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西部经济高地
2010-10-28 13:2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一条条高速公路,串起巴山蜀水;一座座山乡村落,展露如画新颜;一个个新兴产业,紧追时代前沿;一道道清泉碧水,点缀美丽家园……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四川省迎来经济增长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尤其在汶川大地震后,各方群策群力,一个“新天府之国”正在崛起。
改善交通基础设施 建设西部交通枢纽
风驰电掣一线牵,成渝双城变同城。4年后,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成渝城际客运铁路专线,将串起成都、重庆这两座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特大中心城市,成为两地间社会经济通连的“主动脉”。成渝之间,1小时即可实现互通。
成兰、成贵、成西、成渝铁路以及川藏、川青等出川通道的建设,再加上成灌快铁、成绵乐城际铁路等一批快速通道的建设,以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一批重大标志性、支撑性铁路建设项目的规划和开工,大力提升了四川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保障能力。
在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解洪看来,交通一体化将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促进沿线城市和地区加快发展。“在交通发展的基础上,成渝经济区正在形成成德绵乐、成内渝等多道纵横交织的‘经济走廊’,逐步构建起发达的经济网络。”
2009年5月,四川省发布《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从2009年起到2020年,全省将投资10866亿元,以建设出川大通道为重点,全面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涉及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重大项目107个,总投资11804亿元。
四川省省长蒋巨峰表示,按照构建大枢纽、建设大通道、繁荣大流通的思路,四川省主动对接国家“五横四纵四出境”交通网络布局,建设贯通南北、扎实推进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实施,这是四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先导性战略,是事关四川百年发展的根本性战略。
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大改善,是西部大开发10年来四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经过10年的努力,四川省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骨干框架已经奠定。目前,全省进出川通道已经有15条;各种运输线路总里程达23.1万公里,比西部大开发前增加了1倍多,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188公里、在建里程2955公里,建成后将达到5100多公里。四川的铁路、民航机场建设也日新月异。
以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带动大开放,由此赢得先机,促进大开发。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四川经济总量增长2.87倍,年均增速达11.6%。世界500强企业如今已有150余家入驻四川,比10年前增加了1倍多。另外,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和到位的省外资金分别是10年前的3倍多和60倍。
统筹城乡发展 着力改善民生
“想不到,短短几年时间,我们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成都市蒲江县复兴乡陈坝村村民严国祥眼中满是满足和自豪。他家院里停着新购的小轿车,三室一厅的住房干净亮堂。房前的社区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几年前,自从严国祥将自家的15.6亩土地出租给中新公司猕猴桃产业园,将家搬进配套设施齐全的陈坝社区后,他的生活就发生了大变样:每年可以领取约9800元担保公司的土地租金,在园区管理猕猴桃,每个月还有1100元的工资收入。
这样的变化,来自蒲江县复兴乡通过政府引导性投入、民间资本主体投资实施的全域土地整理。农民、合作社、企业“三位一体”的新型合作关系,使农民不仅有土地租金,还有务工薪金和分红股金等收入。目前,复兴乡已吸引了多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入驻发展特色猕猴桃产业,逐步呈现出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态势。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实力的增强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四川省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2009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04元,过去10年年均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62元,年均增长9.2%。
与此同时,四川省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力度逐年加大,投入逐年增加。2008年起,四川省开始实施以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通畅、环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八项民生工程”。2009年,“八项民生工程”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圆满完成。101个小项目标中,有78个小项超计划完成任务,占目标总数的77.23%。2009年“八项民生工程”的投入资金预算总额达800亿元,比2008年多投入299亿元。民生保障支出在全省全年一般预算支出中所占比重超过6成,全省财力增量中近8成用于民生保障支出。据悉,四川省今年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和工作力度,实施民生工程。民生工程项目将在2009年基础上新增“民族地区帮扶工程”和“文化体育工程”两个大项,成为“十项民生工程”。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表示,改善民生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要围绕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正确处理强省和富民的关系,在加快发展中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加快经济区建设 促区域协调发展
在西部大开发的10年中,四川的科技创新和工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不断加快。以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21.80,-0.37,-1.67%)深加工基地为主要内容的“三中心、四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按照“7+3”产业发展规划,四川省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园区经济、通道经济、临港经济等,努力形成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成绵乐广遂电子信息产业带、成德资自宜泸装备制造产业带、成德绵南资汽车产业带、攀西钒钛稀土产业带、成乐眉雅绵硅产业带、川南沿江重化工产业带、川东北天然气化工产业带、成遂南达纺织服装鞋业产业带等工业产业带正在形成。与此同时,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以成渝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四川省加快重点经济区建设,分类推进成都平原、川南、攀西、川东北和川西北五大经济区建设,形成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繁忙的泸州港,高大的桥吊矗立如林,码头的装卸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展开。来自成都龙泉驿区、用于出口的成品汽车集装箱,正在经由泸州港运输。
川南泸州,地处川滇黔渝四省市接合部,拥长江黄金水道之利,既是联结成渝经济圈和南桂昆经济区的主要通道,也是四川与长三角、泛珠三角及东南亚地区联系的主要通道。近年来,泸州与成都经济区尤其是成德绵经济带的合作日益深化。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成为成渝经济区行业间破除障碍,合作发展的一个缩影。
“通过泸州港进行物流配送,四川一汽丰田等汽车企业一年就可以节约物流成本近亿元。”龙泉驿区物流办常务副主任张燕说。作为“四川成都公路口岸”的龙泉驿区,近年来正在积极建立四川省公水联运集装箱中转中心。龙泉驿区制造的整装车以及需要的零配件可直接通过公路运输快捷抵达泸州港,进而连通海内外市场。张燕表示,这条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的公水联运“黄金通道”,已经成为成都市与长江水运港口对接的重要物流中心。
与此同时,一条投资4.8亿元、全长14公里的泸州港进港专用铁路正在建设,建成后,泸州港将与成都青白江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实现无缝衔接,集装箱可以从中心站直接运到泸州港码头下水,大大提升货物的运输效率。按照《成都市人民政府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到2012年底前,成都、泸州间将开通城际集装箱运输车,每天达到200班次以上,开通成都、泸州间铁水联运铁路货运“五定班列”,建立成泸间进出口货物便捷通关协作机制。此外,成都还与乐山共同建设岷江航道,为德阳装备制造业开发通畅的大件运输出川通道。
解洪认为,“成渝经济区要建设国家重要产业基地,培育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增长极,建设统一市场是关键。”
在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一极一轴一区块”的建设中,成都都市圈增长极、成渝通道发展轴、环渝腹地经济区块之间的市场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区域合作正在进一步深化。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