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硝烟弥漫全球 能否避免?

2010-10-27 1:4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编者按: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23日在韩国庆州闭幕。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达成联合声明。声明缓和了人们对各国货币竞相贬值而导致“货币战争”的担忧。声明强调,各主要经济体应该“基于市场决定汇率的原则,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同时就解决全球贸易失衡问题达成了共识。然而,有专家认为,此次会议在“表面的妥协”下仍有“本质的分歧”,未来摩擦仍将存在,全球汇率问题前路依然充满挑战。
新闻聚焦:
货币战硝烟弥漫全球 各国决策者汇率分歧突出
各国货币争端没有任何消停的迹象,全球货币战真的一触即发吗?担忧情绪四处弥漫——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而脆弱。为保持竞争力,各国政府纷纷让自身货币贬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IMF和世界银行2010年年会本周末在华盛顿举行。然而,IMF的周末会议只出台了一个进一步密切监督大国经济政策的含糊不清的计划,并没有对汇率问题采取实质行动。货币争端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迹象。有分析人士表示,货币争议在下月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上还会爆发。
货币战意味着什么?当前欧美主要经济体仍然受困于经济疲软、失业率攀升、公共财政失衡等问题,进口需求萎缩,出口动力增强。这决定了国际贸易可能进入争端高发期。在此敏感时刻开打“货币战”,可能会刺激一些国家压缩进口配额和提高关税,从而引发贸易战,损害各方利益。
“货币战”并不缺乏惨痛教训。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后,多个主要经济大国放弃金本位,施行货币贬值政策,加剧了危机破坏性,毒化了国际经贸关系,成为诱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因素之一。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强烈警告称:“如果变成了纷争和保护主义,那就有重演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失败的危险。”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些担忧并非无凭无据。今年8月以来,美元持续贬值,欧洲金融当局也推动适度货币贬值,促使日元汇率飙升。日元对美元汇率大部分时间维持在85∶1左右的高位,导致日本出口企业业绩受损,通货紧缩问题更加严峻。为了抑压日元升势,日本政府先是在外汇市场出手干预,其后更通过加大量化宽松政策的规模,希望振兴经济并将日元汇价推低。

然而,日本对汇率市场的干预似有可能成为全球货币战的触发点。市场预期欧美各国退市时间将延后。而且,美联储极有可能推行第二阶段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汇价急速转弱,刺激商品价格大幅攀升。韩国企划财政部也表示,日本政府介入汇率市场,导致美国、日本以及欧盟之间的汇率政策出现矛盾,这必将导致近期韩国汇率市场大幅波动。而这一情况一旦出现,韩国政府将会介入汇率市场,实施稳定汇率的措施。
在地球另一端的巴西也不平静。由于大量美元涌入巴西,导致雷亚尔对美元汇率再次回升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雷亚尔的快速升值对正在恢复中的巴西工业不啻当头一棒。巴西政府近期连续推出措施,不仅动用外汇储备和主权基金来吸收市场上过剩的美元,还增加了针对外国投资者在巴西固定收益投资的金融操作税。
合作成为关键词
货币战的危害不容置疑,对货币战的担忧也真真切切,世界各国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全球决策者在汇率问题上的分歧十分突出。不过,要走出货币战的硝烟,各国需要携起手来。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指出,各国政府当前有关汇率问题的争执将打击投资者信心,不利于私营部门参与到世界经济复苏之中。佐利克呼吁通过国际合作解决问题。欧盟经济暨货币事务执委雷恩也表示,世界各国货币政策需加强协作,以避免汇率大起大落,并实现更均衡的经济增长。雷恩解释道,这种协作可以在IMF或G20的框架中进行。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相信,只要各国能携手合作,任何形式的货币战都可以被击退。他说,中国已作出汇率改革承诺。现在需要的是各国政府出台更多政策以纠正全球经济失衡。
IMF也在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本次IMF年会上,除敦促成员国努力找出解决方案外,IMF总裁卡恩计划近期向该组织成员提出一项名为“系统性稳定”的倡议。卡恩曾表示:“我们共同的目标是让全球经济重新平衡,若要达到此一目标必须通过相关汇率的调整。”该倡议计划召集全球主要经济大国举行定期论坛,以解决中期汇率问题。 (记者 张红)
“货币战”没有赢家 五大危害伤经济
媒体观察:
“货币战”没有赢家 五大危害伤经济
进入2010年下半年,“货币战”成为了威胁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风险之一。这场“货币战”的主要内容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零利率政策的情况下进一步强化量化宽松政策,从而挑起与新兴市场国家在货币政策上的冲突。
占领道义制高点
美国发动“货币战”的重要战略意图之一是牵制人民币汇率政策和逼迫人民币升值。
对此,中国应本着有理、有利和有节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首先,要占领道义上的制高点,从舆论上牵制美元贬值政策。美国政府以量化宽松政策引导美元贬值是一种以邻为壑的行为,是变相的汇率操纵。国际社会有必要敦促美国采取有节制的货币政策。另外,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美国政府一直以中国贸易顺差规模作为其判断人民币汇率低估的依据,但是就结构来看,中国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水平无关,是全球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中国应该以贸易顺差的结构性特征反驳美国的“人民币汇率低估论”。
其次,中国有必要及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和美元贬值政策有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为此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加强对热钱的监管,防止热钱流入引发资产泡沫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第二,通过多元化投资,尽量降低美元贬值有可能给我国外汇储备带来的损失;第三,一旦美国对其他主要货币出现大幅度贬值,中国有必要通过加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确保多边有效汇率的稳定,以此避免中国与美国以外国家的贸易摩擦。
最后,从长期发展战略来看,中国有必要通过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建立以内需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从而降低中国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
另外,为了降低美元汇率波动和美元贬值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中国应该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是因为用人民币进行对外结算可以降低汇率变动风险和免除各种外汇交易成本,以人民币进行对外投资可以避免由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由此可见,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改善中国在“货币战”中的博弈条件。(周宇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货币研究中心主任)
“货币战”无异饮鸩止渴
评论分析:
“货币战”无异饮鸩止渴
回首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史,美国凭借其超强的综合国力在货币问题上延续了一贯的金融霸权做派。每逢危机来临,美国政府往往极力支撑“强势美元”,防止美元霸权风光不再。当危机风雨稍歇,则毫不犹豫推行美元贬值政策,以配合美国的产业转型、出口复苏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向世界各国转嫁危机和风险,积极抢占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的战略制高点。几十年来,美国这一策略屡试不爽,也成为美国霸权的一项重要战略。在这一轮危机尚未退去,世界经济复苏步履蹒跚的背景下,美国又故伎重演——欲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拉拢盟友逼人民币升值……成为发动“货币战”的主要推手。
此次金融危机源自国际金融的心脏地带,美国一直掌控着危机爆发和蔓延的节奏,在利率、汇率、黄金价格等政策工具上明显存在有目的的战略组合。尤其是在奥巴马政府第一轮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效果不彰、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怨声载道的情况下,民主党在中期选举前夕呈现出江山不保的危急态势。奥巴马的一位顾问也说,除了美元贬值,奥巴马经济团队已经找不出第二种办法挽救千疮百孔的美国经济。
美国超大规模的经济总量决定了美元政策对于世界经济的走势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元政策调整目标太大,直接波及世界各国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因此,为了降低美元贬值的压力,美国政府把目光瞄准了人民币、日元等货币,希望通过政治施压迫使这些货币对美元升值。无论是国会所谓的《货币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还是财政部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说到底都是美国向其他国家施加政治压力的筹码。
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机余威尚存,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脆弱的关口,美国此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否果真能够达到目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美国发动“货币战”,错误地估计了金融危机后美国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对新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判断失误,美国企图通过向其他国家施加压力而获取经济复苏机会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不仅不会实现美国经济复苏的战略意图,而且很可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首先,美国锻造民主货币同盟的如意算盘未必如愿。汇率之争本来就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当前欧美发达国家之间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分歧,所谓的反华货币联盟不仅逆时悖理,也缺乏基本的政治共识。
其次,美元贬值损人不利己。以中美金融关系为例,美国和中国相互需要、相互牵连和相互制约,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奥巴马政府听信了某些仅盯住选区局部利益的议员们的话,受损害的将是美国的国家利益,进而伤及奥巴马竞选连任大业。
此外,美元贬值对其出口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的进出口越来越取决于资源优势、要素禀赋、金融服务和投融资环境,美元贬值对美国出口产品造成的价格优势的刺激作用趋于递减,无论价格高还是价格低,脱离产业分工链条的产品无论多么低廉也不会有市场。相反,美元贬值可能会损及世界对美国进出口贸易的信心,反而可能导致贸易替代和转移效应。
次贷危机的延伸
进入2010年,美国、欧盟和日本等部分发达国家竞相通过维持低利率和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引导本币贬值,大量国际热钱流向收益率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助长了其本币升值风险。面对这一风险,巴西、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外汇市场干预阻止本币升值;二是加强对热钱流入的监管或采取措施阻止热钱流入。在这场较量中,发达国家指责新兴市场国家操纵了本币汇率,而新兴市场国家则反驳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借助宽松货币政策诱导本币贬值。
就中国而言,2010年下半年,美国政府加大了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力度,激化了美中之间的货币纠纷。美国政府的做法一方面是为了转移视线,试图把挑起“货币战”的责任转嫁给中国,另一方面是为了应对国会中期选举,把美国高失业率的原因强加给中国的汇率政策。就美国政府施压的具体策略来看,其手段之一是借助美国国会的汇率法案,要挟中国屈服于其压力;手段之二是企图联合其他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并借助二十国集团平台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机构逼迫人民币升值。
以美国为首的一部分发达国家推行本币贬值政策的原因是:一方面这些国家的经济恢复进程缓慢,其二次探底风险明显上升;另一方面,庞大的财政负债规模和零利率政策使这些国家丧失了进一步刺激本国经济的政策手段。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实施本币贬值,依靠出口拉动本国经济增长成了这些国家最后的“救命稻草”。从以上视点来看,美国次贷危机是引发“货币战”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次贷危机引起世界经济衰退,而传统的财政和金融手段已无法使发达国家经济回归长期增长的轨道,由此,以美国为首的一部分发达国家采取损人利己的本币贬值政策。但事实上,在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发达国家的做法只能是损人不利己。
负利率是导火索
2010年9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有必要进一步购买国债和强化量化宽松政策,这一表态意味着美国有可能通过大量印刷钞票,刺激经济增长。这一“口头干预”加速了美元贬值进程。美联储之所以要在零利率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是因为后者能够更有效地引导美元贬值。
通常,零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都可以起到降低本币汇率的作用,但是二者影响汇率的路径和效果有所不同。零利率政策主要借助套利交易,引导境内资本流向高利率国家,从而实现降低本币汇率的目标。而量化宽松政策则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方式,提高通货膨胀预期,从而达到本币贬值的目的。由于发达国家也纷纷采取零利率政策,零利率政策引导美元贬值的作用受到限制,在这一状况下,只有负利率才能有效引导本币贬值,而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双管齐下,从而进一步引导美元贬值。
伯南克声称要把美国的通胀目标维持在2%,并根据这一目标实施相应的量化宽松政策。这一政策选择意味着在名义利率接近零的情况下,美国会出现-2%的实际利率。正是受这一预期的影响,量化宽松政策加速了美元贬值进程。
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正在引起以下两个方面的反应:一方面,有迹象表明日本等一部分发达国家将采取同样的政策引导本币贬值;另一方面,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正在设法采取种种措施阻止本币升值。以上连锁反应表明美国诱导美元贬值的量化宽松政策是引发“货币战”的导火索。
五大危害伤经济
全球“货币战”有可能给世界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第一,助长全球性通货膨胀风险。首先,其他国家会效仿美国,纷纷采取量化宽松政策,这一羊群效应会造成流动性泛滥和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风险;其次,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作为全球主要定价货币,美元贬值会引起原材料、石油和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从而引发成本推动性通货膨胀。2010年下半年,美元贬值已经引起小麦、玉米和棉花等价格的大幅度上升,涨幅已接近或超过50%。
第二,破坏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美元汇率的跌宕起伏必然给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当前,美元占全球储备货币的比重超过60%,占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比重超过50%。一旦美元出现大幅度贬值,运用美元进行投资和结算的经济实体将被迫面临调整压力和不得不承受额外的调整成本。
第三,美国将通过征收通货膨胀税的形式,无偿掠夺他国财富。作为全球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和投资货币,美元内外贬值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财富的再分配,从而实现美国无偿占有他国财富的目的。美元在本质上属于由美联储担保的债务凭证,美元购买力的下跌意味着美国以征收通货膨胀税的方式掠夺了债权人的一部分财富。
第四,提高了爆发“贸易战”的风险。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影响力和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有利地位,强行推行本币贬值政策,这一做法必然会损害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如果其他国家在“货币战”中处于不利地位,那么这些国家会以贸易报复措施保护自身利益,其结果是“货币战”有可能演变成“贸易战”。
第五,提高了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风险。由于新兴市场国家的收益率高于发达国家,因此,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会导致大量热钱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如果这些国家容忍本币对美元的大幅度升值,这一状况会恶化新兴市场国家的对外经济状况。反之,如果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外汇市场干预阻止本币升值,那么这一对策会引发通货膨胀风险和资产泡沫风险。将来,一旦美国政府提高利率,大规模资本流出有可能引发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

总之,对美国来说,与其通过打“货币战”把局势搞得更糟,不如与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共克时艰,通过互利共赢的对话和协商寻求推动经济复苏的良策,这才是走出危机迎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根本之策。(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赵可金 副教授)
绝不让汇率之争变成贸易战导火线
各国政府为了尽快恢复艰难的经济,所有的政策几乎都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无限制发行货币,政府债台高筑,大宗商品被过度投机,价格不断大幅上涨,流动性全球泛滥。特别是近期,全球主要货币竞相贬值,引发相关国家的货币大幅升值,日本、韩国和许多东南亚国家不得不出手干预汇率,国际经济秩序一片混乱。
各国单边竞相贬值货币的行为,可能会让各国自食经济学理论描述的“合成谬误”的恶果。
各主要货币竞相贬值和其他国家干预货币被升值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本国出口,减少从他国进口。但是危机时刻,政治家们似乎完全置国际贸易的最基本的道理于不顾。国际贸易理论清楚表述,本国的货币贬值可以增加本国的出口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其他条件都不变”。
这个定理的意思是,假设各国的贸易商品都是相互具有替代性的,如果一个国家贬值货币,其他国家的货币不变或者升值,贬值国家的出口可以得到增长。但是如果其他国家也随之贬值,结果就不一样了。如果率先贬值的货币引发了其他货币的贬值,或者像现在的情况一样,各国政府都在主动出手,阻止本币的相对升值甚至希望本币相应贬值,“其他条件不变”的假设发生了变化,双边汇率的兑换水平并未拉开,甚至存在率先贬值货币国家的贸易条件进一步下降,严重打击出口的可能性。这就是为什么美元、欧元贬值的同时,坚决反对日本干预汇市,施压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事实上,所有竞相贬值的国家相互都面对上面描述的结果。每个单个主体从各自增加出口的利益出发的“合理”的贬值行为,都成为其他货币贬值的假设的“保持不变”的条件的改变,实际上都在不断恶化双边和多边贸易条件,发展下去汇率混战最后的结果就是尸横遍野的贸易混战,重演上世纪三十年代贸易战的惨烈,再现国际贸易的大萎缩、世界经济的大萧条的“合成谬误”。不过这一次的混战规模要大得多。危机之中,贸易保护主义会让全球陷入灭顶之灾。
危机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全球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根本特征。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中,所有的人都必须遵循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以各自为中心的行为,会形成全球灾难性的“合成谬误”。
美元不断贬值,引起其他货币不断相对升值。值此危机时刻,要让升值货币置可能付出的出口下滑和经济增长下降的沉重代价而不顾,为美国和其他主要储备货币的经济体制造“良好”的,由符合美元贬值利于出口的前提假设的国际环境,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公平的,让人民币升值来提供这样的环境也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共同维护全球汇率的整体稳定,负责任的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不要轻易贬值,更不能连带其他货币的大幅升值,就是当前避免汇率战和汇率战的合成谬误——贸易战的唯一选择。稳定汇率是当年稳定亚洲危机的武器,也是当前稳定世界经济形势最有针对性最有效的药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稳定亚洲金融危机形势,避免了更深度的危机有定海神针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人民币加盟全球汇率稳定的同盟军,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形势的稳定势必至关重要。当然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这次汇率战源自美元贬值。解铃当需系铃人,美元的稳定才是全球汇率稳定避免全球陷入贸易大战的诸多要素之中的重中之重。
目前,主要危机国家似乎丧失了所有传统意义上迅速恢复经济增长的有力武器,面对国内外经济政治压力而求救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后一根稻草的行为,把全球再次拖进了新一轮危机的边缘。中国要在明天开始的G20外长会议还有下月的G20峰会上,把联手稳定全球汇率作为主要议题列入议程,并而且要努力争取主导问题的讨论,率先稳定人民币汇率,推动以美元稳定为主的汇率稳定的联手行动,绝不能让汇率之争变成全球贸易大战的导火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