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霍林郭勒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实现新跨越

2010-10-28 13:4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国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每一次经济的大发展都伴随着一次思想的大解放,而思想上的解放又推动了新一轮的经济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思路在未来的竞争中继续赢得发展的先发优势,我们必须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就霍

  林郭勒而言,要推动区域经济新发展、新跨越,关键也在于解放思想、科学发展。

  作为一座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的新兴能源工业城市,近年来,霍林郭勒市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条件,大力推进能源转换战略,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持续、协调、跨越发展的强劲态势。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亿元,比“十一五”初期(2006年)增长3.2倍,人均GDP达到2.9万美元。财政总收入实现24.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攀升至全区第15位、内蒙古东部第2位。财政总收入位列全区第10位,跃居内蒙古东部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郊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000元、11000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4.1万元。养老、医疗、工伤、低保等各项保险、保障水平均处于全区前列。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国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调整,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霍林郭勒市要实现内蒙古东部地区收入最高、环境最美、产业最优、活力最强、社会最和谐的“五项之最”地区奋斗目标,实现在区域经济竞争中的新一轮跨越发展,就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理性地认识霍林郭勒发展阶段的历史特征和区域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强烈的发展意识,通过统筹协调的办法,全力提升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水平,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具有霍林郭勒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发挥优势,抢占区域经济发展高地

  霍林郭勒地处东北经济区,是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是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交界处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具有四大明显优势。一是区位优势。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版图上看,霍林郭勒市正处于核心位置,是贯穿东西、连接南北、辐射周边的一个“点”,靠近东北三省,公路、铁路正向周边地区扩展和延伸。且霍林河煤田距沈阳、长春等东北能源负荷中心均在600公里左右,处于有效市场半径内,辽吉两省部分煤矿已经面临煤炭资源枯竭,霍林河煤田在内蒙古东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国家煤化工产业的规划中提出,为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甲醇输送出来,计划投资50亿元,在呼伦贝尔—霍林河—阜新—锦西修建一条长1800公里、年输送甲醇能力在1000万吨以上的输送管线。自治区按照《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发挥内蒙古东部的区位优势,初步规划建设呼伦贝尔、霍林河、锡林浩特3个大型煤化工基地,把内蒙古东部建成国家重要的煤化工基地。随着锡林郭勒—乌兰浩特铁路的开工建设,鲁—霍运煤专用公路的开通,各相关产业的集聚发展,霍林郭勒市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白音华至霍林郭勒、锡林浩特至霍林郭勒等公路通道正在规划兴建,跨越行政区域建设经济区、经济带已经成为众望所归。二是资源优势。霍林郭勒市是一座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霍林河煤田面积为540平方公里,褐煤精查储量119.2亿吨。原生腐殖酸储量2.6亿吨,周边200公里半径内有储量丰富的食盐、硅石、石灰石和铜、铁、铅、锌等优质资源有待开发利用。三是产业优势。通过近年来的发展,霍林郭勒市工业化水平明显提升。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已成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力量,并对周边地区形成了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全市煤炭产能达到5000万吨;投产电力装机260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250万千瓦、风电装机10万千瓦);电解铝产能43万吨,铝后加工产能38万吨;褐煤提质和褐煤干馏转化能力300万吨。自治区从加快东部盟市发展的角度,大力支持东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步伐,并出台了配套优惠政策。霍林郭勒市已被列为自治区东部三大煤炭基地之一和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预计到2012年,霍林郭勒市将形成煤炭6000万吨,原铝60万吨,电力装机400万千瓦,煤化工产品500万吨,铝后加工产品55万吨的生产规模,成为内蒙古东部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四是实力优势。当今世界,谁抢先占领了产业、技术的制高点,谁将获得在区域发展中的巨大优势。霍林郭勒市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已在“煤、电、冶、化”方面形成了自身的优势,这集中体现在地区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2005年,我市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进入全区经济最具发展活力旗县前10强,连续4年跻身中国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之列,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日益显现。到2009年,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已经攀升至全国第120位、西部百强第15位。荣膺“2009年度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和“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称号。这些数据真实展现着霍林郭勒市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优化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这为我市优化产业结构指出了明确的方向。2009年,我市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8亿元、105亿元、53.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6︰33。由此可见,第一产业过轻,第三产业较轻,第二产业相对重,产业结构尚不优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正确处理三次产业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围绕“稳定一产、提升二产、壮大三产”的思路,立足现实,正视问题,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逐步实现由以第二产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转变,增强城市发展后劲。

  (一)以提升二产发展为重点,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

  在以人为本的核心之下,寻求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目前,我市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已占到66%,达到105亿元。其中,煤炭产业增加值(61.3亿元)占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58.4%,原铝产业增加值(29.4亿元)占27.9%,两大行业合计占86.3%,由此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原煤、原铝占比重高,第二产业的耗能较高、环境污染较重、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较低、初级加工企业较多,“煤、电、冶、化”四大主导产业以及“煤电铝、煤电硅、煤化工”三大产业链还未能全部释放经济效益。就我市而言,第二产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工业,也是我市经济发展的脊梁。工业发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市在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区域经济中的发展地位。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尤其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延伸原材料基础产品的产业链,提高产品增值水平,扩大工业和产品深加工的比重,逐步减少工业和产品粗加工份额,提高工业的加工程度和科技含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是在产业延伸上做好“长”的文章。产业链条越长,其终端产品附加值越高,企业经济效益越好,区域经济拉动作用越强,循环经济的发展层级越高。应当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精深加工水平。由主要生产面向中下游产业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延伸到生产直接面向市场和消费者的终端产品,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在铝后加工方面,目前我市以生产铝合金铸锭、建筑及工业铝型材、汽车铝轮毂等铝产品为主,其终端产品只有汽车铝轮毂。这几种产品只消化电解铝总产量的50%,在鸿骏铝厂43万吨和毗邻的扎鲁特旗70万吨原铝全部投产后,这个比值将降到不足45%,余下的全部作为原料出口或销售给国内的众多厂家,导致附加值的大量流失。所以,今后我市将集中向铝的三级加工层面突破,将铝扁锭、精铝、铝盘杆、铝棒等二次产品就地转化增值。重点推进电子光箔、化成箔、电子电熔器等铝水用量小、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的终端产品类项目。实现由初级产品向中级乃至终端产品延伸,力争原铝就地转化突破70%,把霍林郭勒市建设成为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最大的铝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煤化工方面,2009年,我市原煤产量已经突破5000万吨,其中地方就地转化300万吨。外销煤吨煤税附15—20元,通过发展节水型的褐煤提质或褐煤低温热解,煤炭增加值和税附可以增加一倍,达到原煤二次增值,逐步实现了外销原煤二次转化。同时,通过适度发展耗水型煤气化、煤直接液化类项目,推动产业链逐步由现在高热值煤、半焦、煤气、焦油向甲醇、二甲醚、石油、焦油化工产业等方面延伸。在煤电硅方面,依托源源工业园,加快发展壮大多晶硅产业投产,积极引进三氯氰硅、单晶硅等中下游产业,不断延伸煤电硅产业链条。

  二是在产业升级上做好“高”的文章。加大力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注重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由原料输出型向转化增值型转变,推动产业层次由低端向高端演进。严把项目准入关,在招商引资的理念上坚持“要数量更注重质量”的高标准准入门槛,推行招商引资项目评估体系,成立项目入园评估小组,对入园的工业项目在效益、实力、环保、耗能、发展前景和科技含量等方面进行科学、严格的筛选和把关,着力打造一批高科技含量的区域知名品牌企业。

  三是在产业多元上做好“大”的文章。着力培育强势企业。按照“大项目、大集团、产业群”的发展模式,突出抓好一批投资额度大、配套节点多、产业关联度高、市场开拓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较强创新能力、较高科技含量的大企业、大集团。在国家许可、市场需要和环境具备的情况下,把握各种潜在机会,不断培育新的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力量,全力推进投资超百亿元的锦江集团100万吨镁铝合金等一大批主导产业项目,依托资源优势和驻市大企业,集中生产要素,加速壮大主导产业,切实提高产品的本地转化率,提高产业附加值。到2012年,力争电解铝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煤炭加工转化率达到25%。

  (二)以壮大三产发展为途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

  发展第三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目前,霍林郭勒市第三产业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并不高,第三产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33%。到“十二五”末期,我市力争将三产比重提高到40%,还有7个百分点的差距,近47亿元。而目前,我市第三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规模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今后几年,我市将紧紧抓住工业化、城市化飞速发展带来的大好机遇,以旅游业和物流业为突破口,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形成合理的规模和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逐步增加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一是高水平策划运作旅游业。着力在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扩大旅游促销、优化旅游环境上下功夫,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拉动第三产业、提升地区影响力和文明程度的突破口。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重点景点建设,利用滑雪场、素质训练拓展中心、水上高尔夫等项目,提升旅游业吸纳力和承载力。以内蒙古东部旅游区域合作协会为平台,做好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对接,打造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尽快融入内蒙古东部和东北旅游大体系,拓宽旅游业发展空间。二是加速推进现代物流业。就我市而言,物流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受区位、交通、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目前还存在成本高、产业链条不完整、专业化水平较低、物流市场尚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按照大流通、大市场的思路,继续发展以交通物流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各具功能的物流园区。通过完善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共享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入物流领域,促进现有物流服务功能的整合和延伸,加速推动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力争通过2至3年时间,初步形成现代化物流网络,实现构建区域物流中心的目标。

  (三)以稳定一产发展为保障,构筑区域经济发展平台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一产业是其他所有产业的基础。对于我市来说,第一产业的发展目标就是服务城市和服务工业,在结构调整中实现城郊社区居民稳定增收。霍林郭勒市总面积5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不足2万亩。总人口1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不足1万人。现辖5个街道办事处,21个社区,其中7个城郊社区。辖区面积、人口情况、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特点等现实因素,制约着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大规模发展。近年来,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左右,对于拉动地区经济总体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为此,我市提出了“收缩村屯、减少农民、提升产业层次”的工作思路。

  一是在“农村”居住环境上实施“定性规划”。结合城郊社区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在全市总体发展规划框架内,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针对生态破坏严重、制约驻市企业生产发展、影响市容市貌等现实问题,对7个城郊社区的发展方向进行定性规划。按照规划,2年内将7个城郊社区中的4个整体搬迁转移。通过一系列的综合配套措施,加快实现农牧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在“农民”就业创业上实施“定向转移”。按照三个三分之一思路,引导和鼓励城郊社区人口中的三分之一人员,进入设施农业园区和设施牧业园区,从事设施化种植业或特色养殖业;引导和鼓励三分之一人员,通过规范劳务市场和中介机构,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规范化程度,积极发展高效益的打工经济;引导和鼓励三分之一人员,与大企业、大项目及第三产业用工需求紧密对接,根据用工需求的方向和规模,有针对性地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使城郊社区居民转变为具有一技之长的固定产业工人。

  三是在“农业”发展提效上实施“定位收缩”。设施农牧业是高效农牧业,也是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方向。从产业升级角度来讲,我市将按照“收缩转移、集约发展”战略,围绕服务城市和增加城郊居民收入两个方面,加快设施农业发展,加大公共服务力度,重视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加强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提高设施农牧业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推动设施农牧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市已初步构建了以设施农业、特色养殖、民俗旅游为产业发展方向的收缩转移框架体系。从2007年到现在,我市通过本级财政预算安排、整合项目和群众自筹资金的方式,高规格建设设施农业园区和特色养殖小区。目前,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已经达到1530亩,生产面积563亩。另外,还进行了水、电、路、暖等配套设施建设。通过采取收缩转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方式,一步到位,彻底解决转移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三、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打造新的经济发展优势

  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发展,对霍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霍市的发展也必将成为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重要战略支撑之一。我市将牢牢抓住当前一切有利机遇,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进一步放大霍市在内蒙古东部和东北经济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在内蒙古东部和东北振兴发展的进程中乘势借力,跨越崛起。

  (一)以抓好节能减排为突破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可持续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过去几年,我市严格落实退、建、管各项措施,狠抓生态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万元产值能耗逐年下降,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目前,相对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矿山复垦和生态恢复进展依然缓慢,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任务还十分艰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围绕打造“环境最美”地区目标,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力争实现现代化大工业与青山绿水相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按照“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要求,突出抓好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节能降耗和治污减排四项措施。在环境保护上扎实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管理,尽快实现重点治理区域的生态全面好转;在生态建设上大力度地加强矿山复垦工作,重点加强对排土场的综合整治,从根本上减轻排土场烟尘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在节能降耗上认真落实科学发展,实施工作责任制,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有效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在治污减排上坚决淘汰能耗高、污染重、工艺装备水平低的落后产能。认真执行“四个关闭”措施,即利用2到3年的时间,关停市区内所有的小腐殖酸厂,关停所有产量低、环保不达标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小煤矿、小烟囱、小锅炉,关停所有存在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的粘土砖厂。

  (二)以城市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城市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载体,对经济发展要素的吸引有着重要作用,内蒙古东部和东北经济区域的发展也必将紧紧围绕中心城市来展开。因此,进一步加快城市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是我市在东北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保持长久优势的战略性工作。当前,要用国际化标准、用更高的战略眼光和更大的战略气魄来把握城市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城市功能分区的具体规划、交通和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布局建设、大型物流中心及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做实做强城投公司,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城市经营与发展的路子。努力将霍林郭勒市打造成为一个功能相对完善、人居环境良好、地方特色浓郁、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城市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以加快发展为突破口,破解地区发展瓶颈,打造优势区域中心城市。一个地区的发展瓶颈,不仅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也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密不可分。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破解发展瓶颈,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寻求更新的发展方法。目前,霍林郭勒市还面临水源短缺、运力紧张和优惠电价、落地电量等制约跨越发展的一系列瓶颈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创造性地加以解决。一是全力构架立体交通网络。制定长远的总体建设规划,加快建设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借助国家加快铁路、公路和支线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全力争取项目建设,逐步把霍林郭勒市建设成为通辽北部乃至内蒙古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铁路方面,全力争取霍林郭勒至阿尔山、至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两条铁路项目落地,积极配合通霍铁路复线改造和锡乌铁路工程建设。公路方面,加快霍林郭勒至阿尔山公路建设进度,推进霍白、鲁霍公路建设进程。空港方面,加快推进霍林河支线机场项目审批进程,力争今年开工建设,“十二五”中期实现通航。二是加大水资源开发。水是制约霍林郭勒市打造重要能源及化工基地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几年,随着霍林河水库的建成,露天煤矿疏干水的循环利用,巴润河水库的积极规划,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将会有所缓解。但从长远发展考虑,霍林郭勒地区必须利用好地表水资源和周边地区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加强区域间合作,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三是加快新能源开发。积极做好以风能、煤炭、金属矿产和地下水资源为重点的资源勘查工作,争取“十二五”期间有一批新能源项目落地投产,着力为建设内蒙古东部乃至东北地区重要能源重化工基地提供充裕的后备资源保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