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杭高铁跨沪杭高速公路拱桥创三个世界第一

2010-10-27 21:4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0年10月26日,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中国网 唐佳蕾 摄 
  今日上午9时,随着两列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从上海虹桥站、杭州站同时疾驶而出,沪杭高速铁路通车运营。据了解,在沪杭高铁跨沪杭高速公路160米大跨连续梁施工中,铁路部门坚持科技创新,采用转体施工方式,创造了拱桥跨度、自重和软土地基建桥三个世界第一。 
  这项技术不仅减少了对高速公路车辆通行的干扰,降低了安全风险,而且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比同类跨度桥梁约节省了6个月以上的时间,实现了我国乃至世界高速铁路施工技术的突破,为我国铁路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5月17日上午,主跨160米、单边转体1.68万吨的沪杭高铁跨沪杭高速公路自锚上承式混凝土转体拱桥成功合拢,标志着沪杭客运专线建设和我国高速铁路施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一辈子从事桥梁工作、曾设计并指导35座公路转体拱桥建设的我国桥梁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程懋芳激动地说,“高速铁路自锚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跨度160米,为世界第一;世界上第一座在软土地基上建造的160米自锚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单边转体自重达16800吨,为世界同类转体桥梁之最。这令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沪杭高铁自锚上承式混凝土转体拱桥位于浙江嘉善惠民镇镜内,横跨日通行4万多辆汽车的沪杭高速公路。自2009年4月开工以来,上海铁路局、沪杭高铁公司与施工单位中铁十二局一起,坚持“专家治理”,先后6次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聚集现场,科学论证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沪杭高速公路正常通行的影响。面对十几项世界级施工技术难题,工程技术人员大胆攻关,创造了软土地基大跨度大吨位半幅拱圈支架施工控制技术、拱座与支架基础施工控制技术、大跨度组织施工与快速施工控制技术等自主创新技术,掌握了软土地基140米深超长超深钻孔桩设计与施工控制技术、软土地基钢壁沉井下沉设计与施工控制技术、长大系杆设计与施工控制技术、多次体系转换设计与施工控制技术、16800吨单边转体设计与施工控制技术等施工关键。 
  负责设计的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薛照钧高兴地对记者说:“四项自主创新技术,五大施工关键技术,沪杭高铁转体拱桥建设实现了我国乃至世界高速铁路施工技术的突破,为我国铁路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