际合作水平。采取科技示范工程、专项行动计划等多种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强化决策支持研究工作,为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针对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政策、管理等问题,组织开展了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交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政策研究,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为部党组提出“三个服务”、“四个创新”、“三个转变”、“一条主线、五个努力”等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提供了理论支撑。各地交通运输部门注重加强决策支持研究,取得了一批有理论、有实践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支撑了科学决策,促进了交通运输科学发展。 
    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交通科研机构、交通企业等组织制定和有效实施了“十一五”交通科技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了具有各自特点的交通科技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探索成果推广应用的工作机制和途径,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推进了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初步统计,“十一五”全行业科研投入超过100亿元,比“十五”增长60%以上,取得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0多项,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为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浙江科技创新支撑现代交通“三大建设”    
    截至2010年9月,浙江“十一五”期间完成研究项目鉴定、评审245项,其中,18项达国际领先水平、66项达国际先进水平、108项达国内领先水平;2008年、2009年分别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技奖8项、15项,名列全国前茅,浙江省科技进步奖的获奖率稳定在50%左右。 
    杭州湾跨海大桥体现跨海桥梁建设最新技术成果。 
    浙江先进实用的优秀交通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科技项目成果质量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已经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浙江省成功建设的一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桥梁,是体现跨海桥梁建设最新技术成果的标志性工程。大桥通过一系列技术研究和实践,获得25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其中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一系列自主核心技术。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卞钧霈介绍,大直径超长钢管桩成套技术,大吨位70米预应力箱梁、大吨位50米预应力箱梁整体预制、架设等技术,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技术,跨海长桥全天候运行测量控制关键技术等,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创新重点依托项目--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海洋环境混凝土桥桥面铺装结构与铺装技术、西堠门大桥北边跨钢箱梁架设技术、金塘大桥60米预制箱梁蒸汽养护自动化控制技术、直升机牵引悬索桥先导索过海新技术等多项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跨海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交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十一五”期间,在交通运输部的关心和支持下,浙江交通科技取得明显进步:一方面是科研成果质量有大幅度提升,全国性评奖的获奖数量从“十五”期的年均3项左右上升到“十一五”期间年均近20项;另一方面,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中的技术成果基本上得到应用或推广,“十一五”期间已实施的成果推广应用项目达400余项。 
  建立完善创新体系 
    自2006年全国交通科技大会上提出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目标后,浙江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组织调研,形成“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调研报告,将整个创新体系归纳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院所为支撑、中介为桥梁”四句话,详尽分析四个层面的定位、工作现状、存在问题、下一步思路,逐项开展工作,创新体系逐步建立、完善,推动了科技创新的持续开展,进而初步实现了科技对浙江现代交通“三大建设”--“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建设的有效支撑。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教处处长吕新龙介绍,“十一五”期间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工作,加大科技投入,对科技管理工作进行多项改革。例如,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思路作出重大调整,选取跨海大桥、山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软基处置等作为突破口,试行招投标和课题大纲评审两项新制度,优化课题;实施省厅对各市局的科技考核、开发试用科技项目软件,使项目管理落到实处;设立“交通地方标准编制计划”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计划”,着力解决新技术与现行标准不一致问题;组建市级交通科技成果推广中心,探索中介培育的新途径;开办“浙江交通科技网”,建立科技信息沟通机制。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还努力建设全省性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着手建立规划体系、充实计划体系、营造政策和制度体系、完善支持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体系,组织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同时每年开展近100项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成果转化,结合重大工程项目开展一批关键技术的集成,培育各专业带头人为代表的交通专家权威群体,推进“创新”战略的深入实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